陈唐龙
陈唐龙,湖北监利人,工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1992年于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93年聘为讲师,1997年聘为副教授,2006年获电气工程学院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聘为教授。一直致力于弓网高速受流技术、 接触网线上检测技术等的研究工作,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得到广泛运用。现兼任四川省自动化及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陈唐龙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湖北监利人
- 职业:四川省自动化及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
- 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
(1)弓网高速受流技术
(2)接触网线上检测技术
(3)图像识别与测量技术
科学研究
近5年以来主持的科研课题:
1. 成都市创新基金项目:基于轨道电路技术的车载定位系统(成高科83(2007))
2. 济南铁路局科研项目:关节式电分相过电压抑制系统研究
3.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客运专线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研究
4. 济南铁路局科研项目:基于动车组的接触网参数非接触测试系统研究
5.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城市轨道交通120km/h架空刚性接触网技术研究
此外,陈唐龙教授主持了北京铁路局、兰州铁路局、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局、南昌铁路局、青藏铁路公司、呼和铁路局、济南铁路局、太原铁路局的高速接触网检测车项目;主持了上海捷运4-11号线、广州捷运1,2,4,5号线、深圳捷运2-5号线、西安捷运、瀋阳捷运、大连捷运、重庆捷运、苏州捷运、成都捷运、武汉捷运、杭州捷运、长春捷运接触网和轨道检测系统项目;主持了西合线、浙赣线、沪杭线、京山线、瀋山线、洛张线、石怀线、武嘉线、兰武线、兰青线、西格线、包神线、精伊霍线、京九线、南通蒲线、武合线、峰福线、新荷兖日线、大包线、包惠线等所有新建铁路线路的作业车接触网检测系统项目;主持了襄樊轨道车辆厂、宝鸡轨道车辆厂、太原亮剑轨道车辆厂生产的恆张力架线车接触网检测系统项目;主研参与了宝中线、郑宝线、鹰厦线接触网检测车国际中标项目;为我国首台网轨综合检测(广州捷运)系统、国际中标项目“宝中线接触网检测车”的技术负责人;主持研製的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数据处理软体,被德国DB公司和香港启帆公司所採用;确定为德国BB公司合作方的高速接触网检测车项目负责人,在新荷兖日国际投标项目中中标。在我国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百分之九十的地区,都运行有陈唐龙教授所主持的项目组研製的技术装备。
[授权专利]
[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检测车线上定位管坡度检测装置ZL200420034579.5
[2]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检测车桿位测试装置ZL200420034578
[3]基于系统回响测试的接触网动态特性测试装置ZL200620034659X
[学术论文]
[1]接触网检测车振动补偿研究(EI收录00045120182
[2]新型高速铁路接触网拉出值检测方法的研究EI收录05399388307
[3]Systematic analysis of OCS testing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technique of data mining (EI收录06239926778)
[4]The Study of Novel Detection Methods for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Zigzag of High-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EI收录05329280952)
[5]The Study of Novel Detection Approach for OCS Dynamic Parameters of High-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EI收录)
[科研论文]
- The Study of Novel Detection Approach for OCS Dynamic Parameters of High-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2008年:WSEAS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and CONTROL, Issue 1, Volume 3 , January 2008,ISSN 1991-8763,p11-18
- The Study of OCS Dynamic Parameters’ Testing based on System Response ,2007年:Proceedings of the 7th WSEAS Int.Conf. on ISCGAV'07, Athens, Greece, August 24-26, 2007, p64-68
- Systematic analysis of OCS testing data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technique of data mining ,2006年:WSEAS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Issue 5, Volume 5 , May 2006,ISSN 1109-2734,p705-710
- Synthetical analysis of OCS dynamic testing data ,2006年: Proceedings of the 5th WSEAS Int. Conf. on IMCAS’06 Hangzhou, China, April 16-18, 2006, p531-593
- The OCS testing data analysis of hard spot based on data-mining technique ,2006年: 6th Industri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ICDM′2006) July 14-15, Leipzig / Germany, ISSN 1617-2671,p101-113
- 接触网检测硬点参数动态标準研究 ,2006年:电气化铁道-2006年客运专线学术会议论文集, ISSN 1007-936X,p240-244
- The Study of Novel Detection Methods for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Zigzag of High-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2005年:WSEAS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Issue 5, Volume 4 , May 2005, ISSN 1109-2777,p529-536
- Novel Detection Methods for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Zigzag Based on Neural Networks ,2005年: Proceedings of the 9th WSEAS Int. Conf. on ICS’05, Athens, Greece, July 11-13, 2005 ,p497-776
- 新型高速铁路接触网拉出值检测方法的研究 ,2005年: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36,2005,ISSN 1672-7207, p720-724
- 接触网检测车振动补偿研究 ,1999年: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Issue 4,Vol34,1999,ISSN 0258-2724, p461-465
- 车载非接触式接触网线上检测系统的套用研究 ,2006年: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2006年客运专线学术会议论文集
- 供电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综述 ,2006年: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2006年客运专线学术会议论文集
- 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的确定 ,2006年:铁道技术监督,2006年第10期
- 接触网动态检测与电磁兼容 ,2005年: 电气化铁道,2005年第1期,p22-24
- 接触网刚性悬挂的静力与动力分析 ,2005年: 电气化铁道,2005年第6期,p39-42
- 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的选择 ,2006年:电气化铁道,2006年第5期,p20-22
- CMM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实施与认证研究 ,2005年:技术与市场,2005年第7期
- Zeros,Tracking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Multirate Sampled-data Feedback Control Systems ,2006年: Advances in Modeling and Analysis C. Issue 1-2, Volume 61 , 2006, ISSN 1240-4535,p63-78
- 受电弓框架主动控制系统设计 ,2001年: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2期,vol.20(2),p52-54
- 电气化铁路弓网离线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分析 ,2001年: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vol.20(3),p67-69
- Analysis of the Concurrent Model of Train Station Based on Petri Net ,2000年: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 Workshop on Autonomous Decentralized System (IWADS2000),CHINA, SEP 21-23, p92-96
- 基于GPS的接触网检测车桿位测试系统 ,2003年: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 动车组接触网动态参数检测系统的研究 ,2008年:铁道技术监督,2008年第10期
- 高速铁路隧道内接触网跨距取值分析 ,2008年: 电气化铁道,2008年第4期,p25-27
- 列车高速运行引发的空气动力问题 ,2008年:西铁科技,2008年第3期,p13-15
- 电力机车过分相电弧放电现象的研究与探讨 ,2008年:电气化铁道,2008年第3期,p21-23
荣誉奖励
1.高速接触网检测车--1999年12月获得铁道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高速电气化铁路新型接触网车载线上检测系统--成都市2006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3.多採样率控制技术及其套用研究--200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2007年度西南交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课程教学
1.负责本科课程教学:接触网工程设计
2.负责研究生课程教学:高速弓网受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