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衡(北斗七星之一)
玉衡,汉语辞彙,主要指星名,北斗七星之一,又名北斗五(大熊座ε星),位于斗柄与斗勺连线处,即斗柄的第一颗星。有时也指玉衡、开阳、摇光这三颗星,即北斗五,北斗六,北斗七三星,也就是斗柄三星。另外玉衡也是古代“七星”之一。 七星具体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
基本介绍
- 天体名称:玉衡
- 拉丁名:epsilon Ursae Majoris
- 别称:廉贞星,Alioth
- 象徵物:大熊座
- 赤经:12h 54m 01.76s
- 赤纬:+55 57' 35.6"
- 编号:HIP 62956
- 高度:39 06' 28"
- 方位角:045 49' 31"
- U2000:Chart 48, Vol 1
- 位置:(epochJ2000.0)
- Transit:06h 23m 11s
- 距离:80.9±1.2光年
- 光度:98.7±3.0 x太阳的光度
详细释义
1、古代的测天仪器。
《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孔 传:“玑,衡,王者正天文之器。” 孔颖达 疏引 蔡邕 曰:“玉衡长八尺,孔径一寸,下端望之以视星辰。盖悬玑以象天而衡望之。”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玉衡常理,顺九天而调阴阳。”
清 纳兰性德《自鸣钟赋》:“尔其外之可见者,加尺茎于图上,俨窥天之玉衡,譬 夸父 之逐日。”
《史记·五帝本纪》:“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2、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
《文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李善 注引《春秋运斗枢》曰:“北斗七星,第五曰玉衡。”
《晋书·天文志上》:“魁第一星曰天枢,二曰琁,三曰玑,四曰权,五曰玉衡,六曰开阳,七曰摇光。”
《宋书·符瑞志下》:“玉衡从体,瑶光得正。”
3、泛指北斗。
《文选·扬雄》:“是以玉衡正而太阶平也。”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玉衡,北斗也。”
元 傅若金《书南宁驿》诗:“中天日月回金阙,南极星辰绕玉衡。”
章炳麟《东夷》诗之三:“仰见玉衡移,握手言离别。”
4、车辕头横木的美称。
《楚辞·刘向》:“枉玉衡于炎火兮,委两馆于鹹唐。” 王逸 注:“衡,车衡也。”
南朝 齐 谢朓《酬德赋》:“轻盖靡于骏奔,玉衡劳于拊翼。”
5、中国古代冠冕(礼帽)上的一个部件
道经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称为“廉贞”,原文:“中天北斗解厄延生,丹元廉贞本命星君。(辰申生人属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玉衡(北斗七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