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北斗三号卫星

北斗三号卫星

北斗三号卫星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5颗同步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成,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中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0.2米/秒。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

2018年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基本系统空间星座部署任务圆满完成,标誌着中国北斗从区域走向全球迈出了“关键一步”。

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斗三号卫星
  • 外文名:BD3、Beidou-3
  • 优点:克服“北斗一号”系统存在的缺点
  • 功能:通信定位功能
  • 时间:2017年11月5日

建设目标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其建设目标是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我军民用户提供陆、海、空导航定位服务,促进卫星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功能的套用,为航天用户提供定位和轨道测定手段,满足武器制导的需要,满足导航定位信息交换的需要。
北斗三号卫星

北斗卫星

2010年01月17日凌晨0时12分,中国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官方同时宣布:北斗卫星被正确送入轨道,此举将加快北斗系统的组网进程,一年内将陆续将发射10颗以上的北斗卫星,并在2020年之前完成全球北斗系统的组网,大概需要三十多颗卫星。为民用用户免费提供10米精度的定位服务、0.2米/秒的测速服务、误差不超过10纳秒的时间服务,并且将为付费用户提供更高精度等级的服务。这也揭示,中国力量在和谐世界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考虑到席捲全球的经济危机及欧盟方面决策和预算编制效率的低下,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能会先于“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运行。而且,中国“北斗”的精度或许能够与美国NASA相媲美,而“伽利略”则很难达到这一水平。
北斗三号北斗三号

发展历程

2009年,北斗三号工程正式启动建设。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曾表示,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的首次发射,将稳步推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加快北斗系统儘早服务全球,造福全人类。
我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卫星我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卫星
据介绍,与北斗二号相比,北斗三号卫星将增加性能更优、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性更好的信号B1C;按照国际标準提供星基增强服务(SBAS)及搜寻救援服务(SAR)。同时,还将採用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铷原子钟天稳定度为E-14量级,氢原子钟天稳定度为E-15量级。
“新技术使北斗三号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空间信号精度(SIS)优于0.5m。”杨长风说,北斗三号的定位精度将达到2.5-5米的水平,并在保留短报文功能的前提下提升相关性能。
杨长风还表示,新时代北斗发展蓝图是构建国家综合PNT体系建设,就是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核心,建成天地一体、覆盖无缝、安全可信、高效便捷的国家综合PNT体系,显着提升国家时空信息服务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需求,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根据计画,2018年年底前后将发射18颗北斗三号卫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2020年左右,完成30多颗组网卫星发射,实现全球服务能力。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未来,通过一箭双星或者多星的模式发射北斗三号卫星将是常态。”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副总设计师叶成敏说。
用于发射的长征三号乙属于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现役发射次数最多的高轨中型运载火箭,自1994年首飞成功到当前共完成了81次发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人力资源部主任林玉南表示:“截至当前,所有的北斗卫星均从这里飞向太空,成功率达到100%。”
组建于1970年12月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发射卫星最多的航天发射场,发射活动已突破百次。
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分别研製。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3次飞行。
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这是北斗三号卫星的首次发射,也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实施的首次航天发射,标誌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根据计画,2018年年底前后将发射18颗北斗三号卫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2020年左右,完成30多颗组网卫星发射,实现全球服务能力。
2018年1月12日7时1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第三、四颗组网卫星
2018年2月12日13时0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中国北斗三号工程第五、六颗组网卫星。
2018年3月30日1时5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中国北斗三号第七、八颗组网卫星。
2018年7月29日9时4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33、34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 ,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也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第十一、十二颗组网卫星。
2018年9月19日22时0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37、38颗北斗导航卫星,两颗卫星均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13、14颗组网卫星。
2018年10月15日1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九、四十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五、十六颗组网卫星。
2018年11月1日23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17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这颗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2018年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至此,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基本系统空间星座部署任务圆满完成。后续,将开展系统联调和性能指标评估,计画2018年底前开通运行,并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这标誌着中国北斗从区域走向全球迈出了“关键一步”。
2018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北京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于当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2019年4月20日深夜,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系统的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卫星进入工作轨道并进行一系列在轨测试后,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
2019年6月25日2时0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这颗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十一颗组网卫星、第二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7次飞行。
发射日期
卫星编号
轨道类型
2017年11月5日
M1/M2
MEO
2018年1月12日
M3/M4
MEO
2018年2月12日
M5/M6
MEO
2018年3月30日
M7/M8
MEO
2018年7月29日
M9/M10
MEO
2018年8月25日
M11/M12
MEO
2018年9月19日
M13/M14
MEO
2018年10月15日
M15/M16
MEO
2018年11月1日
G17
GEO
2018年11月19日
M18/M19
MEO

发展情况

北斗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北斗系统空间段採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二是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三是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
北斗导航型晶片模组销量已突破3000万片,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已占据国内市场30%和90%的市场份额,并输出到7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30余个,套用于智慧型手机和其他消费类产品的国产晶片或IP核数量接近2200万。

发展战略

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2018年底,建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北斗三号系统,提供全球服务;2035年,建成以北斗为核心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北斗三号卫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