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nesco-Sjogren综合徵
Marinesco-Sjogren综合徵,又称为遗传性共济失调-侏儒-智力缺陷综合徵(Marinesco,1931)。基因定位于18qter,基因产物未明。病理上主要表现小脑明显萎缩,可见双核或空泡的浦肯野细胞,后者和颗粒细胞几乎消失,轻度胶质增生。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本综合徵出生后或婴儿期发病,也有成年发病者,女性略多于男性。临床以先天性白内障、小脑性共济失调以及运动和智慧型发育迟缓为特徵。出生后立即或5岁前发现双侧白内障。小脑功能障碍表现为构音障碍、眼球震颤、躯干及四肢共济失调。部分患儿有斜视、先天性牛眼,并有肌张力低和进行性肌无力的慢性肌病表现。其他症状如脊柱侧凸、足外翻,跖、掌短,关节挛缩,身材矮小,性功能发育迟缓和轻度周围神经损害表现。病毒感染后可出现横纹肌溶解症。进展缓慢。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见脊柱侧凸、畸形。CT/MRI可见小脑萎缩,或侧脑室轻度增大。血清CK持续或间断升高。肌活检示肌纤维大小不一,有变性和再生,核内移,肌内膜结缔组织增生和边缘空泡,群组化现象。电镜可见有边缘空泡的肌纤维和病理改变明显,表现为核膜緻密,染色颗粒浓缩,空泡和凋亡。
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白内障、小脑性共济失调和智力发育不良三主征,以及脊柱畸形。要注意与先天性白内障、面部畸形和神经病综合徵鉴别(congenital cataracts,facial dysmorphism & neuropathy syndrome,CCFDN)。两病基因定位相近,后者基因定位于18q23-qter,亦为AR遗传,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面部畸形,弓形足、马蹄内翻足,脊柱后侧凸和爪状手;先天性小带状白内障,摆动样眼震;感觉运动神经病;病毒感染后的横纹肌溶解;共济失调轻微,可有轻度的智慧型障碍和舞蹈动作,全麻可合併肺水肿和癫癎样发作。两种综合徵的鉴别点在于CCFDN有明显周围神经损害,面部畸形,小角膜,但智慧型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和慢性肌病程度较Marinesco-Sjogren综合徵轻。应与其他引起智力发育不全的遗传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鉴别。
治疗概述
主要是对症治疗,儘早摘除白内障,视力可改善。肢体活动训练和神经营养药物可能有帮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Marinesco-Sjogren综合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