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简朴生活丛书

简朴生活丛书

简朴生活丛书

《简朴生活丛书》一书的出版社是山东画报出版社,作者是张炜,出版时间是2005年5月。

基本介绍

  • 书名:简朴生活丛书
  • 作者:张炜
  •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年5月

丛书名片

简朴生活对作家来说,是一种平民化取向,这似乎是一种生活态度,但更準确地说,应该是一种心灵渴求。
“简朴生活丛书”是张炜策划的,有王安忆的《街灯底下》、迟子建的《我的世界下雪了》、张炜的《我选择,我嚮往》和韩少功的《晴耕雨读》。

基本信息

丛书名称:
简朴生活丛书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张炜
《我选择 我嚮往》(已出版)
王安忆
《街灯底下》(已出版)
迟子建
《我的世界下雪了》(已出版)
韩少功
《晴耕雨读》
出版时间
2005年5月


创作背景

关于“简朴生活”,作家们有各自的敏感点:
张炜梦想长久地留在一个海岛上,将一处最普通的“海草”房子当成至宝;
王安忆留恋街头的人声与人影,她看到升斗小民琐碎生活中的诗意;
迟子建绵绵不断地讲述她的故乡——那个冰天雪地中的小镇——她的亲人,感受其中的一丝温暖和一脉平和之气。他们追求的都是一分精神上的满足。
所谓“简朴”,并非就是摒弃所有华衣美食,偏执地追求“箪食瓢饮”,它代表的是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入世精神,从单纯中体味快乐的超脱与灵性。

丛书信息

丛书内容

张炜:《我选择 我嚮往》
王安忆:《街灯底下》
迟子建:《我的世界下雪了》
韩少功:《晴耕雨读》

内容简介

《我选择 我嚮往》:这本文集里的作品,大多是作家张炜及其友人在山东海滨森林里建造“万松浦书院”的纪实随笔。
《街灯底下》:本书收录了《街灯底下》、《寂寞》、《遍地民工》、《水色上海》、《台北的街》等散文。
《我的世界下雪了》:收录了《哑巴与春天》、《采山的人们》、《棺材与竹板》、《我的世界下雪了》、《好时光悄悄溜走》等散文。

作者简介

张炜

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80年毕业于烟台师範学院中文系,长期从事档案资料编纂工作。1975年发表诗,1980年发表小说。1984年起从事专业创作,现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专业作家。发表作品一千余万字,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等多种文字。在国内及海外出版《张炜文集》等单行本多部,获海内外重要奖项五十余项。 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万松浦书院院长。 代表作品:《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

王安忆

女,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54年3月6日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着名作家茹志鹃迁至上海读国小,国中毕业后1970年赴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农村插队,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1986年应邀访美。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创作至今。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上海复旦大学教授。
王安忆的主要着作有:《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小鲍庄》、《小城之恋》、《锦锈谷之恋》、《米妮》等小说集,及长篇小说《69届国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纪实和虚构》、《长恨歌》、《富萍》、《上种红菱下种藕》、《桃之夭夭》、《遍地枭雄》等,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着)等,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等,论着《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等,《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入选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  
王安忆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1998年并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2001年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称号等。

迟子建

女,1964年出生,黑龙江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逝川》《雾月牛栏》《清水洗尘》《白雪的墓园》,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的《迟子建作品精华》。
迟子建是当今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她是唯一一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在所有这些奖项中,包括了散文奖、中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奖等。

韩少功

男,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人。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执笔含有大量史料的传记《任弼时》(与甘徵文合作)。199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引起各方争论。他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比较着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逢的哲学意蕴,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图书目录

我选择 我嚮往

内容提要
这个秋天我住在万松浦。这是我多年来第一次住在一个恍若梦境的地方。  书院有一个不大的院落,它约有一百余亩。说它不大,是指它坐落在两万余亩的松林里,在大海之滨,在一条长河的旁边。我的写作与读书处就在松林里,就面向了大海。一抬头就是松海之绿,就是波涛之上的各色船只。鸟儿们不停地在窗前媒戏,探头向里观望,这使我愉快中反而不能专心。倒是远方的天际苍茫之色,引发我的追远之思,让我想到此地此时的深意和情缘。我不能不一次次梳理心绪,沉浸和缅怀,于无尽的苍穹之间、极目之处,寻找自己的来蹤与归路。
编辑推荐
我听说松林是天上的乌云变成的,乌云是松林的魂魄。一片片松林死,它们的魂魄就要升上高天,游来荡去,最终还要找个适当的时机落下。我还听说红云落到地上生成了柿子树和紫叶李、枫树。常在西南方飘。而白云则生成了白杨和烨树。
目录
序:有书的长旅
第一章 山水情结
第二章 筑万松浦记
第三章 万松浦纪事  
第四章 它们  
第五章 从国际艺术树谈起  
第六章 书院的思与在
……

街灯底下

内容提要
街灯亮了,马路上静寂地流淌着人和车辆。人群里走着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她的孩子。街灯底下孩子看上去挺沉,她的肩上还背着一个上班用的大包。看来她是刚下了班,又去幼稚园接来孩子。孩子伏在她的肩上,沉静地嗍着手指头。走到一家大超市前面,母亲可能走累了,需要歇一歇……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简朴生活丛书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