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中第一个以高分子学科为主体的学科型学院。 四川大学高分子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建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 四川大学高分子学科是在1953年6月建立的我国高校中最早的高分子化合物专业(1954年更名为塑胶工学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科院院士徐僖教授是该学科的创始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 外文名:College of Polymer Science & Engineering
  • 创办时间:1953年
  • 现任院长:傅强
  • 主管部门:四川大学
  • 国家重点学科:4个
  • 博士后流动站:3个
  • 本科专业:3个
  • 在校学生:2255人

历史沿革

四川大学高分子学科是在1953年6月建立的我国高校中最早的高分子化合物专业(1954年更名为塑胶工学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科院院士徐僖教授是该学科的创始人。
半个多世纪以来,四川大学高分子学科蓬勃发展。20世纪50年代,先后创建了皮革毛皮及鞣皮剂工学、塑胶工学、化学纤维、合成橡胶四个本科专业,并于1957年开始在国内率先招收研究生。1964年成立了国内第一个高分子研究所(1984年经国家教育部审定)。1961年组建了国内第一个高分子化工系(1979年更名为高分子材料系)。1981年在全国首批获得高分子材料学科硕、博士学位授予权。
随着四川大学高分子学科的不断发展,1986年原高分子材料系分解重组并构成了四系一所(高分子材料系、塑胶工程系、化学纤维繫、皮革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的宏大学科体系。1991年建立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98年,塑胶工程系和高分子材料系合併成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1年7月学校决定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和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体,归併原纺织工程学院的化学纤维专业方向和原化学工程学院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教研室,组建成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设施

学院现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研究所、高分子科学系、高分子材料系、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系(塑胶工程及机械研究所)、医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工程系、化学纤维研究所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水平卓然。现有在岗教职工16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计画人选8人,教授、研究员32人,博士生导师2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56人,教师中有55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学院办学体系健全,教学经验丰富,现为教育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四川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本科现设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和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并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办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设有材料学(高分子材料)、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複合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工程)5个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5个学科点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五十年来为国家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门人才近10000人,为国内其它高校培训师资100多人。2005年秋统计有在校学生1693人,其中:本科生1249人、硕士生312人、博士生94人、工程硕士生38人。
学院以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主体的学科群,研究领域覆盖了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合成与改性、製备与成型(工艺、设备、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开发与套用。研究的材料种类包括:通用塑胶、工程塑胶、特种工程塑胶、複合材料、化学纤维、精细高分子、功能高分子、天然高分子、医用高分子材料、组织工程材料及人工器官。研究成果在农业、建筑、航空、航天、汽车、微电子、交通运输、轻工、纺织、医疗、环保、军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套用,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院科学研究成绩斐然,2001-2005年,承担国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863"项目、"973"项目)和省部级项目87项,国际合作项目12项 ,军工和企业委託协作项目208项,进校科研经费达6278.5万元,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其中SCI收录280篇、EI收录221篇),获準授权发明专利97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学院十分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同国内外许多着名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繫,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前沿领域进行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
进入新世纪,学院将抓住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契机,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而努力奋斗。

学院领导

党委书记
张 熙
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先后担任高分子研究所油田高分子研究室副主任、主任、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2005年7月起任学院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牟德富
中共党员、研究员,1992年成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历任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等职务,2001年7月起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党委副书记
李艳梅
中共党员、工学博士、讲师,1996年四川联合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06年7月起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行政院长
傅 强
中共党员、国务院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长江学者奖励计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美国阿克隆大学博士后毕业回国,历任高分子材料系副系主任、学院副院长等职务,2011年1月起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副院长
(分管科研)
李忠明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结束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访问研究工作回国。历任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系副主任。2011年1月起任学院副院长。
副院长
(分管教学)
赵长生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9月结束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历任教研室副主任、系副主任。2005年7月起任学院副院长。

专业培养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边缘新型交叉学科,其基本任务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结构、功能和其它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製品、装置和系统。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工程为主,以从事生物医学工程教学科研的相关学科为依据,培养从事生物力学、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开发、生产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解剖生理学、材料科学基础、生物医学工程基础、生命科学概论、医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生物材料评价、近代化学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
就业方向:生物材料、生物工程、人工器官、生物力学、生物医学信息、生物医学图象处理、新型诊断和治疗设备、康复工程等领域的研究院所、机关、医院、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实际工作。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是1953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教授主持创建的,是原轻工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和教材编写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是国内名牌专业。
本专业在国内最早获準招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硕士、博士研究生,并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教师总数28人,其中享受政府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计画人选3人,8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已培养本科生近3千人,硕士生131人,博士生31人,工程硕士生33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管理能力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门人才为目标。
主干课程: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机械设计、高分子材料与套用、塑机控制技术、塑胶製品设计、塑机与模具製造、模具工程设计、塑胶成型工艺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化工原理、高分子物理及化学、模具CAD/CAE、材料力学等。本专业通过工程製图、机械零件设计、塑胶模具设计、塑胶加工工程实验和模具CAD/CAE运用等实践环节训练,使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具有熟练的工程技术套用技能。毕业生能从事塑胶製品的成型原理、成型工艺、配方设计、产品与模具设计、成型机械设计、新型高分子结构材料及功能材料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套用、生产管理以及教学工作。
就业方向:轻工、化工、建材、电子电器、通讯、机械、交通、医疗和航天航空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以及石化、合成树脂企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1953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教授主持创办的,是全国高校中最早的高分子材料专业之一,1957年开始率先在国内招收研究生。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现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建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队伍中有教授21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画"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计画人选5人、博士导师1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0人,师资力量雄厚。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国内居本专业前列,现是教育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单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为目标,培养适应未来发展要求,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从事高分子材料设计、合成、製备、套用以及材料性能表征、评价和新材料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近代化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套用、高分子複合材料及成型工艺学、近代测试及表征技术、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前沿等。学生除掌握高分子材料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外,通过专业实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培训,得到工程技术能力和科学研究基本技能的锻鍊,毕业后能迅速适应高分子材料生产、管理、开发和研究工作,也可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
就业方向:可到石油化工、电子电器、建材、汽车、包装、航空航天、军工、轻纺及医药等系统的科研(设计)院所、企业从事塑胶、橡胶、化纤、涂料、粘合剂、複合材料的合成、加工、套用、生产技术管理和市场开发等工作,以及为高新技术领域研究开发高性能材料、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光电材料、精细高分子材料和其它特种高分子材料,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科学研究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
类别
年度
编号
课题名称
负责人
面上
2006
30570486
生物降解PLA-PEG-PLA超声造影剂的设计、製备及机理研究
罗祥林
面上
2006
50573049
含导电原位微纤网路通路的高分子複合材料
李忠明
青年
2006
50503014
尼龙6基多相体系的二次屈服与变形机理
杨伟
重点
2006
50533050
注射成型通用高分子材料製品的形态控制线上检测
傅强
面上
2006
20574048
聚合物多相体系多层次结构的工程实现与控制
杨鸣波
青年
2006
50503015
剪下诱导聚丙烯近晶相
李良彬
重点
2006
50527301
聚合物加工外场-形态仪试製及其在聚合物加工凝聚态和相形态研究中套用
李忠明
面上
2005
20404008
无机纳米粒子增容不相容共混物的研究
张琴
重点
2005
50433010
聚合物纤维和薄膜製备中多层次结构控制的研究
顾宜
面上
2005
50473052
侧链型全降解磷酯高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罗祥林
面上
2005
50403028
DNA杂化聚醚碸微球清除环境毒素的研究
赵长生
面上
2005
50473053
高压贯穿式中频振动场对聚烯烃成型性能和产品结构性能的影响与仿真
申开智
面上
2005
50472091
分子自组装RADA16-RGD/CPP纳米仿生基修骨材料的研究
万昌秀
面上
2005
90405001
用于三维编织热防护材料製备的RTM成型烧蚀树脂的基础研究
顾宜
重点
2005
10590351
高聚物成型加工中的结构形态演变实验研究
杨鸣波
面上
2004
50373028
胶原蛋白複合纤维结构设计及其表征
叶光斗
青年
2004
50303014
高分子生物材料表面的仿生物膜设计及其相容性研究
谢兴益
面上
2004
50373027
低应力下高分子结构与材料断裂性能的关係研究
谢邦互
青年
2004
20304008
聚合物压力管道多层次缺陷演化与低应力破坏机理研究
陈利民
面上
2004
30370411
可降解生物材料与内皮细胞界面反应对功能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
万昌秀
面上
2004
50373030
通过高剪下相容与低剪下保压控制共混物形态与性能的研究
傅强
面上
2003
50273021
钯催化合成类石墨化结构单元的树型聚苯类功能材料
程格
面上
2003
50273022
高分子超微粒子的合成、形态、组装与声学特性研究
黄光速
联合
2003
10276024
複合聚氨酯泡沫塑胶的失效行为和增强机理的研究
李忠明
联合
2003
10276025
以丁基橡胶为基体的高性能阻尼材料的研究
黄光速
面上
2003
20274026
侧链液晶聚醯亚胺的分子设计和合成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顾宜
面上
2003
20274028
剪下引起的橡胶粒子取向与增韧中的脆-韧-脆转变
傅强
面上
2003
50273023
由三组分共聚物驱动的共混物相容性
李光宪
面上
2002
5013017
低成本三嗪-双马成型聚醯亚胺的形成化学与材料製备
江璐霞
面上
2002
50103007
利用三维混沌混合装置製备有序相结构高分子材料
李忠明
基础
2001
20074022
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高分子共混材料的结构和工程实现
杨鸣波
基础
2001
20074023
散布式扬声器音板材料结构与声学特性关係的研究
顾宜
2001
20174026
聚烯烃挤出成型时採用複合力场获取高性能凝聚态结构
申开智
杰出青年
2000
29925413
高分子共混複合材料在成型加工中的形态发展与性能调製
傅强
基础
2000
29974021
低表面水基高分子涂层的製备科学及形成机理
淡宜
重点
2000
29934070
聚合物成型中高分子物理问题研究
李光宪
基础
2000
59973012
心包材料表面修饰诱导组织再生及控制降解机理的研究
万昌秀
基础
2000
59973013
含活性多肽生物稳定抗凝高分子材料製备及降解机理研究
钟银屏
四川省科技厅在研项目
项 目 名 称
项目负责人
宽温宽频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複合橡胶阻尼材料
黄光速
纳米複合聚酯啤酒瓶的基础研究
傅强
高应力场对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界面结构和性能的作用机理
吴智华
生物材料表面生物活性层的自组装制膜製备技术
罗祥林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