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e(音乐档案格式)
APE格式一般指本词条
APE是流行的数字音乐无损压缩格式之一,因出现较早,在全世界特别是中国大陆有着广泛的用户群。与MP3这类有损压缩格式不可逆转地删除(人耳听力不敏感的)数据以缩减源档案体积不同,APE这类无损压缩格式,是以更精炼的记录方式来缩减体积,还原后数据与源档案一样,从而保证了档案的完整性。APE由软体Monkey's audio压製得到,开发者为Matthew T. Ashland,原始码开放,因其界面上有只“猴子”标誌而出名。相较同类档案格式FLAC,ape有查错能力但不提供纠错功能,以保证档案的无损和纯正;其另一个特色是压缩率约为55%,比FLAC高,体积大概为原CD的一半,便于存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APE无损压缩音乐格式
- 外文名:Monkey's audio
- 许可协定:Monkey's Audio 原始码许可协定
- 开发者:Matthew T. Ashland
- 稳定版本:V.4.1(2011年4月16日发布)
音频压缩技术
作为数字音乐档案格式的标準,WAV格式体积过大,一个3分左右的音乐档案30-50MB,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它压缩为MP3等体积更小的格式。

常见的音频压缩方法有:无损压缩,有损压缩。其中,有损压缩是以破坏源档案数据方式(直接删除人耳听力範围之外的数字信息、甚至是删除部分人耳听力範围之内的信息,只保留基本声音)来换取小体积档案的,如常见的MP2、MP3、ogg、m4a、wma等等格式;这种破坏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稍加比较,你就能听出(如MP3)低于120K码率的档案和320K码率档案音质的天壤之别。但对于320K码率的音乐,由于其删除的只是人耳听力範围之外的信息,一般是难以与CD分辨的。儘管如此,如果用高级音响设备放大播放的话,声音与CD还是有差的,毕竟是删除了数据的。无损压缩,顾名思义,就是只改变源档案数据记录方式,使其体积变小,它对元数据不作任何不可逆性地破坏。目前常见的无损压缩数字音乐格式有:APE、FLAC等。
APE原理
APE作为一种无损压缩音频格式,通过Monkey's Audio这个软体可以将庞大的WAV音频档案压缩为APE,,体积虽然变小了,但音质和原来一样。通过Monkey's Audio解压缩还原以后得到的WAV档案可以做到与压缩前的源档案完全一致。所以APE被誉为“无损音频压缩格式”,Monkey''s Audio被誉为“无损音频压缩软体”。
简单来讲,APE 压缩与WinZip或WinRAR这类专业数据压缩软体压缩原理类似,只是APE等无损压缩数字音乐之后的APE音频档案是可以直接被播放的。APE的压缩速率是动态的,压缩时只压缩可被压缩部分,不能被压缩的部分还是会保留下来。
压缩试验
可以这样做一个实验:
1.準备一个2进制对比软体。(可以对档案进行0101对比的软体,精度很高)
2.準备WAV格式档案一个
3.猴子软体当然不可少!
对比过程:
1.用猴子将WAV音频用最高压缩比压缩成APE。(之所以用最高压缩是因为最高压缩最具有说明力,到后面你就清楚为什幺要用最高压缩了)
2.将转换后的APE音频换个名字。(因为接下来会用猴子解码APE成WAV,为了不和原WAV重名所以要改一个名字)
3.用猴子把改过名字的APE转换成另外一个WAV。
4.最关键的一步了。用2进制对比软体进行0101对比
5.结果!你会惊奇的发现,两个WAV格式的档案在2进制对比的情况下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APE可以在最高压缩比的情况下完完全全丝毫无损的还原WAV。
实验结束。事实证明:APE=WAV
使用说明
1.转换
APE无损音乐格式由Monkey's Audio软体压缩得到。其他软体支持转换均通过配置Monkey's Audio软体外挂程式后进行转换。如foobar2000,千千静听(百度音乐),酷狗2010等。推荐使用foobar2000进行格式转换。注意,千千静听(百度音乐)在转换时,会将超出普通CD的24bit、36bit等高位深源档案压制为普通CD 的16bit档案。
将APE 转换为其他有损格式如MP3:
用Monkey\'s Audio将APE转成MP3的步骤为1、选择“Decompress”,在列表中加入需要解压的APE档案,然后点“PROCESS FILE”,就能将APE转成WAV档案,WAV档案存放在“选项”中设定的“OUTPUT”目录下。
2、加装MP3编码器,如LAME编码器,将编码器档案直接拷贝至Monkey\'s Audio下的EXTERNAL目录下。
3、选择Compress,再选择Compression level选项中的LAME,这样就选择了将被压缩的WAVE档案通过LAME编码器压缩成MP3了。
千千静听等软体直接在格式转换下选择相应转换格式即可。有必要提醒的是,mp3是一种有损格式,因此这个操作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日后再将mp3转换为ape,也无法还原之前丢失的音质了,因此不建议这样操作。
2.识别
AuCDtect软体可以检测你所用的APE档案是不是有损压缩的音频档案转换成的伪APE档案。
APE的播放与格式转换
APE音频格式以其高质量的无损音质正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喜爱,我们经常可以在BT发布区看到提供下载。只不过从网上下载的APE档案,多数採用的是整张CD压制的方式,怎样才能任意选曲播放和分离其中的单曲保存呢?
选曲播放
用酷狗播放也很方便,直接载入APE档案就是整张CD为一条曲目,载入CUE档案则会在播放列表中分出独立的曲目。
播放整张CD压制的APE档案,要想任意选曲,需要有CUE档案的支持,这个档案中记录的就是这张盘各音轨起始时间等信息。如果使用的播放器是Foobar2000的话,可以直接导入CUE档案,只要CUE档案里的信息没有错误,就可以选曲播放了。
用千千静听听很方便,无需再安装外挂程式,可以识别cue及ape格式。也可以像编辑MP3一样编辑档案属性。
用文本编辑软体可以打开这个cue档案,内容与下面的相似 :
PERFORMER "Matthew Lien"
TITLE "Bleeding Wolves"
FILE "CDImage.ape" WAVE
TRACK 01 AUDIO
TITLE "Flying Squirrel Creek"
PERFORMER "Matthew Lien"
INDEX 01 00:00:00
……
上面代码中的粗体部分既是档案名称。档案名称一般不带有目录信息,也就是音乐档案和CUE档案在同一个目录,如果不在同一个目录则需要用完整的地址。
对于支持CUE档案的播放器,可以直接打开CUE档案,即可看到所有包含的曲目;对于不支持CUE的播放器,比如WinAmp2.x,则最好使用CUE将整轨进行分割。分割的软体很多,foobar就可以分割(转换的模式),也可以用专门的分割工具,如“Medieval CUE Splitter”。当然,也可以为不支持CUE的播放器安装上相应的外挂程式让其支持(如winamp对应的是mp3cue)。
如果使用Winamp播放APE档案,可以安装一个名为Mp3cue外挂程式,让Winamp支持CUE档案了。将下载回来的压缩档解压后,运行其中的Setup.exe,选择Winamp安装路径,单击[Next]完成安装。重新运行Winamp,这时会多出一个“Mp3cue”视窗(如果没有按[Alt+N]键),播放APE档案时,直接双击“Mp3cue”视窗中的列表就可以任意选曲了。
单曲还原
如果是整张CD压制的APE,又有相应CUE档案,我们可以用Monkey’s Audio附带的MakeAPL这款工具将CUE转换成若干个APL档案,然后就可以用Monkey’s Audio将其中的单曲还原。步骤为:
点击选单栏下面第一个图示旁边向下的箭头,会出现一行单选项,第一项是“Compress”(压缩),第二项“Decompress”(解压缩)。如我们现在要将一个WAV压缩为APE,则选择“Compress”。下一步,选择压缩等级“Fast”、“Normal”、“High”以及“Extra High”四个选项,分别代表不同的压缩等级:
“Fast”级压缩速度最快,档案容量最大;“Extra High”级压缩速度最慢,但压缩率最高,档案最小。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最合适的压缩等级。
随后便可以通过第三个或者第四个图示来加入单个WAV或者加入整个资料夹中的WAV文档。被选择的档案会出现在下面的信息栏当中。此时再按动第一个“Compress”按钮,软体就开始按照您指定的压缩等级开始工作了,进度栏在软体的右下方。
将APE还原为WAV也很方便。首先先要把软体设定在“Decompress”状态,按动第一个图示按钮选择相应的项目就行了,然后再按一下按钮,软体就自动开始解压缩工作了。
还有一个路径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在“OPATIONS”选项里有个“output..”(输出),将它点开,在对话框右边的页面上有个“output location”(输出位置),下面两行就是选择转换到原地还是指定路径。要指定路径就选中“output specified directory”然后点击browse(浏览)。
3.刻录CD
A。APE->WAV->CD
这是最通用的方法,对于APEImage和多档案的APE均适用,不过也是最繁琐的 。
B。使用EAC刻录CD
EAC的刻录功能直接支持APE格式,是目前APE->CD最为方便的方式 ,在EAC中选单Tools->Write cd-r打开EAC的烧录功能 。
1。如果有现成的cue档案就比较简单,直接导入cue档案就行了。需要注意的,cue里音轨档案的路径和名称必须正确,关于cue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问题2。
2。如果没有cue档案,而下载的档案是每个音轨单独对应一个ape,则与nero里把wav或者mp3档案刻成cd类似,一个一个档案分别导入,导入命令在layout选单下(一般建议使用“Append files as new track (Index 1)”),直接拖放也可以
C。使用APE Plugin for Nero
安装了ape plugin for nero,就可以像用wav、mp3刻cd一样,直接在nero里拖放就成 。
外挂程式下载地址 Mausau''s audio plugins for Nero Burning ROM
里面还有其他的audio plugins for Nero,常见音频格式都有了
安装外挂程式方法:把plugin DLL解压缩到"...\Ahead\Shared\AudioPlugins"目录
Nero版本要求5.5.9.0以上
注:这个Ape plugin for Nero的早期版本存在一个重大BUG
如果用Nero导入CUE刻录APEImage->CD,看上去刻录可以正常完成,音轨数和时间显示什幺的也一切正常。但是,播放一下刻出来CD——所有音轨的内容都和第一条音轨一样!
如果是多个APE刻CD,没有这个问题,一切正常 ;
请大家去下载最新版本 ;
如果你的机器够快,那幺安装这个外挂程式用nero直接刻录Ape->CD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4.手机如何播放APE无损音乐
POWERAMP播放器。是android设备中一个音质非常优秀的音频播放器,、可调节EQ、单独的高低音调。整体播放素质相当不错。
支持MP3、WAV、WMA、音乐播放,APE、FLAC等无损音质,支持CUE列表。
5.APE编码参数(压缩等级)
APE编码参数中,有一个参数用于控制其压缩等级(压缩率)。共有5级,分别为:Fast(快速)、Normal(正常)、High(高)、Extra High(极高)、Insane(疯狂的)。这五个压缩等级,影响编码的速度(压缩率越高越慢),编码完成后档案的体积(压缩率越高越小),还有播放时的解码速度(压缩率越高越慢)。
其对应的编码参数分别为:-c1000、-c2000、-c3000、-c4000、-c5000。
支持播放器
1、酷狗音乐
酷狗(KuGou)拥有超过数亿的已分享档案资料,手机酷狗内置了自主研发的酷狗解码器,能够播放MP3、MP4、OGG、FLAC、WMA、MID、AMR、AAC、OGA、APE等音频格式,同时支持酷狗的KRC和传统LRC歌词显示
2、Foobar2000
Foobar2000是winamp的主要开发人员Peter Pawlowski开发的一款音频播放软体,Peter Pawlowski由于不满winamp的开发方向而离开了winamp开发团队。Foobar播放界面虽然简单,不像Winamp有很多Skin,它能提供非常好的音质,且不需要像Winamp那样需要藉助外部的类似于DFX的音效外挂程式。
3、Winamp
Monkey's Audio中包含了Winamp的APE播放外挂程式,在安装Monkey's Audio的过程中,会向Winamp中安装一个"in_APE.dll"外挂程式,从而使Winamp也具备播放APE档案的能力。
4、Windows Media Player
安装相应外挂程式后也能播放APE
5、千千静听(注意,千千静听转换APE格式,会自动将高于16bit位深的数字音频如母带级24bit、32bit仍然转换为16bit位深标準CD;建议选用foobar2000转换高位深音频档案)
6、暴风影音
7、QQ音乐
8、酷我音乐盒
9、爱奇艺万能播放器
注意事项
网上有很多所谓的APE与FLAC比较。现统一说明:
就同一个档案而言,APE、FLAC、WAV三种格式的音质是完全一样的。
意思是说,从CD碟上抓轨出来后,得到的WAV和APE、FLAC音质完全相同,实际上是不同形式的同一个档案。但与CD碟是否完全一样,除了抓轨操作问题,基本上都是电脑设备技术所限。(你不能要求电脑器材技术同灌制唱片的专业器材一致,电脑只是个均衡性技术器材组合体。)
所以,从收藏角度来说,三种格式可以一样。但播放效果上,上万元的专业设备和神经质般的金耳朵是能听出些许差别来的,这主要是因为不同格式间因编码不同导致解码速度不同所致;如果转换为同一种格式,正常听是没有区别的。
那幺,APE、FLAC、WAV三种格式区别在哪里呢?(这些区别并不是说音乐档案本身品质有优劣)
1、编码不同,导致解码速度WAV〉FLAC〉APE,直接影响到播放听感流畅性上:WAV〉FLAC〉APE
WAV波形档案是音响设备和很多软体可以直接读取的波形档案,基本上不存在编解码问题。flac和ape都对WAV进行了编码,故能换取较小的体积,但同时造成解码播放时,因播放器材解析力很敏感(或者说技术所限),会因出现一定的jitter抖动(解析複杂编码所致)而导致播放效果不够饱满和流畅。这点你可以通过统一转换为WAV格式来试听解决。
2、编码不同,导致所占空间大小APE<FLAC<WAV。
由于flac和ape都对WAV进行了更高技术的编码,所以换取了较小的体积,这也是这两种格式之所以出现的根本原因。由于二者都是无损压缩,如果你是为了收藏,同时你的空间比较吃紧,较小体积的APE是最佳选择。
3、编码不同,解码速度不一,导致占用CPU和耗电量不同。
编码越複杂,解码越麻烦,自然占用记忆体率越高,耗电量自然越大。那些伤不起的播放机们感触最深,同样的电量,三种格式播放时长依次为由长到短:WAV〉FLAC〉APE,所以,如果你的携带型播放机比较脆弱,自然选择WAV可以享受更长时间的音乐。
4、开源性不同,导致纠错效果不同。
有批评者对APE的防纠错和容错性大为诟病,指责其一报错就无法继续播放,等于整轨作废,同时嫌技术不开放。支持APE人群表示APE正好提供了检验音乐档案好坏质量的途径。
意思是说,从CD碟上抓轨出来后,得到的WAV和APE、FLAC音质完全相同,实际上是不同形式的同一个档案。但与CD碟是否完全一样,除了抓轨操作问题,基本上都是电脑设备技术所限。(你不能要求电脑器材技术同灌制唱片的专业器材一致,电脑只是个均衡性技术器材组合体。)
所以,从收藏角度来说,三种格式可以一样。但播放效果上,上万元的专业设备和神经质般的金耳朵是能听出些许差别来的,这主要是因为不同格式间因编码不同导致解码速度不同所致;如果转换为同一种格式,正常听是没有区别的。
那幺,APE、FLAC、WAV三种格式区别在哪里呢?(这些区别并不是说音乐档案本身品质有优劣)
1、编码不同,导致解码速度WAV〉FLAC〉APE,直接影响到播放听感流畅性上:WAV〉FLAC〉APE
WAV波形档案是音响设备和很多软体可以直接读取的波形档案,基本上不存在编解码问题。flac和ape都对WAV进行了编码,故能换取较小的体积,但同时造成解码播放时,因播放器材解析力很敏感(或者说技术所限),会因出现一定的jitter抖动(解析複杂编码所致)而导致播放效果不够饱满和流畅。这点你可以通过统一转换为WAV格式来试听解决。
2、编码不同,导致所占空间大小APE<FLAC<WAV。
由于flac和ape都对WAV进行了更高技术的编码,所以换取了较小的体积,这也是这两种格式之所以出现的根本原因。由于二者都是无损压缩,如果你是为了收藏,同时你的空间比较吃紧,较小体积的APE是最佳选择。
3、编码不同,解码速度不一,导致占用CPU和耗电量不同。
编码越複杂,解码越麻烦,自然占用记忆体率越高,耗电量自然越大。那些伤不起的播放机们感触最深,同样的电量,三种格式播放时长依次为由长到短:WAV〉FLAC〉APE,所以,如果你的携带型播放机比较脆弱,自然选择WAV可以享受更长时间的音乐。
4、开源性不同,导致纠错效果不同。
有批评者对APE的防纠错和容错性大为诟病,指责其一报错就无法继续播放,等于整轨作废,同时嫌技术不开放。支持APE人群表示APE正好提供了检验音乐档案好坏质量的途径。
5、开源性不同,导致支持软体多寡不均。
编码软体的支持上,大众都反映支持flac软体比ape多,但并不等于支持Ape格式的播放软体就少。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软体支持ape了。其实听的时候就那幺几首歌,转一下格式能够让你的播放器支持就可以了。
编码软体的支持上,大众都反映支持flac软体比ape多,但并不等于支持Ape格式的播放软体就少。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软体支持ape了。其实听的时候就那幺几首歌,转一下格式能够让你的播放器支持就可以了。
【重申】从收藏角度讲,APE、FLAC、WAV三种格式一样,档案音质相同;从播放来讲,格式不同,专业设备下,效果可能会有人耳察觉不同的区别。
扩展知识
1.无损音乐音质也分“三六九等”
同一个档案的各个无损格式是一样的音质,如果不是同一个档案,即使是同一首歌,音质也分三六九等。举个例子,彭丽媛的曲目《在希望的田野上》 ,收录于《非同凡响》、《沂蒙山小调》、《演唱中国民歌》、《珠穆朗玛》等多个音乐专辑,这些专辑分别由不同的唱片公司于不同的时间出版,音质就会参差不齐。同时,由于时代不同,技术上受历史局限。也会导致音质有别。
2.为什幺无损音乐和CD比较,听觉上会有细微差别?
无损音乐与CD碟片数据信息完全一样,那为什幺音效不一样呢?嗯,这里我用的“音效”这个词非常好。CD碟和原声一样吗?肯定不一样。主要是技术上根本做不到完全还原原声。而且,为了音乐效果,一般还会加进各种特效。CD播放机和电脑,更是两个功用完全不同的设备。音效当然不可能一致。
其实,就算CD播放机,也不可能找到两台播放效果完全一样的。有句话,大意是世界上不可能找到两把相同的二胡,也是这个意思。
3.假无损是怎幺回事?
首先明确一点:“无损音乐”不等于“无损音质”
除了碟片录製设备技术问题(早期碟片音质都不好;不同唱片公司录製技术层次不同;国内碟相对国外顶级技术也不好),也有假无损,即不是由正版CD碟片抓轨得到,而是通过盗版碟片抓轨、磁带(卡带)翻录甚至是有损音乐(MP3等)转换而得到。这些APE、FLAC、WAV等格式的所谓的“无损音乐”,其音质就很差很差。
除了第一个原因我们无奈选择外,其他的发烧友都应该剔除。对于磁带翻录,如果是稀有资源,建议大家保留,因为如果找不到无损,有总比无好。
4.我的音乐听起来音质不好,是无损吗?
前面说了,【“无损音乐”不等于“无损音质”】,无损音乐严格来说,是指wav波形档案从音乐CD碟片的无损数字记录和APE、FLAC、WavPack、WMALossless等则是对WAV波形档案进行无损压缩。wav是无损音乐档案,APE、FLAC等则是无损压缩音乐档案。绝对意义上讲,他们都不能完全替代CD碟。WAV波形档案在媒体播放器里直接播放,而APE等其他压缩格式则需要经过解压(解码)还原成WAV再进行播放。
如果你的无损音乐听感比较差,这你就要注意了:
⒈ 是真无损,多见于早期碟片。由于上世纪CD碟片刚起步,技术水平有限,故灌制效果相对今天的碟片来说欠佳。此外,即使今天,不同唱片公司出品的碟片,音质也有差别。在没有替代品的情况下,建议保留。
⒉ 是真无损,音质不好可能由抓轨操作失误造成“爆音”等数据信息残缺,建议更换。
⒊ 显示真无损,音质极差。这多由磁带/卡带转录而来。早期歌手只有磁带作品留世,虽然音质不好,但是唯一的纪念品。将其转录为数据,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在没有替代品的情况下,建议保留。
⒋ 假无损。即由有损格式MP3、WMA、OGG等格式转换而来,有些凭耳听,甚至难与真无损辨别,只有软体能检测出。有损转无损,丢失的信息不会转回来。虽然体积增大了,音质还是有损的音质。
同一个档案的各个无损格式是一样的音质,如果不是同一个档案,即使是同一首歌,音质也分三六九等。举个例子,彭丽媛的曲目《在希望的田野上》 ,收录于《非同凡响》、《沂蒙山小调》、《演唱中国民歌》、《珠穆朗玛》等多个音乐专辑,这些专辑分别由不同的唱片公司于不同的时间出版,音质就会参差不齐。同时,由于时代不同,技术上受历史局限。也会导致音质有别。
2.为什幺无损音乐和CD比较,听觉上会有细微差别?
无损音乐与CD碟片数据信息完全一样,那为什幺音效不一样呢?嗯,这里我用的“音效”这个词非常好。CD碟和原声一样吗?肯定不一样。主要是技术上根本做不到完全还原原声。而且,为了音乐效果,一般还会加进各种特效。CD播放机和电脑,更是两个功用完全不同的设备。音效当然不可能一致。
其实,就算CD播放机,也不可能找到两台播放效果完全一样的。有句话,大意是世界上不可能找到两把相同的二胡,也是这个意思。
3.假无损是怎幺回事?
首先明确一点:“无损音乐”不等于“无损音质”
除了碟片录製设备技术问题(早期碟片音质都不好;不同唱片公司录製技术层次不同;国内碟相对国外顶级技术也不好),也有假无损,即不是由正版CD碟片抓轨得到,而是通过盗版碟片抓轨、磁带(卡带)翻录甚至是有损音乐(MP3等)转换而得到。这些APE、FLAC、WAV等格式的所谓的“无损音乐”,其音质就很差很差。
除了第一个原因我们无奈选择外,其他的发烧友都应该剔除。对于磁带翻录,如果是稀有资源,建议大家保留,因为如果找不到无损,有总比无好。
4.我的音乐听起来音质不好,是无损吗?
前面说了,【“无损音乐”不等于“无损音质”】,无损音乐严格来说,是指wav波形档案从音乐CD碟片的无损数字记录和APE、FLAC、WavPack、WMALossless等则是对WAV波形档案进行无损压缩。wav是无损音乐档案,APE、FLAC等则是无损压缩音乐档案。绝对意义上讲,他们都不能完全替代CD碟。WAV波形档案在媒体播放器里直接播放,而APE等其他压缩格式则需要经过解压(解码)还原成WAV再进行播放。
如果你的无损音乐听感比较差,这你就要注意了:
⒈ 是真无损,多见于早期碟片。由于上世纪CD碟片刚起步,技术水平有限,故灌制效果相对今天的碟片来说欠佳。此外,即使今天,不同唱片公司出品的碟片,音质也有差别。在没有替代品的情况下,建议保留。
⒉ 是真无损,音质不好可能由抓轨操作失误造成“爆音”等数据信息残缺,建议更换。
⒊ 显示真无损,音质极差。这多由磁带/卡带转录而来。早期歌手只有磁带作品留世,虽然音质不好,但是唯一的纪念品。将其转录为数据,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在没有替代品的情况下,建议保留。
⒋ 假无损。即由有损格式MP3、WMA、OGG等格式转换而来,有些凭耳听,甚至难与真无损辨别,只有软体能检测出。有损转无损,丢失的信息不会转回来。虽然体积增大了,音质还是有损的音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ape(音乐档案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