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扶脾生脉散(中药)

扶脾生脉散(中药)

扶脾生脉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七。具有健脾和胃,益气生血之功效。主治衄血,吐血不止,脾胃虚弱,气喘,精神短少。

基本介绍

  • 名称:扶脾生脉散
  • 别名:黄耆补血汤
  • 出处:《医学入门》卷七
  • 功用:健脾和胃,益气生血

组成

人参、当归、白芍各一钱(3g),紫菀、黄耆各二钱(6g),麦门冬、五味、甘草各五分(1.5g)。

用法用量

水煎,食后温服。

功用

健脾和胃,益气生血。

主治

衄血,吐血不止,脾胃虚弱,气喘,精神短少。

方义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养血调经;紫菀温肺,下气;黄耆补气昇阳,益卫固表;麦门冬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五味益气生津;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衄血,吐血不止,脾胃虚弱,气喘,精神短少。

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1.《医学入门》:“扶脾生脉散,人参、当归、白芍各一钱,紫菀、黄芪各二钱,麦门冬、五味子、甘草各五分,食后水煎温服。治见血后脾胃虚弱,气喘,精神短少,衄血吐血不止。一方又名黄芪补血汤。”
2.《医学入门》:“阳热凉血与行气。阴虚补涩自归藏。凡血不可单行单止。盖血来未多,必有瘀于胸膈,必先消瘀,而后凉之止之,然血热则行,宜苦寒凉血为君,辛味行气开郁为臣,升提俾复其位为佐,酸涩止塞其源,甘温收补其后,凉血,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陶氏生地芩连汤、四生丸。行气,枳梗汤、二陈汤、枳橘汤、古乌附汤,滋补,血虚,加减四物汤;昏晕,古芎归汤;气虚,单人参汤、扶脾生脉散、清肺生脉饮;虚甚者十全大补汤止涩,古参柏糊狗胆丸、单京墨丸,或单用炒乾姜为末,童便调服,善能止血降火。久者升提,三黄补血汤,断根,天门冬丸、大阿胶丸、女贞丹二还血归元,参苓白朮散、四君子汤、肾气丸、琼玉膏,抑论血疾阴火,误用阳燥热药,则血枯瘦怯,劳瘵成矣;劳伤误用寒药,则胸满膈痛,血愈郁矣;坠堕闪挫,误行补涩,则瘀蓄于胃,心下胀满,食入即吐,名日血逆古法以二陈汤去茯苓、甘草,加赤芍等分救之,此血疾难调,最宜斟酌。”

方论选录

1.《内科病证学》:“阳阴虚痰证:精神短少、出血不止、气喘,扶脾生脉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扶脾生脉散(中药)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