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生脉散(中药)
加减生脉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一。具有清肺,养津之功效。主治太阴伏暑,邪在血分而表虚,舌赤,口渴,汗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加减生脉散
- 药品类型:中医方剂
- 出处:《温病条辨》卷一
- 功用:清肺,养津
歌诀
伏暑口渴汗出多,急投加减生脉散;丹地沙参与麦味,清暑补液救阴津。
组成
沙参、细生地各三钱(9g),麦冬、丹皮各二钱(6g),五味子一钱(3g)。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清水五杯,煮取二杯,分温再饮。
现代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入院时立即服中药,4〜6周为1个疗程。最短1〜2周。本方需在医师指导下套用。
功用
清肺.养津。
主治
太阴伏暑,邪在血分而表虚,舌赤,口渴,汗多。
方义
此方用于伏暑邪在血分而出现表虚的口渴汗多、舌赤的证候。此方即于生脉散中去甘温之人参,易以甘凉补阴之沙参,再加甘寒之丹皮、细生地养阴清暑,滋液生津。全方酸甘化阴,补阴救液,既清解伏于血分、过时而发的暑热之邪,又能滋阴生津,解渴止汗。
加减化裁
若兼有痰湿,舌苔白腻者,加瓜萎、莲白、半夏;舌苔黄腻有痰热者,加瓜萎、黄连、半夏;舌质红,少苔或无苔,加生地、元参、玉竹。同时在心电图监护下加用西药如极化液、抗心律失常和血管扩张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