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莓蔷薇
莓蔷薇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莓蔷薇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 亚纲:蔷薇亚纲 (Rosidae)
- 目:蔷薇目 (Rosales)
- 亚目:蔷薇亚目(Rosineae)
- 科:蔷薇科 (Rosaceae)
- 亚科:蔷薇亚科(Rosiodeae)
- 属:蔷薇属 (学名:Rosa)
- 种:莓蔷薇
基本资料
别名莓果、野玫瑰、山刺莓,属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一般高1-2米,枝无毛,暗紫色,小枝叶柄基部常有成对的皮刺,刺弯曲,茎部大。羽状複叶,小叶5-7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3.0厘米,宽0.8-1.5厘米,尖端急尖或稍钝,茎部宽形,边缘近中部以上有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灰绿色,有白霜、柔毛和腺体,托部叶大,附着于叶柄上,边缘下面及叶柄均被腺毛。花单生或数朵聚生,深红色,直径约4厘米左右,花梗具有腺毛,柱头刚伸出花托口处。蔷薇果球形或卵形,直径1-1.5厘米,红色。野玫瑰一般喜生于林缘开阔地、河岸、山坡灌木及杂木林中。每千克鲜果中含580毫克维生素C,是提取天然维生素CCCC的主要原料之一。
此外,还含有葡萄糖、果糖等多种糖类,以及柠檬酸、苹果酸、奎宁等各种有机酸和多种色素。其花含有挥髮油0.03%,香气浓郁,既是调味佳品,又是治疗肝胃气痛、风痹、吐血咳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乳痛、肿毒等病症的良药。野玫瑰花木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还可药用、食用等,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植物。

药用价值
【採集】果实在将成熟时摘下,立刻晒乾,乾后除去花萼,或把新鲜果实切成两半,除去果核,再行乾燥。
【药材】乾燥果实呈球形,壁坚脆,橙红色,直径1.2厘米,种子有毛茸,共24粒左右。味酸甜。
【功用主治】①《黑龙江中药》:"助消化。治小儿食积。"
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理气,养血调经。治消化不良,气滞腹泻,胃痛,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
【选方】治顽固淋病:刺莓果一束。水煎服。(《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药材】乾燥果实呈球形,壁坚脆,橙红色,直径1.2厘米,种子有毛茸,共24粒左右。味酸甜。
【功用主治】①《黑龙江中药》:"助消化。治小儿食积。"
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理气,养血调经。治消化不良,气滞腹泻,胃痛,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
【选方】治顽固淋病:刺莓果一束。水煎服。(《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