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红星照耀中国(2006年大山主演话剧)

红星照耀中国(2006年大山主演话剧)

红星照耀中国(2006年大山主演话剧)

《红星照耀中国》是由上海文广演艺中心、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製作的话剧。该剧由熊源伟执导,兰晓龙编剧,大山主演,于2006年6月23日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首演。

该剧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五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作品,根据埃德加·斯诺所着同名作品改编,讲述了斯诺在延安的所见所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红星照耀中国
  • 首演时间:2006年6月23日
  • 首演地点:上海美琪大戏院
  • 类型:话剧
  • 导演:熊源伟
  • 编剧:兰晓龙
  • 主演:大山

剧情简介

1928年,年仅23岁梦想成为诗人和环游世界的冒险家的斯诺来到中国,成为《密勒氏评论报》的一名临时记者。在赴内蒙的採访中,他目睹了当地饑荒、温疫盛行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且不顾民生任疫情蔓延。两名年青共产党人苏杭、思枫冒着生命危险奋力挽救疫民,以至苏杭不幸也感染了温疫,临终前他交给斯诺一个“江西瑞金製造”印着镰刀铁锤的火柴盒,这激起了斯诺对共产党人的好奇与敬佩之心。
1932年,十九路军在闸北孤立无援地抗击日军的入侵,因为国际社会的冷漠、国民政府的腐败,斯诺无法以记者的名义向国际社会发出一丁点儿声音,眼睁睁地看着十九路军的抵抗最终陷入绝境。所有这一切激起了这位信奉亲眼目睹的美国人去寻找传说中的“红色赤匪”。
在宋庆龄的安排下,斯诺冲破重重封锁来到延安——中国工农红军陕北革命根据地。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以及广大红军领导、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斯诺深入、全面地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真实情况。斯诺将在延安所看到的一切写成了着作《红星照耀中国》,準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引起了国际、国内读者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注意,使罗斯福明白了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一个全新的中国将出现在他面前。
1972年2月15日,斯诺在瑞士日内瓦因患癌症病逝。他留下的遗嘱是:“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配音备注
埃德加·斯诺大山--------
毛泽东王霙 --------
周恩来康爱石--------
宋庆龄宋忆宁--------
鲍威尔张先衡--------
罗斯福张名煜--------
路易·艾黎 田蕤--------
毛泽东梁程----2组
埃德加·斯诺雷佳音----2组
华盛顿·吴王勇--------
思枫孙宁芳--------
向季邦 蒋可--------
李长林 王衡--------
史蒂芬齐白雪--------
冯海王海鹰--------
礼拜堂杨建平 --------
刘龙火荣金源--------
国军军官周挺超--------
铁路工人高新昌--------
日本军官黄晨--------
红军教员刘鹏--------
女护士尤美--------
女青年赵苏婷--------
老太太 曾心环--------
孩子黄帅戈--------
日本兵 邵汶--------
红军女战士王珏--------
赤卫队员朱鑫炜--------
日本兵张平--------
红军战士董海俊--------

职员表

製作人监製导演编剧摄影配乐艺术指导录音
李胜英吴孝明 杨绍林熊源伟兰晓龙李莎董为杰吕凉李金瑞
总策划
薛沛建、任仲伦
策划
邱洁宇、朱光、李胜英
统筹
郑建国
舞美设计
王履玮、王欢
宣传策划
端木复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演员介绍

  • 红星照耀中国(2006年大山主演话剧)
    埃德加·斯诺
    演员:大山
    一个梦想成为诗人和环游世界的冒险家,23岁时作为《密勒氏评论报》的一名临时记者来到中国。他遵循的信条是“亲眼目睹”,秉持客观公正的中立立场,为此不惜去寻找传说中的“红色赤匪”。
  • 红星照耀中国(2006年大山主演话剧)
    毛泽东
    演员:王霙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念和信心。斯诺到延安后,他向斯诺敞露心扉,两人天天进行採访,经常一边採访一边聊,两人有十几天都在一起。
  • 红星照耀中国(2006年大山主演话剧)
    周恩来
    演员:康爱石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在延安与斯诺会面,帮助斯诺深入、全面地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真实情况。
  • 红星照耀中国(2006年大山主演话剧)
    宋庆龄
    演员:宋忆宁
    在斯诺寻找火柴盒上的镰刀铁锤陷入困境的时候,她告诉他可以去延安看看,并帮助他冲破重重封锁来到延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等人见面。
角色演员介绍参考资料

幕后製作

在排练前,大山就看了《红星照耀中国》与两本斯诺的传记与很多斯诺写的关于中国的文章和书,对斯诺这个人物有了深刻理解。正式进入排练后,大山会拿出随身所带的剧本,背背台词或是与经纪人谈戏。
2005年,上海文广演艺中心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开始《红星照耀中国》的剧目策划,在上海市市委宣传部与上海文广集团的关心下,剧组组织有关专家召开剧本座谈会,对剧本提出意见,编剧兰小龙数次修改打磨剧本。
在二度创作上,剧组依託上海戏剧学院科研力量,调动了戏剧学院主要导演、舞美共同参与,确保了后期创作上的优势。
在话剧排练之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与製作人李胜英,导演熊源伟,舞美设计王履玮,剧中斯诺、毛泽东、周恩来的饰演者大山、王霙、康爱石等主创人员还专程赴延安进行了实地採风。此外,上海文广演艺中心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为《红星照耀中国》的创作提供了经济上的保证。该剧预算超过200万元。在市场运作上,剧组与东方宣教中心合作,将该剧作为东方宣教中心特别推介的剧目面向上海市推广。

演出信息

主创单位
主办
上海文广集团
承办
上海文广演艺中心、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协办
上海戏剧学院
特别推介
上海东方宣教中心
演出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青话
演出场次
演出时间演出地点
2006年6月23日—7月1日晚19:15(6月26日休息)
上海市美琪大戏院
2007年4月8日
北京

作品评价

《红星照耀中国》视角独特,充满了诗化的语言,编剧兰小龙打破传统现实主义剧本创作方法,在剧中自由地叙述、转换空间。导演熊源伟则针对剧本的这个特点在二度创作上作了精心构思,突出了叙事体戏剧的样式感,通过让叙述者路易.艾黎的跳进跳出,使得舞台叙事获得了极大的自由。整个演出大气凝重却不乏浪漫诗情,客观叙事又兼容煽情手笔,很多场面处理得非常感人。全剧没有一句教条式、口号式的颂歌,却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鲜活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所作出的艰苦卓绝的奋斗。(新浪网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红星照耀中国(2006年大山主演话剧)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