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郸轨道交通
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是中国河北省第三大城市邯郸规划建设、并将会服务于邯郸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截止2016年9月1日仍处于研究规划阶段,并未获审批。
此项目规划始于2008年,当时是计画建设两条市际轨道交通线路。
2013年11月,受省长张庆伟委託,省发改委主任陈永久一行来邯,指出正在加快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力争明年开工建设。
2014年5月《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初步方案》出台,提出四个预选方案。
2014年9月由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顾问院长沈景炎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行来邯, 专家组认为,《线网规划》编制内容齐全,规划依据较为充分,规划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基本合理,经修改完善后,可以作为开展建设规划的依据。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将继续发挥优势,为邯郸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5年12月,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京津冀筹备组到市发改委轨道办拜访对接。双方就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PPP合作模式、投融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下一步,该集团高层计画对市轨道交通建设进行更全面的对接,对邯郸市轨道交通建设给予全面支持。
2016年,邯郸轨道交通1号线、4号线用地控制规划项目招标工作正式启动。
注:图为热心网友提供的邯郸轨道交通标誌想像图,非官方,目前官方没有开展轨道交通标誌物徵集活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邯郸轨道交通
- 外文名:Handan Metro
- 资金来源:BOT、合资、独资、合作等形式
- 规划一号线:东孙庄站-邯郸机场站
- 规划二号线:梦湖北站-南环立交桥站
- 规划三号线:铁西水厂站-新区经九街站
- 规划四号线:苏里北站-新一中站
- 规划五号线:渚河路站-装备製造园站
- 规划六号线:黄粱梦站-河沙产业园站
- 规划R1号线:人民路站-武安站
- 规划R2号线:机场东路站-峰峰站
- 开建时间:用地控制规划项目招标中
- 依据:邯郸市(2008-2020)城市总体规划
- 上报审批:待定
线路规划
《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7-2030)》
邯郸市线网规划(远景)总计6条线,总长212.8km,共设车站139座。

1号线,东北-西南走向。线路自高开区起,贯穿中心城区后,向西南经机场、冀南新区至峰峰矿区。主要沿邯临路、毛遂大街、联纺路、陵西大街、和平路、浴新大街、南通路、高科西路、邯马大街、成峰路敷设,线路长度53km,车站32座。
2号线,南北向贯穿中心城区。线路北起永年,纵穿中心城区,南至马头南部职教城,主要沿中华大街敷设,线路长度38.7km,车站24座。
3号线,东西向贯穿中心城区。线路西起武安,东至东区新城东大街。主要沿邯武快速路、人民路、秦皇大街、丛台路、毛遂大街、人民东路敷设,线路全长42.1km,车站24座。
4号线,主要为南北走向。线路北起苏里,纵穿中心城区,南至南通路后折向西,终点为南通路—浴新大街交叉口。主要沿滏东大街、南通路敷设,线路长度19.4km,车站17座。
5号线,东西走向,线路西起渚河路—浴新大街交叉口,横穿中心城区南部,东至肥乡。主要沿渚河路、雪驰路、G309敷设,线路长度27.3km,车站17座。
6号线,呈半环形。线路西起北湖,主要沿输元河南路、苏里纬七路、苏里经五街、美的路、赵王大街、南环路敷设,终至南环路-浴新大街交叉口赵王酒业处,线路长度32.3km,车站25座。建设时序
近期(2020年)拟建设1号线一期工程(新城东大街站~创业大道站)和4号线全线,合计长度58.8km,设站45座。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新城东大街站~创业大道站)长度39.4km,设站28座。4号线全长19.4km,设站17座。
远期(2035年)拟建设1号线二期工程(创业大道站~峰峰)、2号线一期工程(梦湖北~职教城)和3号线,合计长度85.2km,设站49座。
远景(2050年)拟建设2号线二期工程(永年~梦湖北)、5号线和6号线,合计长度68.8km,设站45座。
早期项目内容
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规定》,明确了审批城轨準入政策。申报发展捷运的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6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15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1万人以上。
中国规划捷运城市分布

据邯郸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张瑞书介绍,邯郸市在2009年就开始规划该市轨道交通项目,早期计画建设两条市际轨道交通线路。
河北省邯郸市代市长回建11日在市“两会”上接受记者採访时称,该市将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启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计画在2016年前后开建。
邯郸市(2008-2020)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都市区轨道交通规划两条市际轨道交通线路。
一号线东起新城区高速客运火车站、贯通主城区人民路全线向西沿邯武快速路至武安市区,线路全长约38公里。其中,人民路段长16公里,推荐採用捷运形式。二号线邯峰轻轨从邯郸高速铁路邯郸东站向南、邯郸机场至马头后再接通峰峰矿区。规划峰峰矿区—冀南新区—邯郸东部新城,利用原有邯峰铁路改建,在冀南新区马头出线向北经邯郸南站,沿快速路和高速铁路布线,线路长50公里。
邯郸轨道交通规划图

据悉,根据邯郸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总体目标,2013年将完成线网规划初稿编制。力争到“十二五”结束前,完成线网规划审查、批覆并启动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十三五”初期全面启动建设工作。
预选方案
据邯郸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改善民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关注的重点。2014年,邯郸市在重点项目上,将投资3920亿元重点推进108项前期项目,其中总投资220亿元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是主城区市民最为关注的“亮点”。
邯郸轨道交通图

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从2013年3月开始计画启动,通过前期调研、考察、论证等工作,邯郸市发改委已编制完成了《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初步方案》。为确保方案科学合理,已徵求各方意见。
根据初步方案,分为市区线、市域线两层次,提出三个主要预选方案。三个预选方案均联繫人民路、联纺路、渚河路、中华大街、前进大街、滏东大街等主要街道节点及高铁邯郸东站、火车邯郸站、邯郸机场等交通枢纽,连线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等城区,下一步将编制轨道交通线网,上报国务院审批。
邯郸捷运规划图

2014年5月,《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间报告(徵求意见稿)》出台,邯郸市目前初步制定了4套预选方案。据了解,这些方案随着论证工作的深入开展,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改动。
第一预选方案的初步构想是:主城区构造“三横、两纵”格线状结构。通过1、2号两条线路的建设,在老城区构建出“十”字骨架,3号线自西向东穿插,三线相交形成轨道交通网。远景通过4、5、6号三条线加密中心城区线网。

第二预选方案的初步构想是:主城区构造“三横、两纵”格线状结构。通过2、3号线在老城区构建线网骨架,倒“L”型的1号线自东北向西南穿插形成网路。远景4、5、6号线与第一预选方案相同。
第三预选方案的初步构想是:以主城区为核心,构造“环线+纵横线”结构。通过1、2号线在老城区核心位置构建线网“十”字骨架,环形的3号线多点换乘并连通成网。远景通过4、5、6号三条线加密中心城区线网。

第四预选方案的初步构想是:以主城区为核心,构造“两横、两纵”格线状结构,通过1、2、3号线交叉成网,远景通过“Z”字型的4号线加强新老城区的联繫,通过“半环形”的5号线加强城北片区、高新片区和城南片区之间的联繫。
市场分析

从邯郸市情况看,2012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008.7亿元,成功跻身中国“GDP3000亿元俱乐部”,财政收入突破300亿元,经济实力稳居中原经济协作区首位、中原经济区第二、河北省第三,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条件已经成熟。根据《邯郸市第四期总体规划》,到2020年邯郸市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将达到220万人,都市区总人口规模达到600万人。都市区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半径30公里,面积2852平方公里的“1+6”城镇空间结构,将具备国务院《规定》要求的建设发展邯郸轨道交通的基本条件。

邯郸市四期总规规划都市区2020年总人口规划为600万人,都市区内城镇总人口为427万人。
其中主城区(不含峰峰矿区、东部新城、冀南新区)人口规模200万人。卫星城中的武安市区人口30万人,

峰峰矿区33万人,马头镇20万人。2020年规划GDP总量7100亿元,人均将达64500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GDP比例为8:48:44。
该项目可以促进由主城区、武安市、峰峰矿区构成的邯郸市“金三角”经济发展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带动都市区发展,加快邯郸大城区一体化发展步伐,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机连线,达到飞机、火车、高速公路、高速客运火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零距离换乘与快速连线。
项目建成投运后,将大大提升邯郸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有利于邯郸大城区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民众生活水平。
该项目可以促进由主城区、武安市、峰峰矿区构成的邯郸市“金三角”经济发展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带动都市区发展,加快邯郸大城区一体化发展步伐,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机连线,达到飞机、火车、高速公路、高速客运火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零距离换乘与快速连线。
项目建成投运后,将大大提升邯郸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有利于邯郸大城区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民众生活水平。
投资估算
一号线总投资约11.8亿美元,如市区段16公里採用捷运形式总投资约22亿美元左右。二号线总投资约16亿元左右。外商投资比例不限。

2014年5月,河北省邯郸市与国信融华投资公司、国家开发银行河北分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了对接。其中,国信融华投资公司对邯郸轨道交通项目表示出浓厚的合作意向;国家开发银行河北分行对于邯郸轨道交通项目积极性也非常高,表示只要获得批准,肯定给予邯郸全力支持。国家开发银行河北分行已将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作为规划项目列入项目储备库。
合作方式
BOT、合资、独资、合作等多种形式。
最新动态

邯郸市早在2009年制定《邯郸市第四期总体规划(2011-2020)》时,就开始谋划轨道交通项目,设计有1、2号线两条线路。这在当时只是一个概念性的构想,直到2013年3月份轨道办成立,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工作才正式步入日程。
邯郸晚报报导

2013年11月24日上午,受省长张庆伟委託,省发改委主任陈永久一行来邯,指出正在加快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力争2014年开工建设。
他说,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引领城市经济发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大气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谋划启动了邯郸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各项前期工作,力争2014年开工建设。此次陈永久主任一行专题来邯调研,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邯郸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省发改委对邯郸发展的大力支持。希望省发改委在项目规划、审批和实施中,给予更多指导和帮助。我们一定把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精心谋划,加快推进,儘早开工建设,早日造福人民,以实际成效回报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厚爱。
陈永久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邯郸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谋划和建设,明确要求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听取情况介绍,我们看到邯郸市在这个项目推进上眼光超前、行动迅速、措施有力。他表示,省发改委将立足职能,搞好服务,全力支持邯郸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项目审批、工程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努力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014年5月,邯郸市城轨建设预选方案《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初步方案》出台。根据初步方案,该线网规划划分为市区线、市域线两个层次,并以邯郸市城市空间布局、主要客流集散点和主要交通走廊分布为基础,提出三个主要预选方案。三个预选方案均联繫主要街道节点及邯郸东站、邯郸站、邯郸机场等交通枢纽,连线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等城区,具体线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下一步将上规划委员会研究决定,并着手编制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力争儘快上报国务院审批。
2015年7月7日上午,市长王会勇主持召开市规委会第50次会议,研究审议永年县等4个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市领导魏吉平、曹子玉、王进江、刘德明、侯华梅、武金良、孟广军、贾宝仓出席会议。
会议研究审议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王会勇强调,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事关邯郸发展全局和城市未来交通组织体系,我们一定要认真审慎地谋划确定线网规划方案。希望规划设计单位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见建议,充实到线网规划中去,使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邯郸实际、更具有可实施性。
邯郸市轨道办

近日,邯郸市发改委组织召开研讨会,会议一致同意调整方案一的线形走向:在东部新区範围内,1号线调整为沿秦皇大街、联纺路、赵王大街、太极路敷设。认为1、3号线换乘站邯郸东站,位于秦皇大街、丛台路交叉口,与在建客运中心结合较好。
邯郸市已启动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2016~2020)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进行第一次公示。
一、规划项目名称及概况
(1)规划名称: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2016~2020)
(2)规划概况:
【线网规划概况】邯郸市轨道交通线网由8条线组成,全长186.7km。中心城区包含6条市区线,分别为1~6号线,线路总长134km。市区包含2条市域线,分别为R1和R2号线,线路总长52.7km。线网共设站125座,控制中心1处,换乘站18个,车辆段7处,停车场2处,车辆综合检修基地1处,预留全面修综合检修基地条件1处。轨道交通系统制式拟採用跨座式单轨。
【建设规划概况】近期建设项目实施2条市区线,分别为1和4号线,线路总长度50.984km。
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规划名称: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
建设单位: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办公室
建设地点:邯郸市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磁县
项目性质:新建
工程规模及主要内容:
邯郸市轨道交通线网由8条线组成,全长186.7km。中心城区包含6条市区线,分别为1~6号线,线路总长134km。都市区包含2条市域线,分别为R1和R2号线,线路总长52.7km。轨道交通系统制式拟採用跨座式单轨。
近期建设规划初步方案拟实施2条市区线,分别为1号线和4号线。线路总长度50.984km,其中1号线线路长度32.471km,4号线线路长度18.513km。
市政府召开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用地控制规划专题协调会
为进一步完善近期建设规划方案报批所需的支撑性档案,全面加快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推进步伐,近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用地控制规划专题协调会。会上,中铁谘询公司负责人就《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用地控制规划》中仍然存在的大宗用地选址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市规划局分别就1号线、4号线车辆基地、车辆段的横向选址改为纵向选址及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选址等提出修改建议,中铁谘询公司对参会单位提出的方案给予建设性答覆意见。最后,会议强调,轨道交通项目今年要完成国家报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请各职能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对本次会议上确定的事情抓好落实,确保前期推进进程;对会上没能形成统一意见的,各参会单位负责人抓紧协调请示,严格按照市政府批准的线网规划,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按时反馈到市轨道办。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主动沟通,积极配合,确保我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方案报批所需的支撑性档案早日完成。
市政府召开城市轨道交通环评公众参与座谈会
近日,市政府召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座谈会。会上,中铁谘询公司环评负责人介绍了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环评的主要内容、环保措施及结论;参会部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分别就南水北调总乾渠跨段能否封闭及单跨过河、高架部分过洼地河道时对防洪的设计要求、1号线地下穿越段是否会对古城墙造成破坏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和建议,中铁谘询公司环评负责人一一进行了详细、专业的解答。最后,会议强调,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及建设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是造福百姓、还利于民的民生工程,请大家务必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建言献策,本着代表公众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推进环评调查工作,为顺利快速推动我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市轨道办召开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及支撑性档案修编专题汇报会
为加快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推进进度,进一步完善近期建设规划及支撑性档案,市轨道办于2016年4月12日和15日两次与中铁谘询公司就近期建设规划及支撑性档案(呈报稿)修编情况的进行专题对接。第一次是4月12日下午,轨道办全体工作人员听取了中铁谘询公司关于近期建设规划及支撑性档案(呈报稿)修编情况的专题汇报。《呈报稿》已充分吸收了市规划局等有关单位提出的意见、建议,但其中1号线和4号线的建设时序、建设用地控制範围等内容仍需进行调整完善。第二次是4月15日上午,与中铁谘询公司、邯郸市规划设计院就建设用地控制範围再次进行了深入对接,要求中铁谘询公司抓紧按照对接结果修改完善,并于4月25日之前全部完成。
邯郸市轨道办赴京学习并考察北京城建院和京投公司
4月20日-21日,市轨道办组织人员应邀赴北京拜访了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20日、21日分别与北京城建院副院长金淮和相关部门、分公司负责人及京投集团融资计画部进行了座谈,详细听取了两公司关于城市轨道前期报批、投融资和建设方面的经验。在北京城建院,着重听取了该院在烟台市、石家庄市、郑州市等全国其它城市的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编制上报经验与心得。在京投集团,详细听取了PPP融资模式在轨道交通“引资、引智、引治”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北京4号线和乌鲁木齐2号线的成功案例,运用市场化和创新型的融资工具,降低融资成本,最佳化融资结构,以极小的政府投入撬动巨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及“零元建捷运”概念可行性的介绍,最后,两公司均表示有意愿与我市合作,为邯郸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和管理作出贡献。
轨道办工作人员就1、4号线的用地控规事宜与规划局对接
4月25日,轨道办工作人员与规划局总规划师就1、4号线的用地控规相关事宜进行了沟通,规划师就用地控规深度不足等提出了修改意见,轨道办及相关专业人员将根据意见抓紧修改用地控规。
发改委轨道办与中铁谘询公司就近期建设规划修编情况进行对接
4月26日上午,轨道办全体工作人员听取了中铁谘询公司关于近期建设规划(送审稿)修编情况的汇报。本次《送审稿》已充分吸收了4月12日、15日两次专题汇报会的意见,但其中有关融资模式的部分还需进行调整完善。
听取中铁谘询公司关于近期建设规划(送审稿)中融资模式部分修改完善情况的汇报
5月3日下午,邯郸市轨道办听取了中铁谘询公司关于近期建设规划(送审稿)中融资模式部分修改完善情况的汇报。经多次修改完善,本次《送审稿》已充分吸收了前3次专题汇报会的意见,上报条件基本成熟。5月5日,近期建设规划(送审稿)再次徵求了规划、国土、交通等12个市直部门和邯郸县、丛台区等7个县、市、区的意见,并委託中铁谘询公司对19个单位的反馈意见进行了具体、专业的答覆。
邯郸轨道办工作人员初步梳理出我市轨道交通项目可供选择的资金筹措方案。
根据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和与省开行多次对接,初步梳理出我市轨道交通项目可供选择的资金筹措方案。一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一体化模式。即由政府成立项目公司,作为唯一主体投资建设运营。这种模式优点是融资速度快,操作简便,有利于政府控制资源等;缺点是预算软约束,投资规模不易控制,资金使用效率低,建设运营经验不足等。另一种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成立项目特许公司,负责轨道交通的全部工程建设和运营。该模式优点是能减轻政府压力,共担风险,政府投资小,建设运营专业化强,成本控制有丰富经验;缺点是融资速度慢,操作複杂,项目不能快速启动,社会资本投资回报率较高,需要高于贷款利率的政府补贴。具体採用哪种模式,需要在项目可研报告完成后,由专业团队认真研究分析,报请市政府确定。
市轨道办与专业设计公司共同策划轨道交通宣传模式
5月4日上午邯郸轨道办与专业设计公司进行了沟通交流,拟採用市场化运作、搭建展厅、市民参观的宣传模式,并对展厅的外观设计、内部划分等内容进行了策划。
市轨道办应邀赴中车唐山机车公司考察学习
5月12日-13日,市轨道办组织人员应邀赴唐山拜访了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与该公司副总经理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详细听取了该公司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及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分类、特点、优势的介绍,参观了生产车间并试乘了中低速磁浮列车和清洁环保的氢燃料电池有轨电车。中低速磁浮列车是该公司与北控磁浮公司联合研发并拥有完全自主智慧财产权的拳头产品,目前正在研发的是第六代产品,具有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和线路适应性强,客运量大、噪音低、振动小,能为旅客提供平稳舒适的乘坐环境,建设费用基本与轻轨相当,后期运营维护费用预期较低等特点。今年年底即将开通的北京轻轨S1线将採用该公司的中低速磁浮列车。
邯郸市轨道办应邀赴重庆参加了新一代跨坐式单轨技术及套用论坛
5月19日,应重庆市发改委邀请参加了重庆市新一代跨坐式单轨技术及套用论坛,乘验了重庆跨坐式单轨,参观了重庆长客轨道车辆生产基地及施工现场。重庆市2004年建成了中国首条跨坐式单轨——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建成通车,2011年建成运营世界运营里程最长、运量最大、编组最长的单轨交通3号线。今年,重庆新一代跨坐式单轨亮相渝洽会,具有外观时尚,无人驾驶控制,配置紧急牵引功能,转弯半径更小等特点。
邯郸轨道交通1号线、4号线用地控制规划项目开始招标
7月25日,邯郸市招标投标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邯郸市政府网公布邯郸轨道交通1号线、4号线沿线用地控制规划项目的招标公告。
招标公告要求,以现状和预测数据为基础,根据上位规划、轨道交通规划及相关规划,分析邯郸轨道交通1号线、4号线沿线用地功能、开发强度、城市建设指引、综合交通协调衔接等,完成轨道交通沿线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
投标档案递交的截止时间为2016年08月25日9时30分。
根据邯郸市发改委网站今年2月公布的《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档案,邯郸近期建设规划初步方案拟实施2条市区线,分别为1号线和4号线。远期,邯郸市轨道交通线网由8条线组成。中心城区包含6条市区线,分别为1~6号线。都市区包含2条市域线,分别为R1和R2号线。轨道交通系统制式拟採用跨座式单轨。轨道线路将覆盖邯郸市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峰峰矿区、永年区、磁县、武安市等。
邯郸市召开会议研究《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编制
8月18日上午,邯郸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对《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编制,以及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市委书记高宏志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轨道交通对方便民众出行、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规划先行,早谋划、早準备,加快推进,争取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早日获批。要加强巨观研究,切实做好战略规划,科学规划轨道交通线网布局,使其既方便当前民众出行,又能满足未来城市发展需要。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邯郸实际,进一步最佳化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真正把轨道交通项目建成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经得起历史和民众的检验。
邯郸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将有三分之一为地下段
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包括2条线,分别为1号线和4号线,线路总长度50.984km,其中高架段36.509km,地下段14.475km,其中过渡段U型槽0.345km。 1号线涉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线网在临近重点保护区段均为地下线。
邯郸市轨道办应邀赴京参加中铁谘询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国中铁“中国单轨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单轨交通创新发展技术交流会
2016年9月6日,应中铁工程设计谘询集团有限公司邀请,市轨道办组织人员赴京参加了“中铁谘询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国中铁“中国单轨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单轨交通创新发展技术交流会”。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杜彦良、聂建国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仲建华等多名业内资深专家,全国近30个正在建设或筹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国开城市发展基金、北京交通大学、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等合作单位,总计186人参加了本次揭牌仪式以及单轨技术交流活动。
中铁谘询集团牵头搭建的“中国中铁中国单轨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平台,旨在更好的契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需求,不断推动中国单轨交通创新发展。平台包含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一是以中铁谘询集团和国开城市交通投资发展基金为依託单位,与相关机构、企业共建成立“单轨交通投资发展研究中心”;二是以中铁谘询集团为依託单位,与相关院所、企业共建成立“单轨交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聚各方力量共同致力于中国单轨交通的战略发展、技术创新和工程套用,为轻型跨座式单轨的推广套用奠定技术基础、产业化保障和强大的金融、建设力量。
单轨交通创新发展技术交流会上,杜彦良、聂建国、仲建华、雷慧锋和贺岁华等与会院士、专家分别从《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理念》、《桥樑与单轨交通结构的创新与实践》、《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单轨交通》、《单轨交通规划设计与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助推轻型单轨建设》方面做了专题报告,并与与会代表共同就单轨交通系统的适应性、科技创新、技术难点、发展趋势和方向等,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2016年12月26日上午,中铁隧道勘察设计院一分院张美琴院长一行,就城市轨道交通谘询设计事宜,专程来邯与市轨道办进行了对接。双方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座谈,中铁隧道勘察设计院随行专家通过PPT 形象地向轨道办工作人员讲解了捷运的系统构成,区间车站的形式分类、换乘方式以及施工工法等相关知识。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是以隧道及地下工程勘察设计为主业的国家甲级勘察设计企业,迄今,该院已承担了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苏州、乌鲁木齐、石家庄等国内30多个城市百余条捷运线路的勘察、设计任务。
邯郸跨座式单轨全景展示专题片二次中标公告
发布时间:2017-06-16
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办公室
邯郸城市轨道交通採用何种制式正在比较研究中
根据市委常委会意见,结合邯郸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现在《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完成了规划修编工作,并再次徵求了意见,需要再次提交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时,按照市政府要求,目前正在做全地上跨座式单轨高架方案与地下捷运制式方案比较研究,并製作跨座式单轨高架全景展示专题片,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我市城市轨道制式和敷设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修编内容包括:
1、邯郸中心城区至峰峰轻轨线(7号线),连线马头城区与峰峰城区,东西走向,起点成峰路站,经成峰路至峰峰城区,终点峰峰站,线路长度19.7km,共设车站7座。
2、邯郸中心城区至肥乡区5号线,东西走行,线路自浴新大街渚河路口起,经由渚河路、雪驰东路、G309至肥乡区,终点为规划G309外绕线和规划九鼎街交叉口,靠近肥乡镇中心校高庄国小,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肥乡与中心城区的联繫;3号线预留了连线邯郸中心城区和肥乡区的通道,东西走行,起点新区经九街站,经由联纺东路向东,由规划九鼎街向南与5号线在肥乡区交汇。
3、邯郸中心城区至永年区2号线贯穿中心城区,连线永年、城北黄粱梦组团、老城区和马头城区;南北走向,起点为永年站,经中华北大街、中华大街南行,终点城峰路站。线路长度34.7km,设车站22座。同时4号线和6号线也预留了通往永年区的通道。
8月23日,市委书记高宏志带队赴重庆、长沙分别考察跨座式单轨交通及磁浮交通产业发展情况。市领导曲斌、武金良,区领导王现坤、李文凯陪同考察。
在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公司,考察团一行参观了新型跨坐式单轨列车生产车间,并试乘了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客流最大的重庆单轨交通3号线。期间,考察团与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就邯郸市轨道交通项目推进事宜进行了座谈交流。
在长沙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高宏志一行试乘体验了磁浮列车,并参观考察了磁浮车辆、轨道、道岔导设备,中国铁建重工集团盾构机生产线、凿岩台车生产线等生产线,并与企业负责人就开展合作交流进行深入对接,希望能寻求产业合作,最佳化产业结构,发展邯郸轨道交通项目。
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技术审查前公示
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经过不断最佳化、修编,目前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拟近期报省住建厅进行技术审查。依据住建部《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的通知》(建城〔2014〕169号)和《邯郸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式规定》,为落实城乡规划的民主决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体制,增加规划的公开性、透明性,确保规划方案更加科学、规範,现对规划方案进行公示。
一、线网方案
邯郸市线网规划(远景)总计6条线,总长212.8km,共设车站139座。
1号线,东北-西南走向。线路自高开区起,贯穿中心城区后,向西南经机场、冀南新区至峰峰矿区。主要沿邯临路、毛遂大街、联纺路、陵西大街、和平路、浴新大街、南通路、高科西路、邯马大街、成峰路敷设,线路长度53km,车站32座。
2号线,南北向贯穿中心城区。线路北起永年,纵穿中心城区,南至马头南部职教城,主要沿中华大街敷设,线路长度38.7km,车站24座。
3号线,东西向贯穿中心城区。线路西起武安,东至东区新城东大街。主要沿邯武快速路、人民路、秦皇大街、丛台路、毛遂大街、人民东路敷设,线路全长42.1km,车站24座。
4号线,主要为南北走向。线路北起苏里,纵穿中心城区,南至南通路后折向西,终点为南通路—浴新大街交叉口。主要沿滏东大街、南通路敷设,线路长度19.4km,车站17座。
5号线,东西走向,线路西起渚河路—浴新大街交叉口,横穿中心城区南部,东至肥乡。主要沿渚河路、雪驰路、G309敷设,线路长度27.3km,车站17座。
6号线,呈半环形。线路西起北湖,主要沿输元河南路、苏里纬七路、苏里经五街、美的路、赵王大街、南环路敷设,终至南环路-浴新大街交叉口赵王酒业处,线路长度32.3km,车站25座。
二、建设时序
近期(2020年)拟建设1号线一期工程(新城东大街站~创业大道站)和4号线全线,合计长度58.8km,设站45座。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新城东大街站~创业大道站)长度39.4km,设站28座。4号线全长19.4km,设站17座。
远期(2035年)拟建设1号线二期工程(创业大道站~峰峰)、2号线一期工程(梦湖北~职教城)和3号线,合计长度85.2km,设站49座。
远景(2050年)拟建设2号线二期工程(永年~梦湖北)、5号线
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批覆
原则同意《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原则同意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6条线路,总长213.3km,共设车站137座。近期实施“一横+一纵”两条线,形成中心城区的十字骨架线网。即1号线一期工程和4号线全线,合计长度59.3km,设车站45座。同意规划确定的轨道交通发展目标、轨道路由、建设规模和控制要求。遵照《规划》抓紧开展轨道交通建设的上报审批。
我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式论证评审会在北京召开
专家组认为,《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系统制式研究报告》对车辆制式的比选原则和方法是合理的。基于邯郸市近期建设的1号线一期和4号线採用高架敷设方式,推荐套用跨座式单轨车辆制式是可行的,修改完善后可作为近期建设规划的支撑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