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由美国索尼电影娱乐公司发行,由李安执导,乔·阿尔文、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克里斯·塔克、加内特·赫德兰联合主演剧情片。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根据本·芳汀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士兵比利·林恩与战友战胜归来并被誉为美国英雄,在一场橄榄球公开赛的中场表演过程中,揭露这群士兵在战场上真实经历的故事。
该片于2016年11月11日以120帧、60帧、24帧、3D规格在中国上映。
基本介绍
- 导演:李安
- 编剧:让-克里斯托弗·卡斯特里
- 主演:乔·阿尔文,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克里斯·塔克,加内特·赫德兰,范·迪塞尔,史蒂夫·马丁,麦肯兹·利
- 製片人:马克·普莱特
- 出品公司:博纳影业集团(中国)
- 中文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 外文名: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 其它译名:半场无战事
- 发行公司:索尼电影娱乐公司(美国)
- 製片地区:美国、英国、中国
- 拍摄日期:2015年4月
- 类型:剧情、战斗
- 片长:110分钟
- 上映时间:2016年11月11日(中国)
- 对白语言:英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2513074
- 原着:本·方丹
剧情简介
19岁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乔·阿尔文饰),他在加入美军步兵部队后,被派往伊拉克战场,与其他七名的突击小队成员,在伊拉克与当地反对武装进行了3分43秒的激战,他和战友们在一次交火中大难不死、逃过一劫。机缘巧合成为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比利·林恩与战友一起被召回美国进行巡迴宣传,被邀请参加一场感恩节橄榄球公开赛中场表演的过程中,比利·林恩经历了人生中最荣耀又最糟糕的一天,但比利的内心却充满了抑郁和挣扎,战争场景更成为了他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伤痛。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备注 |
---|---|---|---|
比利·林恩 | 乔·阿尔文 | 边江 | ---- |
凯瑟琳·林恩 |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 杨晨 | ---- |
阿尔伯特 | 克里斯·塔克 | 杨默 | ---- |
上士大卫·戴姆 | 加内特·赫德兰 | 范哲琛 | ---- |
蘑菇 | 范·迪塞尔 | 陆揆 | ---- |
诺姆·欧格斯比 | 史蒂夫·马丁 | 李智伟 | ---- |
菲姗 | 麦肯兹·利 | 张艾 | ---- |
克拉克 | 博·纳普 | 张磊 | 专业下士罗伯特·厄尔·寇克 |
阿福 | 李淳 | 路知行 | 技术兵希欧多尔·杨 |
芒果 | 阿图罗·卡斯楚 | 赵毅 | 技术兵马切利诺·蒙托亚 |
二等兵罗迪斯·贝克维斯 | 亚斯特罗 | 凌振赫 | ---- |
乔什 | 本·普拉特 | 金永钢 | ---- |
二等兵肯尼斯·塞克斯 | 巴尼·哈里斯 | 张震 | ---- |
比利父亲 | 布鲁斯·迈克金农 | ---- | ---- |
韦恩·菲斯特 | 蒂姆·布雷克·尼尔森 | 张伟 | ---- |
Grateful / Anxious American | 瑞奇·缪斯 | ---- | ---- |
麦少校 | Allen Daniel | 杨默 | ---- |
Roadie Foreman | 克里斯托弗·马修·库克 | ---- | ---- |
酒保赫克托 | 兰迪·冈萨雷斯 | 赵震 | ---- |
Grateful / Anxious American | Bo Mitchell | ---- | ---- |
中士安东尼奥·霍利迪 | 伊斯梅尔·克鲁兹·科多瓦 | 敖磊 | ---- |
崔维斯 | Matthew Barnes | 金永钢 | ---- |
特维斯女友 | Kristin Erickson | 毛毛头 | ---- |
舞台总监督 | Genevieve Adams | 杨默 | ---- |
Patty Lynn | Laura Lundy Wheale | 张艾 | ---- |
保镖 | Matthew Brady | 汤水雨 | ---- |
崔维斯朋友 | Brad Mills | 赵震 | ---- |
翻译 | Fajer Al-Kaisi | 赵震 | ---- |
赛场管理员 | David Ramsey | 张遥函 | ---- |
新闻主播 | onathan Yaskoff | 李龙滨 | ---- |
疯狂冬粉 | Jay Peterson | 张遥函 | ---- |
比利母亲 | Deirdre Lovejoy | 廖菁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原着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剪辑 | 选角导演 | 配音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造型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录音 | 布景师 |
---|---|---|---|---|---|---|---|---|---|---|---|---|---|---|---|
Brian Bell Simon Cornwell Stephen Cornwell 马克·普莱特 汤姆·罗斯曼 Rhodri Thomas 李安 Frank Murray | 本·方丹 | 李安 | Alina Gatti Eric Richard Lasko Richard Styles Hamid Ait Timaghrit Mouhssine El Badaoui Robert S. Hoffman Spencer Jarvis Scott Koche Courtni Mills Townson Wells Stephen W. Moore Robin Rk Kempf Rob Burgess | 让-克里斯托弗·卡斯特里 Castelli | 约翰·托尔 | 蒂姆·史奎尔 | Shay Griffin 艾薇·考夫曼 Salah Benchegra | 廖菁、张伟 | 马克·弗瑞德伯格 | Kim Jennings Thomas Minton Aziz Rafiq 格莱古瑞·S·琥珀 | Luisa Abel Germicka Barclay Mia Collie Roxy D'Alonzo Kimberly Felix Hagen Linss Donna Martin Ashley McGuire Jennifer Nieman Valerie Patterson Duane Saylor Aida Scuffle Kelvin R. Trahan Jay Wejebe Robert Wilson Kentaro Yano Sandye Kaye Maurice Beaman | 约瑟夫·G·奥利西 | Mark O. Forker | Ian Bender Aaron Byrnes Marko A. Costanzo Chris Giles Mark Goodermote Kenton Jakub Drew Kunin Alexander Lowe Jason Stasium Chris Navarro Grant Elder Duncan McRae Roland Vajs | Elizabeth Keenan |
演职员表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比利·林恩演员:乔·阿尔文配音:边江美国德州士兵,19岁入伍参加伊拉克战斗,在一次交火中他大难不死,意外与战友成为大众的关注焦点,被召回美国参加巡迴宣传。最后重回战场,其中经历了複杂波折的心理转变过程,他对人生和命运也产生了很多终极思考。
- 凯瑟琳·林恩演员:克里斯汀·斯图尔特配音:杨晨比利的姐姐,一直背负着内心的愧疚,就是弟弟在伊拉克战场上的命运,弟弟当初的参军是因为她。她是离比利最近的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比利的内心变化。比利回到美国的时候,她真情地希望弟弟不要再回战场。
- 阿尔伯特演员:克里斯·塔克配音:杨默好莱坞电影製片人,是野心勃勃的投资人,试图将伊拉克战争归来的比利的传奇经历拍成电影。他真心喜爱并且尊重B班弟兄,也希望通过比利可以将B班的伟大故事搬上大银幕。
- 戴姆演员:加内特·赫德兰配音:范哲堔B班班长,他是兄弟们的大哥、导师、领导、他们的模範以及理性的代表。当比利在两难抉择的内心时,他希望比利回战场。
- 施洛姆(蘑菇)演员:范·迪塞尔配音:陆揆一名职业军人,一个受人尊敬且敬畏的人物,同时又充满灵性与哲学性。他已经待在战场上比任何人都还久,对战争经验有着截然不同的一套领悟,用宗教观念教化比利如何看到战争与生死,也触动了比利内心的波澜起伏。
- 诺姆演员:史蒂夫·马丁配音:李志伟橄榄球队老闆,是一位精明商人,对他来说利益最大化就成为了他追求的目标,一旦没有利益价值,就会立刻转移目标。
- 菲姗演员:麦肯兹·利配音:张艾拉拉队队长,虽然矫情且自欺,但内心有着强大的思想,在新闻发布会上和比利·林恩一见钟情,她的思想坚毅,成功感染了林恩,是扭转林恩思想的重要形象。
角色演员介绍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 导演李安因为常出国拍戏,很少有机会跟儿子见面,为了想多见儿子几面,所以才找李淳出演影片里的角色。
- 演员乔·阿尔文为了出演美国士兵而练出一口纯正的德州口音。
- 因为採用高规格技术拍摄,为了力求真实,大部分演员素颜出镜,剧组的化妆师也都替换成了营养师,为了好气色所有演员都要食补。
- 李安要求演员不能化妆,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在拍片前美容师为她进行三个月的保养疗程,严格执行美容师开出的饮食计画。
幕后製作
前期準备
影片在正式拍摄之前,B队整组成员便已一起参加为期两周的密集军事训练,从踏步、口号、体能训练到枪枝操作、作战队形训练等无一不备。更请来五位来自美国海军的海豹部队、陆军特种部队的教官来训练他们。为了能完全进入电影里出入枪林弹雨的战士角色,B队成员在受训期间还要接受全天候24小时的军事化管理。包括一起睡在上下铺的军人宿舍,早上6点便开始训练,直到下午4点。餐食方面,演员们也没有丝毫优待,训练时三餐都吃一样的东西。
拍摄帧率
全片以每秒120格、4K解析度、3D立体效果的拍摄,採用科技和艺术形式来展现,包括将使用索尼最新型的F65摄影机,用120帧每秒的超高帧率进行4K下的3D电影拍摄。4k拍摄比常规2k电影清晰八倍,所谓4K电影,指的就是数字拍摄和放映中的画面解析度:1.3K解析度为1280×1024,共131万像素;2K解析度为2048×1080,共221万像素;4K解析度为4096×2160,共885万像素。
后期製作
影片为了适应市场,导演李安在后期製作多个版本,包括3D/4K/120帧、3D/2K/120帧、3D/2K/60帧、3D/2K/24帧等不同规格,每个版本都是重新创作,用了三个月来调整不同版本,对于每个版本的观感,不同版本有不同版本的魅力。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所能看到的24帧/2K/3D版本,因为是用120帧拍的,用24帧每秒来放,也是普通24帧电影信息量的5倍。
製作发行
前期宣传
2016年10月14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纽约国际电影节举行了全球首映礼,电影首次採用以120帧/4K/3D规格进行放映。11月2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正式展开亚洲巡迴宣传行程,以台湾作为亚洲巡迴宣传的首站,导演李安,演员乔·阿尔文、李淳亮相台北车站首映会。11月6日,导演李安携主演乔·阿尔文、李淳在北京举行首映发布会。11月8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上海举行首映发布会。11月9日,李安及主创一行来到中国巡迴宣传最后一站香港,出席首映发布会。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中国大陆 | 2016年11月11日 | 中国台湾 | 2016年11月11日 |
美国 | 2016年11月18日 | 高棉 | 2016年11月9日 |
义大利 | 2016年11月10日 | 墨西哥 | 2016年11月10日 |
新加坡 | 2016年11月10日 | 俄罗斯 | 2016年11月10日 |
丹麦 | 2016年11月10日 | 巴西 | 2016年11月10日 |
阿根廷 | 2016年11月10日 | 德国 | 2016年11月10日 |
哥伦比亚 | 2016年11月10日 | 波兰 | 2016年11月11日 |
爱尔兰 | 2016年11月11日 | 挪威 | 2016年11月11日 |
英国 | 2016年11月11日 | 荷兰 | 2016年11月24日 |
法国 | 2017年1月25日 | 德国 | 2017年1月26日 |
俄罗斯 | 2017年2月2日 | 哈萨克斯坦 | 2017年2月2日 |
义大利 | 2017年2月2日 | 瑞典 | 2017年2月3日 |
土耳其 | 2017年2月17日 | 瑞典 | 2017年3月3日 |
票房信息
影片于2016年11月1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首日票房为2600万人民币,首周三天票房超过8000万人民币,单日票房排行榜的亚军位置。截至11月20日,影片在中国内地累计票房为1.35亿人民币。
影片评价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一个非常文艺片手法的心理剧,平行剪辑随林恩对现场的反应走,不知道下一场戏是什幺,你也不知道下一场戏主人公在何方,而这就是李安所擅长的。所以说,与技术相对而言,观众看到的仍是以前那个热衷于细节的李安。每个插叙的画面都有细节做串联,电影里,中场演出进行时,这群面临过生死存亡的人走出舞台,烟雾喷出,士兵们被吓得惊慌失措。而画面也会切到战场上硝烟四起。还有林恩独自站在真命天女组合后面,前面是万众快乐,而身后是战场上生死离别的悲伤。
英雄的归处只有战场。他们不再属于和平。电影里除了士兵们之外,所有人物几乎都在消解英雄这个词语。电影经纪人、球场管理者、到林恩的姐姐、再到拉拉队的女孩,他们眼中的林恩打从一开始就不是与自己在同一个世界的,所以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一切感情只能结束于现实世界。电影延续了李安一贯的善意与不安,最后还是悲情满满。真理或谎言,都无法概括这个世界,残酷与温暖并存,关怀与孤独同在。(腾讯娱乐评)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原着小说是通过一个19岁男孩的眼睛看周遭的世界,描写他的想法和感受。在导演的120帧4K 3D的镜头里,感同身受得到了最大化地体现。导演用了不少人物的主观视角,在电影里两个大场面,球赛中场表演和伊拉克战场上,这种用120帧4K 3D拍成的主观镜头一下子让观众成为了比利·林恩。甚至有的观众认为诟病120帧因为过于清晰,呈现在大银幕上反而会造成不真实感。但事实,无论是锣鼓喧天的球赛中场还是枪林弹雨的伊拉克战场,虽然都是真实发生的现实,却又超出了日常生活景象,用来呈现比利·林恩的视角,简直是锦上添花。
作为观者,120帧3D再清晰,也不是虚拟现实技术,它并没有颠覆人们的观影习惯,导演仍然要靠巧妙地运用镜头语言讲故事,用技术添彩,而不是通过这种技术强迫观众靠近人物,理解人物。在观影过程中,完全没有强迫被带入故事的感觉,看着看着,甚至都忘记了自己戴着眼镜,看的是3D电影,完全被故事吸引,体会着比利·林恩的困惑、挣扎和他压抑的情感。倒是电影结束后,片中好几个场景会始终盘踞脑海,久久不能忘。也许,120帧带来的,是过目不忘的体验。(1905网评)
影片的技术革新影响的不仅仅是画面,导演显然认为在新的技术表现力下演员的表演方式也需要突破性的革命。最明显的演员经常直视摄影机表演,这在传统的电影理论中是一种突破第四面墙的大胆做法,使用的时候应该慎之又慎。有节制的使用,可以理解为镜头代表的是角色的第一视角,增强观众的代入感,但电影毕竟不是VR不是第一人称设计游戏,观众还是更习惯于躲在第四面墙之后的安全感,更何况影片的主视点还不是仅仅锁定在主角一人身上,各种路人都有可能成为摄影机的第一人称视点,视角各种转换反而让人很不习惯。
当然,李安的拥趸还是以文艺青年电影迷为主,观众也不会要求他的电影有爆米花影片的视觉轰炸频率。但在故事上,该片确实太缺乏惊喜,试图用不断的闪回来讲述一个原本平庸缺乏亮点的故事。而且连李安导演最擅长的人物刻画这次也掉了链子,大部分台词呆板浅薄,儘管各位新老戏骨,也没有办法挽救平淡的影片核心。(搜狐娱乐评)
影片在剧情上颇有可取之处,但运用在影片上的技术却并不成功。这部影片展现出他对于镜头语言新可能性持之以恆的探索和追求,和《断背山》一样,这部影片是对于那些被疏远的美国人一次朴素的描述。不过《比利-林恩》和李安以往的作品一样缺乏靠谱的剧本,有着很好的主题,但却配上粗俗陈腐的对白和虚假的南方口音。
影片在高帧率上的尝试更多是满足了技术上的好奇心,而不能说是一次成熟的创新。最后的那场战争戏里,比利回忆起他与敌人交火的细节,以近乎纪录片的风格捕捉了这场战斗里每一个血淋淋的细节。中场表演那场戏则可以拍成一部独立的短片,这场戏在天命真女装腔作势的表演和比利的局促不安之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IndieWire》评)
影片在高帧率上的尝试更多是满足了技术上的好奇心,而不能说是一次成熟的创新。最后的那场战争戏里,比利回忆起他与敌人交火的细节,以近乎纪录片的风格捕捉了这场战斗里每一个血淋淋的细节。中场表演那场戏则可以拍成一部独立的短片,这场戏在天命真女装腔作势的表演和比利的局促不安之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IndieWire》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