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等,对中国人文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套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定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语言文学
- 分类:语言和文学
- 地位: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
- 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套用语言学等
语言学与套用语言学
语言学与套用语言学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係和内在规律。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套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套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套用性交叉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学等,实用性更强。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套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方向
理论语言学、套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课程设定
汉语语言学史、语言学概论、语言变异研究、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学史、语言统计学、汉语方言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语法专题研究、修辞专题研究、语体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就业前景
多在高校、科研单位、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新闻出版机构以及中学、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研究、培训等工作。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为语言类的传统学科,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大方向。它包括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现代汉字学、汉语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等一系列学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徵和现实状况。现代汉语侧重于研究现代国语和方言,与语言学及套用语言学联繫紧密;古代汉语侧重研究古文字(甲骨文、金文、隶书等)、古音韵、训诂、辞彙等,与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和古代文学关係密切。
研究方向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方言、汉语史、写作、汉语辞彙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辞彙语法、汉语语音学、汉语发展史、汉字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
课程设定
古代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史、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汉语修辞学、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语法学、中国语言学史、汉语史料学、方言专题研究、辞彙学专题研究等。
就业前景
一般就职于高等院校、国家文化出版部门、中学、对外汉语培训机构等。
文艺学
文艺学也叫文学学,是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给文学实践以指导的学科。文艺学研究範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史等,当今的研究者还将视角转向了新兴的、颇具活力的文化研究方面。该专业与哲学联繫紧密,理论性、思辨性较强。
研究方向
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与文化、中国古代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课程设定
文艺学的方法与体系、西方古典美学、西方现当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史专题研究、文艺心理学、文艺学方法论、马列文论文艺思潮研究、形式美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理论、中国诗学研究、当代人类学美学、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等。
就业前景
多进入文化机构、新闻媒体单位,从事文学评论、编辑、宣传策划等工作。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很“年轻”,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个专业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与整理,如文学作品总集、历代作家别集的校点、笺注、辑佚、编着,作家、作品基本史料的整理研究,撰写作家传记、文学活动编年、作品系年以及写作本事、流派演变的记述与考证等。
研究方向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学文献、唐宋文学文献、元明清文学文献等。
课程设定
古籍校释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整理实践、古代专书研究、中国目录学史、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等。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係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
研究方向
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
课程设定
校雠学、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杜诗研究、先秦两汉文学史、六朝诗歌流变、唐代文学研究、宋代文学研究、元明清小说史、近代文学研究、近代学者治学方法、中国戏剧史、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就业前景
“国学热”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重新焕发活力,此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等方面的工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繫,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
课程设定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作家论、中国现代文学论争、现代台港文学史、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文学经典导读、当代文学通论、当代各体文学专题,文学批评理论,民间文学,美学概论等。
就业前景
一般就职于企业、企业编辑,高等院校教师、文化单位秘书、新闻出版机构等。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複合型的学科。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
研究方向
中外文学关係、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欧美文学、亚非文学、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文学人类学、比较诗学、国外中国学等。
课程设定
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导论、西方文艺理论专题研究、中外文学关係研究、西方文学专题研究、外国文学原着、中西比较诗学、中日文学研究、比较美学、比较文艺学、欧美文学史、西方文艺理论、英美文学原着、亚非文学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西美学比较研究、中外现代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等。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系统知识,能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和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学创作、新闻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主要学习有关民族的语言、文献,了解相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并接受从事专业工作所需业务能力的训练。该专业地域性较强,仅有少数高校开设。
研究方向
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关係史、中国少数民族族别史、藏族语言文学研究、维吾尔语研究与套用、文献翻译研究等。
课程设定
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有关民族语言史、有关民族文学史、有关民族现代语言、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有关民族历史等。
就业前景
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
重点学科名单
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高校:
北京大学 |
北京师範大学 |
复旦大学 |
南京大学 |
四川大学 |
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的高校(不含已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高校):
语言学及套用语言学 | 北京语言大学 |
汉语言文字学 | 安徽大学,华中师範大学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浙江大学 |
中国古代文学 | 首都师範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範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範大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南京师範大学,福建师範大学,山东师範大学,武汉大学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上海师範大学 |
学科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54所,本次有44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总计85所。 注:以下相同得分按学校代码顺序排列。
学校代码及名称 |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
10001 北京大学 | 94 |
10027 北京师範大学 | 91 |
10246 复旦大学 | |
10284 南京大学 | 88 |
10422 山东大学 | 86 |
10511 华中师範大学 | |
10269 华东师範大学 | 84 |
10335 浙江大学 | |
10558 中山大学 | |
10055 南开大学 | 83 |
10486 武汉大学 | |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 81 |
10028 首都师範大学 | |
10319 南京师範大学 | |
10183 吉林大学 | 78 |
10270 上海师範大学 | |
10285 苏州大学 | |
10559 暨南大学 | |
10718 陕西师範大学 | |
10003 清华大学 | 76 |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 |
10200 东北师範大学 | 75 |
10384 厦门大学 | |
10445 山东师範大学 | |
10635 西南大学 | |
10126 内蒙古大学 | 74 |
10212 黑龙江大学 | |
10475 河南大学 | |
10574 华南师範大学 | |
10697 西北大学 | |
11117 扬州大学 | |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 72 |
10065 天津师範大学 | |
10075 河北大学 | |
10140 辽宁大学 | |
10231 哈尔滨师範大学 | |
10280 上海大学 | |
10320 江苏师範大学 | |
10357 安徽大学 | |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 |
10636 四川师範大学 | |
10730 兰州大学 | |
10736 西北师範大学 | |
10755 新疆大学 | |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 70 |
10108 山西大学 | |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 |
10459 郑州大学 | |
10512 湖北大学 | |
10742 西北民族大学 | |
10165 辽宁师範大学 | 68 |
10166 瀋阳师範大学 | |
10247 同济大学 | |
10346 杭州师範大学 | |
10513 湖北师範学院 | |
10637 重庆师範大学 | |
10638 西华师範大学 | |
10681 云南师範大学 | |
11065 青岛大学 | |
11078 广州大学 | |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 66 |
10068 天津外国语大学 | |
10136 内蒙古民族大学 | |
10184 延边大学 | |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 |
10295 江南大学 | |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 |
10451 鲁东大学 | |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 |
10589 海南大学 | |
10650 四川外语学院 | |
11075 三峡大学 | |
11646 宁波大学 | |
10167 渤海大学 | 65 |
10351 温州大学 | |
10418 赣南师範学院 | |
10694 西藏大学 | |
10724 西安外国语大学 | |
11258 大连大学 | |
11407 北方民族大学 | |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 64 |
10517 湖北民族学院 | |
11482 浙江财经学院 | |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
相关新闻
2018年3月,教育部网站发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下达2017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17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显示,部分院校学位授权点评估结果为“限期整改”。
根据《通知》,评估结果为“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自发文之日起进行为期2年的整改,2018年招生工作结束后暂停招生。整改结束后接受複评,複评结果为“合格”的恢复招生,複评结果达不到“合格”的撤销学位授权。限期整改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其同一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继续行使硕士学位授权并招收硕士研究生。
被评为“限期整改”的学位点如下: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广西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海南师範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西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太原师範学院-中国语言文学、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重庆三峡学院-中国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