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乐探索宇宙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快乐探索宇宙
- 馆藏地点: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
- 所属年代:近现代
- 所属博物馆:北京天文馆
- 所属地区:北京
展览概述
在内容上,“快乐探索宇宙”展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方式,动态地、立体地、系统地展示从地球到宇宙、从地面观测到空间观测、从宇宙大爆炸到宇宙演化等各种天文知识。在形式上,充分考虑建筑本身强烈的个性和现代感,採用与建筑相协调的全新展示形式,最大限度地追求总体展示效果,将展览融入建筑当中,使整个场馆具备了强烈的整体感。在展示技术上,运用了各种先进展示设备和技术,从而在抽象的围合空间内营造出了遨游太空、探索天文奥秘的氛围。使得观众能够轻鬆地参与互动,在娱乐中了解丰富的天文知识。
平面图

考虑到不同的参观者、不同的观众需求。“快乐探索宇宙”展览将展示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表面展示;深层次的展示;最新天象信息、天文发现、宇宙未解之谜等。 “快乐探索宇宙”展览共包含了:体验月球、穿越水金地、火星风光、小天体世界、木星之旅、土星奇观、探寻天海冥、望星空、太空小影院、宇宙的尺度、天文未解之谜、宇宙的历史、游戏探秘区共13个展区。
展区介绍
体验月球
在几分形似月牙的展示空间内外,为观众提供了一处富于幻想色彩的展示舞台。在这里,月亮为我们讲述她美丽的故事。
登入月球
月球表面起伏很大,和地球一样,也有海、陆、湖、湾之分,只是这里的海、湖和湾中并没有水。在月球正面有一些暗色的区域,被天文学家称之为月海,现已发现月海有20几个,约占月球正面的一半。月球表面高出月海的地区是月陆,月陆一般要高出月海2000~3000米。在月海中,伸向月陆的部分,称为湾;小的月海称为湖。月球的表面到处都覆盖着厚层的岩屑和玻璃质物质,被称之为月壤。月球上的第一个人类脚印是由美国太空人阿姆斯特朗于美国东部夏令时间1969年7月20日下午留下的。
体验月球

观看影片 试驾月球车
月球车是在月球表面行驶并对月球考察和收集分析样品的专用车辆。分为两种类型:无人驾驶月球车——由轮式底盘和仪器舱组成,用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联合供电,这类月球车的行驶是靠地面遥控指令;有人驾驶月球车——这是由太空人驾驶在月面上行走的车,主要用于扩大太空人的活动範围,以便更大範围地考察月面,并可随时存放太空人採集的岩石和土壤标本。这辆月球车模型所表现的是后者。在影片结束后可以试驾月球车。
月球模型
直径为760毫米,比例为1:4600000。月球模型表面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标注了近2000个月球地理信息名称,用不同的标记符号标明了月球环形山、月海、月湖、月沼、月溪、以及阿波罗登月点等信息,其中用红色字型标注了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月球环形山。月球模型外侧两端装有轴承,可用手转动观看其表面的图案,由于球体是镶嵌于墙体内部的,在转动时应注意球体与墙洞之间的缝隙,小心夹手。儿童应在家长的陪护下参观。
穿越水金地
旋转的运动形态,体现着宇宙物质生成的特徵,在这个奇特的空间里,观众可以在行进中领略水星、金星、地球的知识影片。并将看到三颗行星的模型。
穿越水金地

水星模型
直径为153毫米,比例为1:31900000,主要根据水手10号飞船探测资料,通过数据转化和程式设计将水星表面的平面图形转化为球面图形,製成水星模型,由于目前没有对水星的另一面进行探测,模型的两面都再现了水星正面的地貌特徵。水星模型表面经过相关水晶处理,光滑通透,参观者可从不同的角度、近距离观看水星的地形地貌。
金星模型
直径为380毫米,比例为1:31900000,主要根据麦哲伦飞船雷达探测资料,通过数据转化和程式设计将金星表面的平面图形转化为球面图形,製成金星模型,真实地再现了金星的地貌特徵。金星模型表面经过相关水晶处理,光滑通透,参观者可从不同的角度、近距离观看金星的地形地貌。
模型

地球模型
直径为400毫米,比例为1:31900000,主要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有关空间摄影资料製作,再现了地球的陆地、海洋颜色等信息。由于70%以上的地球表面为水所覆盖,所以在地球模型表面大多数区域呈现蓝色。参观者可从不同的角度、近距离观看地球上呈现的各种地貌特徵。
火星风光
一个类似雕塑的半球形,把有关火星的故事囊括其中,透过一个个旋窗,您可以观赏到奇幻、神秘的火星风光,随幻想一起在火星上遨游。在这里,您不仅能观看到一部关于火星的知识影片,还能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去了解火星的一些知识。
火星风光

小天体世界
小天体世界将讲述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相关天文知识。小行星数量庞大,迄今为止获得永久编号的小行星有十二万多颗,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中。小行星主要分布在火星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而太阳系的其他一些地方也分布的有小行星。作为太阳系里的髒雪球——彗星,它们在接近太阳时将呈现出美丽的形态。流星是深受大家的喜爱,它常常划过长空,一瞬即逝。流星其实是一种燃烧现
象,是小行星、彗星等天体及其碎片落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燃烧的结果。燃烧出现流星现象的物体我们成为流星体,如果流星体在空气中没有燃烧完,就将降落到地面上,成为陨石、陨冰,而这样的降落将给在地球上造成大大小小的各种陨石坑,大家看到的这几幅陨石坑图片就是在这样的降落时产生的。此外,在小天体区,大家将有机会近距离的观察各种珍贵的陨石,看看这些天外来客的真面目。其中更有极具历史意义的,来自月亮的珍品:
小天体世界

来看月亮石
在1970年大阪世博会上,最受观众欢迎的展品之一是美国馆展出阿波罗11号太空人带回的“月亮石”。1969年7月21日,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面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串足迹,同时取回月亮岩石样品。有机会目睹“月亮石”,令当时参观者激动不已,不惜排队5个小时一睹芳容。
实际上中国也有月亮石。1978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时,代表卡特总统向华国锋主席赠送了一块月岩样品,仅重1克。欧阳自远院士及其研究人员拿走0.5克,进行科学研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并确定这1克月亮石是月海玄武岩样品,是1972年“阿波罗17号”,也是最后一批登月太空人採集回的,令美国人叹服不已。利用研究成果,科学家们还製造出模拟月壤,与月壤具有相似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相似的颗粒粒度、机械强度、孔隙度、密度和电学性质等物理特性,是月壤的地球化学複製品,也是开展月球探测、开发利用月球资源乃至建立月球基地相关研究所必需的。
另外0.5克月亮石在哪里呢?实际上,它就在北京天文馆B馆一层的小天体展区内,静静地等待您的参观。
木星之旅
在这个巨型的双曲面空间里,您可以尽情感受太阳系行星中的巨人——木星及其卫星的美丽与神奇,她们的故事正在这里上演。
木星之旅

空间内表演的是探索木星4颗最主要卫星的故事,它们是木卫一至木卫四,由于这4颗卫星都是义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发现的,所以也叫伽利略卫星。
木星之旅

土星奇观
土星的故事是在这个神秘的,仿佛是由巨大吸引力所形成的空间中展示开来。在梦幻般的氛围中,您仿佛置身于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土星世界。
土星奇观

剧场中央设定一台雷射投影设备向上投射雷射柱,营造神秘效果。
探巡天海冥
巨大、崇高的抽象形态,传达给人们的是来自宇宙的广博与震撼,在这高耸

恢宏的空间里,您可以尽情地享受探巡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的乐趣。在新的行星定义中,冥王星成为了一颗矮行星。作为矮行星的代表,我们在这里对它进行了介绍。

望星空
天文台抽象造型,具有较强的观测寓意。
蕴藏着无穷奥秘的、深邃而美丽的星空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激励着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天文学每次重大成就的出现,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天文观测手段的提高与更新。从1609年伽利略首先把口径只有几公分的光学望远镜指向太空,到目前发展到口径10米以上的大望远镜;从20世纪30年代发现雷达天线能接收天体的电波,到现在几百米口径的巨型射电望远镜的套用;从50年代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到现在各种波段、不同观测目标的空间望远镜的使用,这些都为天文学的飞速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天文观测仪器的先进程度决定了该学科的发展速度。天文观测是打开神奇宇宙大门的“金钥匙”,而天文望远镜就是天文学家的眼睛。通过该展区的介绍,观众朋友们可以对天文望远镜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和认识。这里有各种望远镜解剖模型及相关介绍: 双筒望远镜、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折反射望远镜。
认星座

认星座
这个模拟天空的穹顶,镶嵌了全天88个星座中的一些主要星座,即北天星座21个和南天星座23个。星座主要亮星之间用蓝色的发光线连线,便于观众识别和记忆星座。除了星座的主要亮星外,还镶嵌了许多亮度不等、位置随意的小星星(这些小星并不代表它的真实位置,只是示意繁星满天)。
在穹顶的正下方设有一个操作台,上面有星座按钮。无人按动星座按钮时,自动讲解星座,在此过程中,如按下某个星座按钮,自动讲解停止,开始讲解所按下的星座,此时按动其他按钮无效。
讲解中提到某星座的最佳观测时间是指:在北京地区晚上8点到10点之间,该星座位于上中天附近的月份。
宇宙的尺度
宇宙空间有上千亿个星系,每个星系又由众多的、不同种类的恆星、星云及星际物质组成,其中的一些恆星,例如我们的太阳,还带有自己的行星和卫星,宇宙中的各种天体组成了等级不同的天体系统。
宇宙的尺度

宇宙到底有多大?星系又是什幺样子的?恆星为什幺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是什幺样子的?通过这面巨幅天文壁画,您将了解整个宇宙的层次结构,体验宇宙的奇妙与广博。
太空小影院和宇宙未解之谜剧场
利用影片的形式,向大家介绍天文知识。同时,这里也作为休息区供观众在此休息。
太空小影院


宇宙的历史
人类身处的宇宙是怎幺开始的,有没有尽头,宇宙万物从何而来?自古至今,人类都在不断地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今天,虽然还有很多谜团尚未揭开,但是人们对宇宙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这幅巨型天文壁画,我们将向大家展示宇宙从过去到现在的演化场景。
宇宙的历史

游戏探秘区
这里是学习与娱乐、知识与游戏相结合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在游戏的同时,关于天文、关于宇宙的许多东西都会不知不觉的钻入你的脑袋里。《天文连连看》会告诉你许多关于天文历史、天文人物的故事;《天文找彆扭》和《天文拼图》里有许多美丽的天文照片;《星际绘画》让你尽情畅想宇宙中的景色;《行星上打棒球》可以让你体验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打棒球的感觉;《天球》告诉你天文学家是如何寻找天上的星星的;《恆星的一生》向你演示太阳的未来;《接近黑洞》带你走进黑洞的边缘;《建立月球城》描绘了未来月球基地的样子;如果地球受到小行星的威胁,《拯救地球》将告诉你如何避免这场灾难;想看流星雨吗?请玩《流星雨》游戏吧;关于望远镜你了解多少?玩《组装望远镜》吧;《深度撞击》带你了解小行星;《认识星座》教你怎样认识满天繁星;《虚拟漫游》带你遨游各个星球。
游戏探秘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