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是现代中国孔子基金会编着的一部哲学着作。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创作年代:现代
  • 作者:中国孔子基金会
  • 类别:哲学

创作背景

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于1989年10月7日一10日在北京和曲阜联合举行,有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三百余位学者和知名人士出席。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出席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在闭幕式上致词。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收录了参加会议的论文共180篇,其中对孔于思想与儒学的本质、儒学的发展及其现代价值作了全方位的探索。儘管与会学者们採用的研究方法、观点各不相同,但在相互理解,在把握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精神实质这一点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为把论文辑成一部有体系的书,编者把论文分为五大部分;一、儒学概论;二、孔子思想及评价;三、孔子之后储学的发展;四、儒学在中国边远地区及国外的传播和影响;五、儒学与现代社会。
归学概论部分包括《儒学别解》(周谷城)、《儒学的实质》(赵宗正)、《儒家哲学的本体追求——兼评牟宗三先生的“道德形上学”构想》(冯达文)、《儒家精神哲学及其发展》(蒙培元)等。关于孔子的思想及评价问题,许多作者认为孔子虽然没有探讨本体论问题,也很少系统论及知识沦问题,但他仍不失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以对人生的深邃洞察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孔子的学说是关于“人”的问题的学问;孔子以人道为核心内容构建起他的哲学体系。一些作者对孔子的“仁”的概念及其与礼、智的关係以及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了深入分析。一些作者从总体上就儒学的本质和特徵展开论述。有人把儒学的纲领和实质概括为“内圣外王”之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乎天下”八条目。还有些文章论述了儒家的政治学说,道德论和教育思想。关于儒家思想在中国边远地区及国外的传播和影响的论文有《孔夫子与高昌文化》、《儒学在古代彝族、白族的传播入影响》、《;孔子、儒家思想对水族人潘一志的影响》、《论儒学思想在朝鲜的传播及其影响》、《孔子的易学思想和韩国思想》等。关于儒学与现代社会问题,有人提出可以从孔子的教诲中发现解决当代社会矛盾的答案。孔予以人为标準的伦理学会解决道德的冲突,也会保持永久的世界和平。例如,遵循中庸之道就会抛弃萨特之存在主义,也会拒绝建立在“自立”基础上的新道德所产生的野蛮行为,因为这类行为违背了儒家的“中和”原则。此外,还有些论者讨论了儒学是促进还是阻碍现代化问题以及儒学自身的现代化问题。
本文集收入的这些论文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可供有关研究者及一般读者参阅。

出版信息

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5月出版,218万字,责任编辑王有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