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刚(明朝着名孝子)
胡刚,浙江新昌人,明洪武初父坐累当刑,胡刚奔走至,时已临冬,黎明时无船,乃涉淮河冰水而过,向监刑官陈述冤情,其辞合理,其情哀切,并恳诉以身代父。监刑官梅殷奏本,特蒙恩宥。父子俱全,同事82人当斩俱免,轰动一时。《明史本传》子延俸封为司空,后人建孝子祠,祀孝子胡刚。胡刚后以事随父迁往沭阳,为沭阳胡氏第二世。
基本介绍
- 本名:胡刚
- 别称:胡纲、胡世刚
- 字号:字惟辅,又字秉常
- 所处时代:明朝初年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浙江新昌,后迁往南直隶沭阳县
- 出生时间:约1358年
- 去世时间:约1458年
- 主要成就:孝心感动了明太祖,不仅救了父亲一命,还救了同罪者八十二人
- 祖先:吴越国工部尚书胡璟
胡刚,原名纲,谱名世刚,字秉常,又字惟辅,根据新昌《梅溪胡氏宗谱》与《沭阳胡氏族谱》记载,胡刚是梅溪胡氏第二十世,也是沭阳胡氏第二世。《明史》孝义列传载:“胡刚,浙江新昌人。洪武初,父谪役泗上,以逃亡当死,敕驸马都尉梅殷监刑。刚时方走省,立河上俟渡。闻之,即解衣泅水而往,哀号泣代。殷悯之,奏闻,诏宥其父,并宥同罪者八十二人。”孝子有幸,他的孝心感动了监刑官,不仅救了父亲一命,还救了同罪者八十二人,所以,“淮人德之,相与撰其始末为故事,至今传颂云。”《诗经》云:“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胡刚之子因取名“永言”,字“孝思”;又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胡刚去世后,新昌县城乡贤祠崇祀他的灵位,成化《新昌县誌》绘孝子图像并诗文讚颂。清道光年间,后裔在村中建了座孝子祠以表怀念。孝子的事迹继续感动着更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胡刚(明朝着名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