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壶(汉语词语)
对冰壶的描述始于唐朝,唯一发现的物证是明朝宣德年间的器物,与宣德皇帝的同期的《宣宗皇帝御製诗》里面,一句诗句是使用方法“浸太液冰壶里”,说明冰壶在使用前先要侵泡在低温的池水里面。另一句诗是形容做人的境界“襟怀磊落冰壶清”,说为官做人要像冰壶里面注入的清凉之水。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冰壶
- 词目:冰壶
- 拼音::bīng hú
- 解释:(1).盛冻的玉壶
基本信息
词目:冰壶(盛满冰水的壶)
拼音:bīng hú
典源
《昭明文选》卷二十八〈诗戊·乐府下·乐府八首·白头吟〉~327~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贱恩旧,世议逐衰兴。毫髮一为瑕,丘山不可胜。食苗实硕鼠,玷白信苍蝇。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陵。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贱恩旧,世议逐衰兴。毫髮一为瑕,丘山不可胜。食苗实硕鼠,玷白信苍蝇。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陵。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全唐文》卷二百六〈冰壶诫并序〉~2085~
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释义
(1).盛冻的玉壶。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李周翰 注:“玉壶冰,取其絜浄也。”
唐 姚崇《冰壶诫序》:“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清也……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明 孙梅锡 《琴心记·王孙作醵》:“官况托冰壶,友谊敦芳醑,数载梦中孤,今日樽前聚。”
清 陈梦雷《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霜锷扬辉耀,冰壶濯晶莹。”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借指月亮或月光。
唐 元稹《献荥阳公》诗:“冰壶通皓雪,绮树眇晴烟。”
宋 杨万里《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诗:“人间何处冰壶是,身在冰壶却道非。”
元 马致远《青山泪》第三折:“正夕阳天阔暮江迷,倚晴空 楚 山叠翠,冰壶天上下,云锦树高低。”
明朝孙梅锡《琴心记·王孙作醵》:“官况托冰壶,友谊敦芳醑,数载梦中孤,今日樽前聚。”
释:官况托冰壶(做官的情形要像托起的冰壶一样清正廉洁),友谊敦芳醑(与人之间的厚道的要像芳香的美酒一样清纯),数载梦中孤(多少年来梦见有德之人),今日樽前聚(今天才举起酒杯相聚,相见恨晚啊)。
明 陈所闻《浪淘沙·中秋同皮元素泛月》曲:“秋色老梧桐,月满遥空。画桥百尺似飞虹。人向冰壶同载酒,细浪轻风。”
清 李基和《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诗:“谁画 雁门 今夜里,山川别样贮冰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