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疲劳
眼部疲劳一般指本词条
视疲劳即由于各种病因使得人眼视物时超过其视觉功能所能承载的负荷,导致用眼后出现视觉障碍、眼部不适或伴有全身症状等以至不能正常进行视作业的一组症候群。视疲劳以患者主观症状为主,眼或者全身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因此,它并非独立的眼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视疲劳
- 外文名:Visual fatigue
- 症状:眼眶周围疼痛、视物模糊等
- 病因:近视、远视、神经衰弱等
简介
视疲劳(asthenopia)一词是由希腊语衍生而来的,原文的意思是指“weak eye”(眼无力)。
相关漫画

临床症状:
视疲劳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用眼后出现:
①视觉障碍:近距离工作或阅读不持久,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或重影;
②眼部不适:眼胀、眼痛、眼乾、眼烧灼感、流泪、眼痒、眼异物感及眼眶疼痛
③全身症状:易疲劳,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严重时甚至噁心、呕吐,并出现焦虑、烦躁以及其他神经官能症的症状。一般认为,症状局限在眼部为轻度视疲劳,而兼有全身症状则为重度视疲劳。
病因及发病机制:
由于病因不同,视疲劳的类型也很多。视疲劳的病因主要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眼部因素
调节功能异常主要包括调节不足和调节痉挛,当持续近距离工作或阅读时,很容易引起视疲劳症状。
- 双眼视功能异常如内隐斜视、外隐斜视或融合储备功能低下等多种双眼视功能异常患者,在长时间用眼后会出现眼胀、眼痛或眼部不适等一系列视疲劳症状。
- 屈光不正未矫正或未给予準确矫正的屈光不正患者,尤其是远视或散光性屈光不正患者,为看清楚物体,过度或不当使用其调节和辐辏,且两者处于相互协调和竞争的状态,容易导致其出现视疲劳症状。
- 高度屈光参差由于这些患者的双眼视网膜成像倍率不等,其双眼融像功能受到影响,因此容易产生视疲劳。
- 老视随着年龄增加,人眼的调节幅度下降,导致近距离视物障碍,若未经合理矫正且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就会出现视疲劳。
- 乾眼视疲劳是乾眼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报导显示,乾眼患者中71.3%有视疲劳症状,而视疲劳患者中51.4%符合乾眼诊断标準。乾眼患者其泪膜破裂时间缩短,角膜上皮损伤,暴露其下的角膜神经末梢,加上角膜光滑表面受到影响,导致形觉功能受损,因此常会出现视疲劳症状。
- 眼科手术术后各类眼科手术后的早期均可能岀现不同程度的视疲劳症状,但通常是自限性的如角膜屈光手术、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和斜视手术等。这里以角膜屈光手术为例,儘管手术可以提高绝大多数患者的裸眼视力,但术后早期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屈光度数一过性远视漂移或者高阶像差如彗差增大等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近距离工作视疲劳,并诉有视物重影、眩光等不适。
- 某些眼病如睑板腺功能异常、睑缘炎、结膜炎或上睑下垂等,当影响其视觉功能时,都可能出现视疲劳症状。
环境因素
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光线与色觉异常刺激,包括照明不足致对比度下降,照明过强致眩光和光辐射等,以及色觉搭配失调或异常等都可能出现视疲劳,最典型的就是视频终端综合徵。
精神、心理和全身因素
精神和心理状态及某些全身因素与视疲劳的发生密切相关,精神压力大、神经衰弱或有神经官能症的人更易出现视疲劳。副交感神经与视皮质的高度兴奋也与视疲劳有关。此外,某些特殊时期(月经期、怀孕期、哺乳期、更年期)都可能出现视疲劳。
诊断
患者的主观症状是视疲劳诊断的关键,但在明确诊断视疲劳和给予治疗之前必须通过各种检查找到引起视疲劳的病因。对患者病史进行详细採集,仔细记录主诉和感受,询问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鉴别其病因是源于眼部或眼部之外的因素,若为前者,则需通过各种眼科的一般检查和专项检查(具体检查内容和步骤见“视疲劳的临床诊疗流程”)明确为何种眼部因素;若为后者,则需及时转诊进行相应治疗。
常见的视疲劳主观诊断指标:
①不耐久视、暂时性视物模糊;
②眼部乾涩、灼烧感、发痒、胀痛、流泪;
③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因此,在明
确视疲劳病因的前提下,用眼后出现上述症状即可诊断为视疲劳。
预防
合适的环境光线
环境内光线不佳(太亮或太暗),特别是在用眼强度很大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光线亮度不合适,很容易导致视疲劳。国家对于各种重要的室内场合的光线照度都制定了严格的标準,基本要求是光线的亮度和分布均匀度要保持在一定範围内。此外,对于室内照明,儘量採用光线比较柔和的光源。
近距用眼姿势
近距离用眼时,身体应保持静止状态,坐姿端正,书本放在距眼睛30cm以上的地方。乘车、躺在床上、或伏案歪头阅读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眼的调节负担,增加眼外肌对眼球的压力。写字时,光线最好从左前方照到书本,以避免写字时光线被右手挡住。看电视时人与电视的距离大于萤光屏对角线长的5-6倍,且室内应有一定的背景光,背景光最好是来自于屋顶灯的光线,以降低室内不同位置的亮度差。
近距用眼时间
除病理因素外,视疲劳也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眼肌疲劳有关。通常,近距离用眼时,隔45~50分钟休息10~15分钟。休息时应远眺,此外,如感觉眼睛不适,应立即休息。

户外活动
多一些户外的活动或运动,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眼睛会有更多的远眺时间,还可以帮助放鬆眼部肌肉和神经,其对视力保护作用不言自明。
治疗:
视疲劳的治疗
视疲劳的治疗原则是首先对因治疗消除病因,然后进行对症治疗。
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
药物治疗
改善眼调节功能药物:由改善眼调节功能。
对因治疗: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主要作用于睫状肌,通过增强睫状肌的功能和增加睫状肌的血流量来改善眼的调节功能,达到视疲劳的治疗。
人工泪液治疗眼疲劳:
①玻璃酸钠滴眼液:此类药物具有保水性,防止结膜乾燥,眼睛乾涩;
②羟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可缓解眼部乾燥等刺激症状,补充泪液中的电解质,具有一定的润滑作用;
③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能缓解眼球乾燥、过敏及刺激性症状,消除眼球灼热、疲劳及不适感;
④聚乙烯醇滴眼液:主要成分为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亲水性和成膜性,在适宜浓度下,能起到改善眼部乾燥的作用。
3)睫状肌麻痹药物:例如複方消旋山莨菪硷滴眼液和山莨菪硷滴眼液等。其主要成分作用与阿托品相似或稍弱,具有明显的外周抗胆硷能作用,能使乙醯胆硷引起痉挛的平滑肌鬆弛,并解除血管(尤其是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
4)中药: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具有养肝明目、补肾益精或补血安神等功效的中药,可能也会起到改善视疲劳的效果。
《黄帝内经》中对"视觉"的描述是"目得血而能视",血液充沛,营养才能源源不断地运送到眼睛,使眼受到滋养,维持视觉功能。长时间用眼会导致肝血不充,久而久之会使肝脏受损。养眼先养肝,当你眼乾眼涩或充血时、肝火旺盛、焦躁易怒时,需要清肝以明目。
枸杞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以及丰富的胡萝蔔素,维他命B1、B2、C,钙、铁等,是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
杭白菊:杭白菊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富含对眼睛有益的维生素A。不过菊花性寒,建议与枸杞子、秋桑等组方为菊启茶泡饮效果最佳。
桑叶: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等保健养生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叶含有多种胺基酸和各类维生素,具有药性平和的特点。
桑椹子:桑椹油的脂肪酸主要由亚油酸和少量的硬脂酸、油酸等组成,桑椹子性寒,可与桂元、枸杞子等组方为椹元茶效果更佳。有滋补气血、补肾强筋等功效,对肝肾功能不好引起的视物模糊等症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桂元:桂元即龙眼,研究发现,龙眼肉除了对全身有补益作用外,还有缓解视疲劳、能增强记忆,消除疲劳等功效。
5)其他药物:例如含有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的滴眼液,能促进角膜上皮细胞代谢和对氧的利用,达到改善眼部组织营养的作用;还有含维生素类的滴眼液,可营养视神经,缓解视疲劳。
非药物治疗
主要指一些物理治疗如雾视法、远眺法和眼保健操等,能改善眼周循环,可能会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此外,可以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生活方式、工作量和身体锻练等给予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