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齐心(齐心村)

齐心(齐心村)

简介

1、齐心村位于长江黄金水道南岸,长江口岸城市张家港乐余镇的东北部,地理位置优越,在沪苏杭2小时经济圈内,紧邻204国道和沿江高速公路,水陆交通便捷。村拥有42个村民小组,1932户,现有常住人口5219人,现有干部7人,党员115名,现有水稻面积 4853余亩,养殖面积400余亩,村庄绿化率45%,果树20亩,农业承包大户/户,全村工业企业落户16 家,拥有村固定资产242万元,三业净上交85多万元。(2008年数据)
2、齐心村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平木镇西北方向,北临国有马头滩林业局林场,距离凤县城70公里,齐心村境内山水环绕,自然环境优美。境内众多自然景观吸引驴友前来探险。齐心村共80余户500多口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目前该村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业,其中包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二级保护动物大鲵等。

齐心村的由来

在很久很久以前,相传七仙女下凡和董永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邻居管他俩叫牛郎织女。后来俩人生有两男一女,小日子更是幸福美满。玉帝知道后,大骂王母管教不严,王母无奈,只好带雷公电母等众天神下凡捉拿宝贝女儿。一时间,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织女怕生灵涂炭,就委屈自己随母后升天受罚。
至今齐心村还留有王母挥簪阻挠牛郎,划出的石界沟(天河),雷公电母劈开的大石头——开心石,牛郎牧牛的大牛沟和妻子崖、要儿崖等。织女下凡教人们纺纱织布、济贫救苦,以及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故事,在此地广为流传。
人们为了纪念她的功绩和美德,就把地名叫做“七仙村”。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南来北往的语音交汇,村名变做了“七仙村”的谐音“齐心村”。

齐心村的故事

三铁一胡一老松

七仙女上天后,子女流落人间变做三棵铁匠树,分别叫做大铁、二铁、三铁。(这种树木四季常青,叶似花瓣很美丽,只是边缘豁豁牙牙生有小刺,一不小心就会刺伤人的手指。最叫人称奇的是木质出奇的坚硬,让打铁的铁匠也为之愁肠,因此叫做铁匠木。大都生长在岩石缝隙,和顽石作不屈不挠的争斗,一般三四十年才长镰把粗细。)
大铁生在齐心村四组,树形原本是球状,远眺就如碧绿的橄榄,遮天蔽日,煞是美丽迷人。遗憾的是今年架高压电线时,因为地势狭窄而树冠又异常丰硕阻碍了电线,只好砍去靠近河边的几根枝桠,美丽的大铁痛失臂膀,人间缺憾了一大奇观。
我们带着些许遗憾拥抱并测量了大铁的胸围,居然两米有余,在距地面一人高的地方分出枝杈,形成的树窝状如香炉。定睛细看果然有人插香祭拜,听徐村长和村民说来拜大铁作乾爹乾爷的人,从古至今络绎不绝。问及大铁有多大年纪时,住在大铁对面的年近花甲的陈宏武老人笑说:“那谁说的清,反正我爷在世时就给我说大铁就那幺大,现在我看还那幺大,就是一点也不显老,你看我都成老汉了,他还那幺年轻,真是神爷爷呀,长生不老!今年架电线时要砍枝桠,我硬是没拦住,太可惜啦,多好看的树,太神啦………”
二铁、三铁生长在三组,经测量二铁胸围在两米三三,树高约十五米,树冠占地近半亩。三铁因在河西,没能直接测量,但凭目测绝不亚于二铁。有趣的是这三姊妹每棵相距约三百米且成一条直线,都长在离河边七米远的石缝里。不同的是,大铁、二铁是独根傲然屹立,三铁旁边小铁树郁郁葱葱快要成林了。我们就笑说大铁二铁是牛郎织女的男娃,三铁怕是女娃啦。
七仙女上天时,暗中派两人照管三个孩子,一人就变成了胡爷爷树,长在三棵铁匠树中间的一块大石头旁。胸围在四米三以上,我们三个成人和一个小孩尽力伸长臂膀才能合围。高约二十米,树冠遮天蔽日,下面长有各种野生树木,造型各异。推测树龄至少在五百年开外,而且像此种树木在当地一般也就长碗口粗细就不错啦,而胡爷爷居然这样健壮,一点衰老的样子都没有,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堪称神奇!
还有一个留下看管孩子的人变做了大松树,生长在齐心村三组,因而人们习惯称三组村民“松树下底的”或叫“松树脚组”。可惜的是一九八二年,阴雨连绵,忽然天空一个霹雳后,饱经风霜的松树爷爷就倒在了泥泞中,有人说是让七仙女叫回去啦。
五株千年古树承载了齐心人太多太多的梦幻和美好的祝愿,见证了历史的风雨沧桑,急切的呼唤大家都来关心呵护。让我们走近千年古树,就是走近尘封已久的远古时代;让我们走近千年古树,就是走近魅力无穷的神话世界;让我们走近千年古树,就是走近期盼已久的天人和谐。

开心石

开心石,又名大石头,方圆几镇甚至宝鸡市的人都知道凤县平木齐村心有个大石头。
开心石位于齐心村四组,公路从石头侧面穿过,屹立的半块大石头高约50多米。虽是一块独立的石头,上面却生长有松树、花草、苔藓等上千种植物,简直就是生态奇观。
相传织女上天时,牛郎在后紧追不捨,眼看快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用金簪一划,立刻出现一条大沟。牛郎继续追赶,玉帝又派雷公、电母阻止。一时间,电闪雷鸣,把这块大石头从中间劈为两半。牛郎无望,只能停止追赶。后来人们为了记念此事,就把大沟称为大牛沟。大石头称为“开心石”,一直沿用至今。
这真是: 牛郎织女情,开心石上留。
细视开心石,如一颗桃状心脏被一分为二,上边还有许多美丽的斑纹,有人戏称是牛郎织女的泪痕浸渍的。
若在靠近河边大石脚下仔细谛听,还会听到里面呼呼的声音,好像有人在不停的推磨的声音。据说那是因为大石头中藏有金鸭子,后来一个贪婪邪恶的喇嘛云游至此,听说了就妄想盗走村民的镇河之宝“金鸭子”。没想到,机关算尽反而被锁在巨石里,昼夜不息的推着石磨,发出呼呼的声音。
也有人说那是先前羌族人在此种庄稼,因为怕野猪糟践苞米,就把庄稼种在大石头上,后来羌族人陆续南迁,大石头便荒芜了,所以形成今天这独特景观……
如果说蓝天碧海下的“天涯海角”是忠贞爱情的象徵,那幺深藏在崇山峻岭的“开心石”更是至死不渝的牛郎织女爱情的见证。
去海南的游客都会慕名前往“天涯海角”,或重温浪漫爱情,或憧憬美好生活,或海誓山盟——其实也就是对着那两块长着几片仙人掌的巨石和“天涯海角”四字有感而发;而齐心村的开心石,在崇山峻岭中傲然独立,四周空旷,缺水滋润却能长出参天大树和各种奇花异草,简直就是个奇蹟,这难免让你惊诧莫不是是牛郎织女心血浇灌的吧!

九顷塬与系马桩

九顷塬与系马桩,位于大牛沟、小牛沟和大厂子三条沟岔交汇的山峁上。
梁顶地势平坦开阔,唯独中间一座占地约8分,高约40米的擎天石柱巍然耸立,仿佛和蓝天白云游戏在山间丛林,格外引人瞩目,几十里外都可清晰可见。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携武媚娘巡幸天下,路过此地为风景名胜所陶醉而建造了避暑山庄。因山顶地势平坦方圆足有九顷,因此命名九顷塬,特别适宜驯养马匹,而那擎天石柱便成了唐太宗的系马桩。
九顷塬顶有一状如莲花的天然池沼,人称“莲花池”,占地约3亩。四面高凸中间低洼,水深约1米,池中水藻、浮萍、马蹄莲等四季常青。在藻荇交织环绕下,池中央还有一座高约10米的石柱俊秀挺拔,俗称“水围石”。
唐太宗去世后,高宗体弱多病难理朝政,朝中大事多由皇后武则天代理。再后来昔日的武媚娘当上了女皇,一则怀恋旧情,再则更为“九顷塬”风光所吸引,每逢夏季常要临幸“九顷塬避暑山庄”。不知是因太宗惠顾,还是神灵的庇佑,九顷塬上飞来一只石鸡(至今仍在,占地约3分)。每天拂晓啼鸣时,女皇即命随从播种庄稼,晚上定获丰收。这样一来,不但省却旅途繁累,更减轻了地方百姓的负担。这就是至今人们还津津乐道的“早种晚收”的故事。
遗憾的是,女皇去世后,这块地种庄稼再也不灵验了,可是这里的花草树木因沾了仙气而显得格外美丽迷人,尤其夏季更是风光宜人实在是难得的避暑仙境。

锅坑梁

锅坑梁位于大牛沟、石介沟梁顶,距系马桩1公里左右。因整座山形状如锅坑,所以得名“锅坑梁”。
在云海里,奇山异峰朝夕争辉。石林密布,宛如雨后春笋。着名的有前石窑、后石窑等,窑中也不知何年何月遗留下许多石凳、石锅、石碗。满山石头一垒挨一垒,好象锅盔馍馍一样,诱人谗涎欲滴。传说曾是无量佛祖、赤脚大仙等设宴之所(至今在悬崖峭壁上还清晰的留着大仙的巨大脚印和无量佛殿遗蹟)。
春风拂来,登临锅坑梁,满眼秀色,奇花异草散发出阵阵幽香,沁人心脾。放眼远眺,锅坑梁愈发神奇,漫山遍野的树木好象神人有意栽植,呈三角形、四方块、圆球状等,一行行、一路路、一排排,宛如“五行八卦阵图”一般。神奇至极,令人不由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山侧有一大石头,据说曾是女皇武则天便溺处。定睛细观,石头上似有人坐过的痕迹,屁股蛋清晰可见,两侧撑扶的手印,石槽上便溺冲出的尿印,蹲便时留下的足印,无不栩栩如生,愈看愈奇 ......
游人来此,总要去大石头上坐一坐、蹲一蹲、摸一摸、比一比,更要说一说、笑一笑,美美地过一把摹仿瘾,仿效一下昔日的神仙、女皇,好好做回“活神仙”!

黑潭子瀑布

黑潭子瀑布位于雷神庙以东3公里处。
每逢夏秋丰水期,放眼远眺,一条宽约20米,高约100米的银练。从悬崖峭壁间飞流直下,不时变幻出七彩光芒,发出雷鸣般轰响,蒸腾的水雾中瀰漫着原始森林特有的气息,壮观神奇至极,给人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遐想。而到了冬季枯水期,飞流凝滞成冰柱,冰挂悬于奇山险峰之间,两岸的苍松翠柏大都结满了雾凇,玉树琼枝、银装素裹、妖娆多姿,令人叹为观止!
让人叫绝的是,在一块大约10米见方的平板石头中间有一直径约2米的圆形深洞,上有两块手掌状巨石左右张开,瀑布正好飞流洞中。现在洞深约5米,而在以往深不可测。据说古时人们今天扔一块石头进去,明早来洞边看时那石头竟然漂浮在潭边。许多人出于好奇,就常常往洞中扔石头、木棒等杂物,日积月累,才成了今天的模样,令人惋惜。
更叫人称奇的是,相传黑潭子瀑布掌状巨石上有一绝色美女,每到晴空朗照时,披一头秀髮盘坐在巨石上梳妆打扮,许多过路的青年男子经不住诱惑,就想去亲近非礼那女子。待走近一看时,原来那女子竟卸下自己头颅。脖胫上血如泉涌,顿时被吓的昏死过去,那美女便乘机掳掠男子潜入黑潭子好好享用。
从此,黑潭子瀑布成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
后来,有一老汉,一身正气,略通法术,听了此事决心前往为民除害。那美女见来者是一老汉,便施展媚术準备迷惑他。老汉从容不迫地抽出腰间一米多长的铜烟锅在巨石上一磕,迸溅出一道火花,冒着烟呛味,口中大喝一声:“何方妖孽,快快显形!”女子吓得赶快把头安在脖子上,化作一条美女蛇,纵身跳入潭中,从此再也不敢作孽。
人们从中领悟到做人要正直勇敢,不畏邪恶不受迷惑。从此许多山民也有了上山带烟火防止蛇虫叮咬的习俗,铜烟锅等青铜器也成了辟邪的法宝。
今天的黑潭子瀑布成了人们理想的游玩休闲之地,在领略神奇壮观的自然风光之余,更能从中参悟到许多人生哲理!

炎帝神农和杨河栈道

我们一边游览风景,一边聆听神奇动人的故事。不经意间发现了河道里的许多石头上面有方的、圆的石孔,沿着山脚的一些岩石也有凿迹,还有石块铺就的碥道,就疑心那是古时的栈道。
徐村长饶有兴趣的给我们谈了一些有关神农尝百草和过江传播文明的故事,特别是一种叫“火苗子”(其实断肠草)的药,据说神农就是误食了“火苗子”而去世,葬在天台山,嘉陵江源头。嘉陵江得名就是人们为纪念神农,特地以他培养的“嘉禾”来命名陵墓,即嘉陵,在这里发源的江河就叫嘉陵江。
听罢故事,我一下子恍然大悟——为什幺宝鸡被称为“炎帝故里”。据此推测,远古的神农就是从今天宝鸡的清姜河、神农峪出发,翻越了秦岭。再沿齐心村的这条河流,顺流而下,入褒河,过汉江,渡长江。一边走一边教民耕种,把文明的薪火传播到了南方,所以才有了今天湖北的神农架。对于我们陕西宝鸡和湖北随州、湖南株洲关于“炎帝故里”之争,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后来,我们的猜测得到了进一步证实。2010年,宝鸡市考古工作者在凤县的崇山峻岭间发现一条长约40公里的古栈道。这是目前发现的宝鸡至汉中较为便捷的古栈道,文物工作者称其为宝鸡至汉中的“古代高速公路”。这条古栈道位于凤县平木镇杨家河沿岸,被命为杨家河栈道。而最为迷人的栈道就在齐心村,不仅风光秀丽,而且那些石桥、碥道最能体现古人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目前正在进行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宝鸡文物普查工作者在平木镇平木村至雷神庙约20公里的河道上发现有郭齐沟门、松树角、黑湾、桥头、黄家老庄、北坪等多处栈桥遗址,在石界沟口和北坪还发现有清代道光年间的修桥记事碑各一通。其中桥头栈桥遗址位于桥头西约30米处的杨家河河道中,为东西走向,现存桩孔16个,凿于8块大石头上。北坪栈桥遗址位于黄家老庄北约200米处的北坪,栈桥东西向横跨于杨家河上。如今栈桥已毁,只能见到河道中的三块磐石上有圆形桩孔6个,每2个为一排。
据介绍,杨家河栈道遗址多为沿山碥道,沿河岸宽阔平坦处延伸,时而在河之东岸,时而在河之西岸,所以在杨家河河道上留下了多处栈桥遗址。部分路段有用石块垒砌的石阶,大石块上开凿有脚窝。据当地老人讲,该栈道是从平木通往宝鸡的一条古道,过去当地民众用骡马将山货、木板沿该道驮往关中,再将食盐、布匹运回齐心、平木等地。考古人员说,他们曾在北坪栈桥桥西的河岸上发现有一通花岗岩质石碑,碑文可辨识的有捐资者姓名、捐资金额等,落款为“大清道光四年十月”。可见这条古栈道在清朝时还在使用。
当地文物工作者认为,这条古栈道的发现,为研究宝鸡秦岭山区古代交通网路的布局和商贸交流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齐心(齐心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