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家岛镇
薛家岛镇位于黄岛区东南部。其北临胶州湾,与青岛市之团岛共扼胶州湾门户。其东、南两面濒黄海。其西与胶南县之灵山卫镇接壤。只有西北面一条狭长走廊与黄岛区辛安镇毗邻。地理坐标北纬35°54′至36°01′,东经120°10′至120°18′。西南东北走向,最大宽度5.6公里,最大长度18公里,总面积48.52平方公里。呈雄鹰展翅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薛家岛镇
- 位置:黄岛区东南部
- 最大宽度:5.6公里
- 最大长度:18公里
位置
薛家岛镇位于黄岛区东南部。其北临胶州湾,与青岛市之团岛共扼胶州湾门户。其东、南两面濒黄海。其西与胶南县之灵山卫镇接壤。只有西北面一条狭长走廊与黄岛区辛安镇毗邻。地理坐标北纬35°54′至36°01′,东经120°10′至120°18′。西南东北走向,最大宽度5.6公里,最大长度18公里,总面积48.52平方公里。呈雄鹰展翅状。 沿革 据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 编修的《胶西薛氏房谱》载:“遇林,明洪武三年自陕西韩城县迁胶州霑化乡辛林社林家疃棘林瑶无余,其他环以山海,后由薛氏族居于斯,遂号为薛家岛。”可知因薛氏族居而得名。清末属胶州,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 3月,胶澳租约签字,遂与黄岛一起划归胶澳商埠,仅西部马濠以外5村仍属胶州朱仲区。 时辖25个村。薛家岛、丁家河、兰东、濠北头、濠洼、濠南头、辛岛、安子、大洼、显浪、鹿角湾、刘公岛、施沟、南营、石岭子、董家河、 顾家河、 渔鸣嘴、烟台前、南屯、北屯、南庄、瓦屋庄、北庄、后岔湾。1939年6月, 胶县划归伪青岛特别市。1940年薛家岛一分为6。1942年,薛家岛划归胶州区, 为胶州直属镇。1944年,薛家岛重归青岛特别市海西区。1945年8月解放,为珠山县民主政府薛家岛区,共分7个联防,42个村:辛庄联防:辛庄、两埠庵、岔河、戴戈庄、王家港(以上均属今胶南县)官厅联防:官厅、张宝湾、焦家庄、孙家沟、乱固墩(今红卫村)、濠北头、濠洼、濠南头、豹窝、丁家河、兰东。辛岛联防:辛岛、显浪、大洼、安子。南岛联防:鹿角湾、刘家岛、施沟、石岭子、顾家岛、董家河、渔鸣嘴。山里联防:南庄、瓦房庄、北庄、后岔湾。烟台前联防: 南屯、北屯、烟台前、南营、竹岔岛。薛家岛联防:薛家岛一村、薛家岛二村、薛家岛三村、薛家岛四村、薛家岛五村、薛家岛六村。同年11月,珠山县撤销,划归胶县。
历史
1946年9月,胶南县成立, 薛家岛为胶南县薛家岛区,共辖9个联防,69个自然村:扒山联防:扒山、武家庄、荒里(以上均属今胶南县)东于家河、西子家河、车家岭。赵家庄联防:八里庄、台子沟、杨家洼、玛琥窝、吉家林、赵家庄、宗家庄、小碾、鹞鹰窝、山子西、大磅地、庵上、李家河、老君河、老君城子、南折沟、土楼子、拓沟子、柳树园、杨家岭、侯家河、涝山子(以上均属今胶南县)。官厅联防:官厅、张家湾、孙家沟、乱固墩、焦家庄、豹窝、濠北头、濠洼、濠南头、丁家河、兰东。辛庄联防: 辛庄、两埠庵、岔河、戴戈庄、王家港(以上属今胶南县0。辛岛联防:辛岛、显浪、大洼、安子。南岛联防: 鹿角湾、刘家岛、施沟、石岭子、顾家岛、董家河、渔鸣嘴。山里联防:南庄、北庄、瓦屋庄、后岔湾。烟台前联防: 南屯、北屯、烟台前、南营、竹岔岛。薛家岛联防: 薛家岛一村、薛家岛二村、薛家岛三村、薛家岛四村、薛家岛五村、薛家岛六村。1947年,南庄村分为南庄一和南庄二,北庄村分为北庄一和北庄二。1949年薛家岛区更名为胶南县第10区。辛庄联防和扒山联防划归胶南县之灵山卫区。薛家岛共辖39个行政村:薛家岛一村、薛家岛二村、薛家岛三村、薛家岛四村、薛家岛五村、薛家岛六村、焦家庄、孙家沟、乱固墩、官厅、张宝湾、濠南头、濠洼、濠北头、丁家河、兰东、豹窝、辛岛、南营、烟台前、南屯、北屯、北庄一、北庄二、瓦屋庄、南庄一、南庄二、后岔湾(即石岔湾)、安子、大洼、显浪、鹿角湾、刘家岛、石岭子、施沟、董家河、顾家岛、渔鸣嘴、竹岔岛。
1950年,薛家岛撤联防,原6个联防改为6个乡。1955年,辛岛村分出西山和草场印子两个村。胶南县第10区重新改为薛家岛区,薛家岛二村取消,划属于薛家岛一村和薛家三村。草场印子更名为东山村。1958年3月,薛家岛区改为薛家岛乡。9月,成立薛家岛人民公社,12月更名为红星人民公社, 至1960年4月复更名为薛家岛人民公社。1968年,乱固墩更名为红卫村。豹窝更名为宝窝村,显浪更名为向阳村。1976年,薛家岛公社同辛安、黄岛两公社一起由胶南县划归昌潍地区黄岛革命委员会辖属。1979年1月1日又随同黄岛革命委员会一起划属青岛市,成为青岛市黄岛区薛家岛人民公社。1980年,东山生产大队分出泊湾生产大队。北庄二生产大队分出甘水湾生产大队。至此,薛家岛人民公社共辖42个生产大队。即:焦家庄、孙家沟、红卫(即乱固墩)、官厅、张宝湾、濠北头、濠洼、濠南头、丁家河、兰东、薛家岛一村、薛家岛三村、薛家岛四村、薛家岛五村、薛家岛六村、宝窝(即豹窝)、辛岛、西山、东山、泊湾、安子、大洼、向阳(即显浪)、烟台前、南营、南屯、北屯、竹岔岛、后岔湾、北庄一、北庄二、瓦屋庄、南庄一、南庄二、甘水湾、鹿角湾、刘家岛、石岭子、施沟、顾家岛、董家河、渔鸣嘴。1984年,黄岛区薛家岛人民公社改为薛家岛镇,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辖区未变。薛家镇人民政府驻地薛家岛六村。
该镇三面环海一面接陆,实为半岛。辖区内多丘陵山地。 自西向东有黄山、 穆陵山(又名烟固墩)、大涧山、道管山、凤凰山(又名风火山)、砚台山、陡山、马头山和窟窿山。其岩石构成,大部为火山岩和花岗岩。特别是安山岩在境内分布较广,具有集中出露。窟窿山和凤凰山一带的火山岩,颜色较深,多为黑色和深灰色,隐晶质具斑状,结构多系玄武安山岩。河流很少,有几条小河,源短流急,季节性很强,由于水库和塘坝拦截,均成乾涸状。该镇土壤主要是棕壤土类,以棕壤性亚类和棕壤亚类为多。除西部唐岛湾有大片滩涂外,其它岸线多系悬崖陡峭之岩石或较为平缓的沙石滩。从而构成许多大小不同的明礁与暗礁。最着名的有位于胶州湾海口南部的大仙桥、小仙桥,历来为航海险要处,其它还有大孤石、小孤石、老灵石、黑孤石、白石、石岭子礁等等。海岛主要有竹岔岛、唐岛、牛岛、 连三岛、脱岛、大石岛、小石岛。其中竹岔岛最大,位于薛家岛东7.5公里的黄海之中。面积0.30平方公里,岛内有行政村1个,盛产海参、鲍鱼等海珍品。此外,由于薛家岛镇的海岸线长而曲折,也形成了众多大小不同的海湾和奇特景观。最大海湾是薛家岛湾,内有安子石砌突堤式客货运码头一处。其它海湾有小岔湾、唐岛湾、石雀湾、 泥布湾等。
位于薛家岛镇中部南海岸的烟台前大沙滩,东西宽3公里,呈月牙形向南面黄海展开,滩面平缓,沙质纯细,为世上少有的天然海水浴埸。已被定为青岛市旅游开发区的重点开发项目。薛家岛镇踞山傍海,民居多以农为主,兼营渔业,也有个别村庄以渔为主,兼营农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新经济政策更给全镇经济带来了活力。镇政府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支持个体致富。民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1985年青岛市将经济技术开发区设在该镇西两平方公里内,对该镇经济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至1987年底,镇办工企业主要有拆船厂、修船厂、罐头厂、冷藏厂、轧钢厂、塑胶厂、橡胶製品厂、文具厂、橡胶厂、建材厂、砖瓦厂、拖拉机修配厂、海水养殖厂、饲养厂、建筑公司等。工业总产值按不变价计算3332.3万元。农业生产计有粮田面积17550亩,耕亩单产563公斤。全镇社会总收入5515.1万元,扣除各项提留平均每人收入892元。 薛家岛镇拥有高级中学1处,初级中学3处,完全国小7处,初级国小19处。在校学生,中专及高中358人,国中1508人。国小3013人。入学率达100%。另外,还有文化中心站1处,卫生院1处。村庄 薛家岛镇共辖42个行政村, 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居民6468户,26341人。至1987年底,增加到7074户,28243人。1985年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该镇西部破土动工,丁家河、濠南头、濠洼、濠北头、张宝湾、官厅、焦家庄、孙家沟、红卫等村规划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非农业人口迅速增加。在总人口中除有满族5人外,其它均为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