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垣县
长垣一般指本词条
长垣县,河南省省直管县,位于豫东北地区,居郑州、新乡、安阳、濮阳、开封、菏泽等城市之间,东隔黄河与山东省东明县相望,南与封丘县、兰考县毗连,北与滑县、濮阳县接壤,因古时“县有防垣”而得名。
长垣县域面积1051平方公里,耕地86万亩,人口88万,辖11镇2乡5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598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
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8.6亿元,增长7.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7亿元,增长17.5%。
长垣交通便捷,长济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在此“十”字交汇;省道308、213穿境而过,直达新郑国际机场;新菏铁路、济东高速直达东出海口,正深度融入环渤海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成为中原经济区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长垣县拥有中国起重机械名城、中国卫生材料生产基地、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厨师之乡、中华美食名城,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範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多项荣誉。
2015年2月27日,经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长垣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2015年11月16日,长垣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7年11月,长垣县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长垣
- 外文名称:Changyuan County
- 别名:蒲城
- 行政区类别:县
- 所属地区:河南省新乡市
- 下辖地区:辖11镇、2乡、5个街道,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
- 政府驻地:蒲西街道办事处
- 电话区号:0373
- 邮政区码:453400
- 地理位置:河南省新乡市东部
- 面积:1051平方公里
- 方言:中原官话-郑开片
-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冈遗址等
- 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 火车站:新乡高铁东站、长垣火车站
- 车牌代码:豫G
- 博物馆: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医学博物馆
- 客运站:长垣客运总站、长垣汽车东站
- 产业集聚区:起重工业园区、汽车产业园等
- 城市定位:豫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
- 行政代码:410728
- 生产总值:368.6亿元(2018)
- 县委书记:秦保建
- 县长:赵军伟
- 知名企业:卫华集团、驼人集团、宏力集团等
- 一般预算收入:24.7亿元(2018年)
- 人均GDP:45659元(2017年)
- 高等院校: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
- 高速公路:大广高速、长济高速
- 户籍人口:86.31万人(2015年)
- 常住人口:75.1万人(2015年)
沿革
夏商周时期
长垣,春秋时称蒲邑、匡邑。
约6000年前,即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长垣境内有浮丘店仰韶文化遗址,小岗、苏坟、宜丘等龙山文化遗址。
长垣,西周时属卫国。春秋时期,卫国于长垣之地同时置蒲邑(今长垣县城)、匡邑。匡城遗址在今长垣县城西南10公里的张寨乡孔庄村一带,旧名为匡主。着名的匡人围孔,就发生在此地。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设郡县,因有防垣,长垣之名始见于世。
战国时期,卫之匡邑、蒲邑,被魏国兼併,在今县城东北5公里的陈墙村一带,置首垣邑。此地在当时有一道长墙,或曰防垣。此防垣或用于防水,或用于防兵,此时已有“长垣”之名。根据杨宽所着的《战国史》载:“魏在沿黄河地区还有圆钱(无郭)流通,铸造的城市主要有共、垣、长垣(今河南省长垣县东北)等城。长垣所铸有“长垣一釿”、“长瞏一釿”。当时铸钱多用于地名,可见当时的防垣很长,故称长垣,而首垣则为防垣之首,长垣名由此而来。清代以前陈墙村还称为墙里村,至今还有以墙命名的村庄。围魏救赵就发生于此,史称桂陵之战。
公元前221年,秦并天下,设郡县,改首邑为长垣县。西汉时名长垣县,新置平丘县与长罗侯国。
新莽改长垣县为长固县。
东汉至长垣侯国与平丘县。建武五年(公元29年)复置长罗侯国。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长罗侯国废。
三国时属魏,隶兖州陈留国。
西晋时长垣属陈留国陈留郡。
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东晋六国所辖,东晋两次控制此地约六年。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武帝占据河南,置兖州于滑台,辖长垣。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将长垣併入外黄(今杞县东北,兰考东南)。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复置长垣县,仍属东郡。
东魏、北齐时隶不变。
从战国(魏)至隋初历时八百余年,县治皆在今陈墙村。
隋唐时期
隋初仍名长垣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移县治于妇姑城(今城南司坡一带),因该城西南有古匡城,故改为匡城县;同年又于韦城(在今滑县东南妹村)置长垣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废匡城县併入长垣,皆属东郡。
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仍分匡城、长垣两县,皆属河南道滑州。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废长垣县又併入匡城县。
五代时,后梁改匡城为长垣,属东都开封府;后唐改为匡城县,属汴州;后晋匡城仍属之;后汉、后州不变,以至于宋。
宋元明清时期
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为避太祖“匡”字讳,改匡城为鹤丘县。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复改为长垣县。自隋至金初历时608年,县治皆在今司坡一带。
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改道,自阳武东流,为避水患,于泰和四年(1204年)迁县治于苗寨乡柳冢一带。
元初,曾改县为保保州,不久仍改为长垣县。金、元两代计165年,县治均在柳冢一带。
明属大名府开城。洪武二年因黄河水患,迁县治蒲城镇,即今县治所在地。
清属直隶省大名府。民国18年改隶属河北省,长垣属之。
近代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日伪、抗日民主政府并存。
1941年,中共领导的冀、鲁、豫行署第四专署决定将长垣县河东部分北部划归东垣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
1942年,又决定将长垣西北部划归卫南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同时,划长(垣)、滑、濮(阳)、东(明)四县边区成立滨河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撤销,归长垣县人民政府,县政府在佘家、丁栾一带办公。
1947年解放长垣城。
1947年春,县人民政府进驻县城。
新中国时期
1949年,长垣县属新建的平原省濮阳专区。
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销,併入河南省,长垣属河南省濮阳专区。
1954年,濮阳专区撤销,改属新乡专区。
1955年2月,划归安阳专区。
1958年4月,安阳专区撤销,长垣又属新乡专区。
1961年12月,安阳专区恢复,长垣又复归安阳。
1983年,安阳专区撤销,长垣属新设的濮阳市。
1986年3月,划归新乡市。
2011年6月1日起,河南省正式开展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长垣为河南省十个省直管县试点县之一。

2014年1月,长垣县正式成为河南省直管县。
2015年2月27日,经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长垣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2015年11月16日,长垣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7年9月19日,中共新乡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表决通过《关于同意申报长垣县撤县设市的决议》。
2017年11月18日,长垣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2017年11月23日,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批准,长垣县入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县。
区划
截止2017年4月,长垣县下辖5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2个乡、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598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县人民政府驻蒲西街道办事处。
5个街道办事处:蒲东街道、蒲西街道、南蒲街道、蒲北街道、魏庄街道;
11个镇:恼里镇、丁栾镇、樊相镇、常村镇、赵堤镇、孟岗镇、满村镇、张三寨镇、苗寨镇、方里镇、佘家镇。
2个乡:芦岗乡、武邱乡。
区域 | 辖区 |
---|---|
蒲西街道办事处 辖7个社区居委会、20村委会 | 宏大社区、卫华社区、亿隆社区、恆友社区、建蒲社区、蒲光社区、西关社区; 崔庄村、菜北村、王庄村、胡庄村、蔡南村、曹屯村、荆岗屯西村、漏粉庄村、荆岗屯东村、西关村、小大张村、玉皇庙村、太子屯村、宋庄村、杨寨村、大张村、侯屯村、云寨村、米屯村、孙小张村。 |
蒲东街道办事处 辖2个社区居委会、30个村委会 | 金贝山社区、东街社区; 东街村、南街村、西街村、北街村、北关村、中心街村、东关村、南关村、岳庄村、吕楼村、五里舖村、顿庄村、姚占村、孔场村、杨庄村、柴堤村、苏寨村、王楼村、七里庄村、八里张村、五里屯村、郭寨村、徐楼村、丹庙村、贾寨村、罗镇屯村、小岗村、单寨村、学堂岗村、林庄村。 |
南蒲街道办事处 辖36个村委会 | 张占村、西郭庄村、庞相如村、黄相如村、梨园村、郜坡村、后寺谷村、前寺谷村、甄庄村、木岗村、翟占村、朱庄村、雨淋头村、何占村、瓦棚村、夹堤村、鲁山村、阔占村、凡屯村、杜村、庄科村、高店村、枣科村、邵占村、赵店村、乔堤村、金占村、木掀店村、南孔庄村、陶行村、牛店村、司坡村、东郭庄村、赵庄村、王堤村、小张村。 |
蒲北街道办事处 辖24个村委会 | 赵滑枣村、前杨楼村、西梨园村、殷庄村、吕阵村、高占村、杜楼村、聂店村、北堆村、南堆村、小务口村、杨滑枣村、琉璃庙村、徐屯村、张屯村、段屯村、史庄村、朱滑枣村、王庄村、邢固屯村、邢固堤村、董占村、程庄村、闫占村。 |
魏庄街道办事处 辖46个村委会 | 魏庄村、任占村、花园村、张庄村、王了村、韩了墙村、东了东村、东了西村、马房村、董占村、王庄村、郑堤村、周庄村、信占村、王占村、邢口村、付堤村、付占村、华占村、合阳村、西杨庄村、大车西村、大车东村、梁占村、李庄村、总管村、孟占村、丁占村、杨楼村、后刘口村、前刘口村、侯占村、贾占村、王刘村、岳占村、茅芦店村、戚寺村、孙堂村、大留寺村、东董占庄村、高占村、陈占村、后参木村、前参木村、毛参木村、林参木村、卢参木村。 |
丁栾镇 辖34个村委会 | 丁西村、丁东村、丁南村、丁北村、浮邱店村、止胡占村、杨庄村、田庄村、马盘池村、罗章占村、尚占村、王师村、中刘村、西刘村、后马良固村、王占村、段庄村、东角城村、西角城村、前吴庄村、后吴庄村、上官村、韩占村、朱官桥村、薛官桥村、大沙邱村、刘沙邱村、杨沙邱村、杜沙邱村、曹沙邱村、史庄村、前马良固村、官路西村、官路东村、打兰占村。镇政府驻丁西村。 |
樊相镇 辖35个村委会 | 樊东村、冯占村、胡庄村、谷占村、孙占村、小屯村、白占村、秦庄村、韩占村、蔡口村、上官村、邢张庄村、于庄村、梁庙村、樊西村、北樊相村、樊北村、樊南村、北成功村、连辅村、酒占村、高庙村、李庄村、八里井村、青岗村、张庄村、王辛店村、吴屯村、大碾村、留村、张辛店村、韩屯村、李辛店村、八黑马村、董辛店村。 |
恼里镇 辖28个村委会 | 恼里村、硷场村、西辛庄村、东辛庄村、周村口村、武占村、冯占村、小岸村、杨庄庄村、乌岗村、胡占村、蔡占村、小辛庄村、小马占村、高章士村、前文户村、郑辛庄村、后文户村、大马占村、左占村、西沙村、东沙村、武楼村、六里庄村、东油村、西油村、吴占村、龙相村。 |
常村镇 辖40个村委会 | 常西村、马东村、马西村、马南村、前大郭村、后大郭村、贺庄村、吕庄村、新建村、小郭村、东刘庄村、柳桥村、唐家庄村、朱占村、李占村、王占村、常东村、韦庄村、岳刘庄村、前孙东村、后孙东村、牛河村、司河村、高村、营里村、郝占村、辛兴村、宁庄村、石桥村、罗庄村、小堤西村、大堤西村、马北村、大前村、大后村、刘唐村、小屯村、侯唐村、韩庄村、油坊占村。 |
赵堤镇 辖30个村委会 | 前桑园村、中桑园村、后桑园村、河里韩村、聚村、马坡村、大寨村、小寨村、后刘村、李村、白庄村、东赵堤村、前小渠村、后小渠村、瓦屋占村、黄岗村、西赵堤村、新东村、新西村、东马村、东岸下村、李家村、尚占村、鲍家村、孙庄村、杨庄村、大浪口村、前冯家村、东朱家村、宋庄村。 |
芦岗乡 辖43个村委会 | 芦岗村、西陈村、王芦岗村、冯楼村、官路张村、马占村、习礼王村、双庙村、三青观村、杨桥村、刘此占村、韩庙村、小辛庄村、姬占村、白河村、李占村、杜店村、东河集村、乔占村、滑店村、浆李村、关公刘村、东小青村、中小青村、西小青村、张占村、王辛庄村、大付占村、念李村、郭占村、周营村、姜庄村、刘堂村、金占村、韩占庄村、郑占村、程占村、王占庄村、尚占村、杨占村、崔占村、程庄村、七古柳村。 |
孟岗镇 辖35个村委会 | 孟岗村、李户占村、郜楼村、邱村、十五里河村、田庄村、步占村、焦占村、纸房村、赵庄村、伯玉村、香里张村、侯石头村、张小占村、尚小占村、六里庄村、田石头村、二郎庙村、九棘村、西陈村、孔村、苇元村、大王庄村、杨占村、冯湾村、张庄村、孙占村、香亭村、埝南村、野占村、王占村、石头庄村、王石头村、九北村、北陈村、付楼村。 |
苗寨镇 辖37个村委会 | 苗占村、前李拐村、后李拐村、闫庄村、张占村、安占村、林占村、文占村、前宋庄村、后宋庄村、占村、梁占村、坟台村、韩占村、小街村、许占村、南岳村、东庙村、辛庄村、武占村、西关村、九岗村、马也庄村、杜占村、杨楼村、东于林村、西于林村、何吕村、高庄村、位占村、西旧城村、苏旧城村、西柳中村、东柳中村、贾庄村、胡口村、东旧城村。 |
方里镇 辖28个村委会 | 方南村、翟町村、葛堂村、王庄村、雷店村、邢占村、翟占地村、方东村、方西村、郭占村、张庄村、三娘占村、董营村、吕庄村、前瓦村、后瓦村、王占村、铁炉村、苏庄村、黄村、邵占村、西李村、周庄村、陈庄村、新楼村、文庄村、刘庄村、户固村。 |
武邱乡 辖36个村委会 | 武邱村、滩邱村、卓占村、纸房村、敬占村、前师村、后师村、顿家村、清城村、河自村、罗圈村、罗占村、陈占村、三义村、尚占村、牛庄村、于占村、南嘴村、灰池村、红门村、勾家村、三合村、张庄村、毛庄村、何店村、小渠村、西角村、鲍占村、北嘴村、新生村、黄占村、罗家村、曹店村、常里村、赵庄村、马占村。 |
佘家镇 辖48个村委会 | 佘西村、杨板村、南王庄村、高店村、佘东村、朱口村、后佘村、钟家村、北关村、苗找村、武找村、南关村、东张村、牛庄村、西郝村、佘南村、赵家村、西黄村、东黄村、各占村、前楼村、东邵二占村、河里高村、北邵二占村、车占村、王庄村、邵二占村、陈庄村、王岸下村、东连庄村、佘新庄村、翟家村、高岸下村、郭岸下村、西连庄村、金岸下村、西韩板村、寺门村、太平庄村、西邵二占村、东关村、新起占村、西张村、黄庄村、西庄村、韩板村、陈板村、东郝村。 |
张三寨镇 辖28个村委会 | 张东村、张北村、张西村、张南村、临河村、新寨村、马安和村、崔安和村、陈安和村、虎头占村、皮东村、肖官桥村、草坡村、横堤村、李官桥村、焦官桥村、小屋村、河道村、官桥营村、韩占村、西角城村、张卜寨村、大东村、大西村、大前村、皮北村、皮西村、皮前村。 |
满村镇 辖23个村委会 | 后满村、吴坡村、唐洼村、毛庄村、三官庙村、新庄村、李庄村、双庙村、邓东村、邓北村、曹吕村、大杨楼村、苏吕村、邓西村、前墙村、陈墙村、前满村、东梨园村、小吕村、吕村寺村、冯墙村、宜邱村、周宜邱村。镇政府驻后满村。 |
长垣起重工业园区 | 河南省发改委于2002年11月批准设立的特色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修建道路65公里,建成变电站4座,铺设各种管线265公里,实现了排供水、强弱电、天然气等“九通一平”和亮化绿化,入驻生产性企业221家,商户900多家,其中,资产超亿元的企业8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就业人员4万人。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 |
长垣医疗器械工业园区 | 是经新乡市批准设立的市级工业园区。园区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建成道路10.7公里、35千伏变电站一座,铺设各类管网18.2公里。已入驻企业56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家,就业人员3万多人,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
地理
地貌
长垣为黄河沖积平原的一部分。境内无山,地势平坦低洼,海拔57.3-69.7米之间,黄河大堤连线太行堤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全境,将全市自然分为两部分:堤东为黄河滩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堤西黄河沖积平原,区内地势平坦,少有缓坡。
气候
长垣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节性降水差异较大,春季多风少雨,夏季多雨较热,秋季气候凉爽,冬季较冷少雪。长垣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水系完善,年降水量644.4毫米,无霜期208天,具有良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条件。
资源
境内野趣横生的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黄生态涵养带等众多生态资源,形成了秀美的沿黄自然生态休闲旅游景观。可开发利用的有石油、天然气、粘土、沙、地下水、地热、矿泉水等矿产资源。
人口
2015年末,全县总人口86.31万人,常住人口75.1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2.7元,较上年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348.2元,较上年增长7.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係数为26.0%,较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0.3元,较上年增长11.0%。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含劳务派遣)38918元,比上年增加1901元,增长5.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053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9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6万人;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76.5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7.1万人,参保率98%。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366.5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1991人。发放农村低保金4244.6万元,农村低保对象30852人。
政治
中共长垣县委员会
中共长垣县委书记,刘森(2002年8月-2010年7月),薄学斌(2010年8月-2016年9月),武胜军(2016年9月-2018年11月),秦保建(2018年11月至今)
中共长垣县委副书记、长垣县人民政府县长,秦保建(2018年11月卸任),赵军伟(2018年12月任代理县长,2019年3月任县长至今)
中共长垣县县委副书记、县委党校校长,张秀田(2018年11月卸任)
中共长垣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张彤
中共长垣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党组副书记,範文卿
中共长垣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进
中共长垣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宾
中共长垣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史振彬
中共长垣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甘林江
中共长垣县委常委、人武部部长,傅军鹏
中共长垣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郭立
长垣县人大常委会
长垣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夏治中
长垣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县总工会主席,高国瑞
长垣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刘文献
长垣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张发才
长垣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徐鹏越
长垣县人民政府
长垣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秦保建(2018年11月卸任),赵军伟(2018年11月任代县长,2019年3月任县长至今)
长垣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党组副书记,範文卿
长垣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郭立
长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樊相镇党委书记,闫磊
长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王志勇
长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卢立松
长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李懿
长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非党),许馨明
长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文君、 汪相凯、郑富锋
政协长垣县委员会
长垣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鲁玉魁
长垣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张桂兰
长垣县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陶忠民
长垣县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范相鹏
长垣县政协副主席,张留科
长垣县监察委员会
主任:张彤(2018年1月-今)
经济
综述
长垣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形成起重机械、医疗器械、建筑、防腐、烹饪、绿色食品、苗木花卉七大特色产业。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4亿元,同比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6亿元,增长17.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8亿元,增长2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9.2亿元,增长2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54.8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10071.9元,增长14.6%。
近年来,长垣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省直管县体制优势,以建设富强、科教、宜居、和谐长垣为核心任务,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持续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持续改善民计民生,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0亿元,同比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1亿元,增长1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3亿元,增长16.6%;固定资产投资283亿元,增长1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3亿元,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3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0元,增长11%。
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8.4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居直管县第1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3%,增速较去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1.1:50.2:38.7,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最佳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7.6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居直管县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91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居直管县末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7.2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居直管县第1位。2016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67628万元,占年调整预算的103.2%,增长12.2%。税收收入完成134887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80.5%。收入规模、增幅、税收比重在全省106个县(市)中分别排第18位、第37位和第4位,在10个省直管县中分别排第4位、第4位和第1位。
2017年,长垣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42.9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居省直管县第2位;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21亿元,增长28.4%,居省直管县第3位。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投资62亿元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新建农村公路110公里。发展活力日益增强,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年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05亿元。
2018年,长垣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8.6亿元,同比增长7.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7亿元,增长17.5%,税收占比8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5亿元,增长11.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27.8元,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全年新增“四上企业”134家。纳税超亿元企业5家,超千万元企业56家,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赢得了“南长葛,北长垣”的讚誉。
第一产业
长垣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国家绿色农业示範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準化生产基地。2012年建设了“蔬菜、冬枣、食用菌、肉牛养殖、良种繁育”五大现代农业基地,高效农业面积达22.6万亩、设施农业面积2.6万亩,以肉牛养殖为主导的现代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国家认证绿色农产品基地面积达66万亩,国家绿色食品标誌产品62个,居河南省第一位。拥有涉农龙头企业98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94家。
截至2012年底,长垣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获得国家认证面积66万亩,其中苗木花卉基地2万亩,红提葡萄1.3万亩。涉农龙头企业68家,其中国家级企业1家(长远集团),省级企业3家(飘安、金鑫、大方)。经国家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誌的产品52个。亿隆农林生态园被命名为“河南省高科技林业示範园区”,宏力万亩红提葡萄园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特色红提葡萄种植基地”。2003年4月份,联合国亚太地区绿色食品市场通道建设研讨会在长垣县召开。
以推进结构调整为主线,持续推动农业规模化、标準化、品牌化、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初步形成了“绿色果蔬、苗木花卉、食用菌、肉牛养殖、良种繁育”五大农业产业化集群。截至2015年,现代农业面积达到38.9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到4.6万亩,以肉牛养殖为主导的现代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国家认证“三品一标”基地面积达到42.2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126个,涉农龙头企业128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13家。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国家绿色农业示範区、国家畜牧产业类项目实施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準化生产基地。
第二产业
起重产业
长垣是全国最大的起重装备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卫生材料生产基地。着力构建“一区六组团”的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新格局,2011年省级长垣县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1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43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0亿元,被评为“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河南省第一批知名品牌创建示範产业集聚区”,被工信部命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範基地”。
2012年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利润5077万元,增长40%;起重行业完成销售收入32亿元,医用卫材行业完成20亿元。起重机械园区一期工程建成,入园企业95个。全年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80个,其中亚泰公司彩印生产线、宏远公司起重机扩建生产线等21个项目竣工投产,卫华集团年产2.9万吨货柜起重机、飘安集团年产9000吨EPA新型医用卫材等投资超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截至2012年底,拥有整机生产企业199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48家,卫华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35.6亿元。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1个。配套生产企业800余家,4万多人从业,产品达10大系列200多个型号,正向大吨位、智慧型化、系列化方向发展,50吨以下起重机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部分企业产品已成功打开国际市场,出口东南亚、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年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2006年,该县承办了“中国重机协会桥式起重机分会全体会员大会”和“河南长垣起重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
建筑产业
截至2012年底,全县拥有国家一级资质企业37家,二级资质企业14家,施工範围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走出国门,打入沙特、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业人员8万余人。2005年11月份,第三届国际防腐蚀控制大会在长垣县召开。
截至2012年底,拥有40多家企业,其中,房屋建筑总承包一级企业2家,劳务分包一级企业4家,房屋建筑总承包二级企业4家,水利水电总承包二级企业3家,公路、电力安装、起重设备安装等建设安装企业17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该县新蒲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等企业作为主要施工单位承建了国家大剧院、奥运主场馆“鸟巢”工程等重点国家工程的建设,并获得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项“鲁班奖”。
第三产业
商贸物流
规划建设城市商务中心区,国际万商城、中国防腐材料交易中心、中原新发地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路港物流园、电子商务“园中园”、盛世联华城市综合体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纷纷落地,现代商贸、物流仓储、电子商务、金融和健康养老等高成长服务业成为县域经济升级版的“新引擎”。
科技创新
截至2015年,全县民营企业达9404家,发展壮大了特色装备製造、卫生材料及医疗器械两大主导产业,培育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防腐蚀及建筑新材料、健康产业等新兴产业,是全国最大的起重装备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卫生材料生产基地。依託国家级研究院、区域性产业前沿科研院所,组建“两院三所一中心”(华大基因研究院长垣分院、北京起重运输设计研究院河南分院、武汉理工大学长垣专用汽车研究所、中国防腐学会长垣防腐新材料研究所、深圳健康产业长垣研究所、省级高新技术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达3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4.3%。荣获中国驰名商标10件、中国名牌产品1个,驰名商标、着名商标数量均居全省县(市)第1位。
烹饪产业
截至2012年底,全市有专业厨师2.3万人,其中,在国外从厨者200多人。2004年9月,长垣县成功举办了中国(长垣)厨师之乡国际美食节活动。以中国厨师之乡品牌优势为依託,融合黄河滩区自然生态资源和现代农业田园景观,建设了食博园、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天然文岩渠综合休闲观光走廊、月亮湾、晟道园等一批休闲旅游设施,集餐饮、商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特色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
财税
2017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10069万元,为年初预算184500万元的113.9%,增长28.4%。其中:财政部门完成3638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2.5%,增长31.1%;国税部门完成10219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22.4%,增长56.2%;地税部门完成7148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9.1%,增长1.6%。税收收入完成166230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9.1%。收入规模、增幅、税收比重在全省105个县(市)中分别排第14位、第4位和第4位,在10个省直管县中分别排第4位、第3位和第1位。
交通
长垣交通便捷,大广高速、省道308、213穿境而过,直达新郑国际机场,新菏铁路、济东高速直达东出海口,正深度融入环渤海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成为中原经济区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新(乡)菏(泽)铁路横贯东西,长(垣)东(明)黄河大桥成为河南与山东的重要枢纽,省道308线与213线和大广(大庆至广州)与济东(济源至东明)高速公路在长垣境内十字交叉。
长垣县乡公路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渣油路到80年代末的柏油路,通车总里程80余公里。1992年,全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1998年全县通车总里程达630公里。2001年以来,大力实施市乡道路升级改造和村村通工程。
2011年末铁路通车里程49公里。公路全部通车里程1882.454公里,其中省道72公里,县道129.394公里,乡道266.601公里,村道1379.885公里,专用公路106.574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362万吨,货物周转量95459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66万人,旅客周转量43530万人公里。
截至2015年末,全县公路全部通车里程1942.896公里,其中省道70.657公里,县道129.195公里,乡道304.796公里,村道1402.331公里,专用公路106.574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358万吨,货物周转量69062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697万人,旅客周转量80923万人公里。
教育
截至2015年末,全县全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3424人,在校生11666人。普通高中招生5743人,在校生17502人。国中学校招生14336人,在校生41158人。普通国小招生16572人,在校生92728人。
学校 | 办学层次 | 性质 |
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 | 高等职业教育 | 民办 |
长垣县第一中学 | 普通高中、国中 | 公立(省级示範性高中) |
长垣县第十中学 | 普通高中、国中 | 公立 |
长垣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中等职业学校 | 公立(省级重点职业学校) |
河南宏力学校 | 幼稚园、国小、国中、高中、国际教育 | 民办 |
城建
城市规划
发展愿景与目标。规划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注重生态、塑造特色、激发活力”作为发展主题,提出绿色、开放、创新慧城的发展愿景,并确定建设生态宜居的複合型现代城市,打造全国一流县城的总体目标。
区域职能。豫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特色装备製造产业基地;中原经济区重要的健康产业基地;中原经济区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河南省生态宜居示範县。
城市性质。豫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特色装备製造与健康产业基地,绿色低碳的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规模。至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42.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5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8平方米;至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7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8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7平方米。
县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至2020年,县域总人口100万人,城镇化水平60%;至2030年,县域总人口118万人,城镇化水平73%。
县域空间结构。规划按照城乡一体的原则採取全域规划角度,将长垣视为一个整体,确定“一核两心多点”、城市带郊区的城乡空间形态。
新型城镇化
长垣县以深入开展“六城联创”为抓手,以创促建、以创促管、以创促化,促进人口、产业、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截至2012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6平方公里,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规划新型农村社区112个,已启动建设69个;城镇建成区面积达7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6.5万,城镇化率达43.5%。截至2012年底,城区道路总长达到105公里,拥有日供水3万吨水厂一座,投资1.7亿元的燃气管网工程、投资8000多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投资3000多万元的垃圾处理厂正在建设之中。有大型综合性商场11处,城区商业营业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已建成高中档住宅小区20多处,住宅面积近500万平方米。有二级甲等医院2所。有高职高专院校1所,省级示範性高中1所,市级重点高中1所,城区在校生达到4万多人。城区街道绿化率达到100%,人行道铺装率达到9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17万,城镇化率达到32%。

截至2015年,全县城市建城区面积达到39.5平方公里,建成美丽乡村住宅面积980万平方米,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最佳化。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
2015年2月27日,经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长垣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2015年11月16日,长垣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7年11月14日,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公布,河南省长垣县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产业集聚区
长垣县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政府认定的183个产业集聚区之一,含起重工业园区组团和汽车产业园区组团,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起重工业园区组团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汽车产业园区组团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18.2平方公里,以起重装备和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共入驻企业465家,其中“四上”企业达到176家,从业人员7.7万人,三次进入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两度被评为河南省二星产业集聚区。
商务中心区
长垣县商务中心区位于县城区东南部,规划总用地面积1.9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82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22家(规模或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14家)、个体工商户488家。招商内容主要包括:SHOPPING MALL(超大规模购物中心)、星级酒店、汽车购物中心、精品商街、中介服务、信息与科技研发、休闲养生会馆、会议会展中心、商务金融、商业综合体、企业总部办公、公寓及公共服务配套等项目。商务中心区发展方向以商贸带动商务、以商务助推产业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中国起重机械名城”“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卫生材料生产基地”等产业品牌效应,着眼于服务特色装备製造、汽车及零部件、防腐蚀及建筑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发展,打造商贸与商务兼容、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兼顾的服务业集聚中心。
健康产业园
长垣县健康产业园位于长垣县南蒲街道办事处辖区内,规划面积20.97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6.13平方公里,划分为医疗器械产业分区、生物医药保健品产业分区、华大基因产业化示範园区、创新研发基地和配套服务基地“一园四片区”,重点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保健品产业,已入驻驼人科技园、河南金鸿堂製药、华大基因产业化示範园、安克林滤业、上海建中医疗器械、辽宁金泰克可视喉镜等亿元以上企业项目15个,年产值25亿元。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备,形成了“三纵四横”的路网框架,配套建设了长垣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公租房、中国小校、幼稚园、生活服务区、商业综合体、健康产业创业园和医学博物馆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启动建设了华大基因产业化示範园,重点承接华大基因科研成果转化,推进健康领域和农业领域研究发展,使我县在分子育种、生物医药等方面跻身全国乃至世界一流行列。2020年健康产业园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标準最高、功能最全的医疗器械销售集散地和承载医学行业文化业务交流的主阵地。
防腐产业园
长垣县防腐蚀及建筑新材料产业园位于蒲北街道办事处辖区内,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供排水、电力、天然气、通讯、污水处理、公租房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已入驻企业18家,先后引进河南省水性漆检测中心、河南晨垣水性涂料、居然之家等科研、工业、商业、服务业项目30多个,计画总投资85亿元。园区旨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防腐蚀及建筑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总部经济基地,将按照高科技含量、高层次人才集聚、高产出效益的发展理念,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技术研发先进、总部经济集中、现代物流便捷、管理服务到位”的新型工业园区。园区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防腐蚀及建筑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检测基地。
社会
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着眼“双基双治双安”,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格线化、信访稳定规範化、平安建设常态化,全面推行民生托底保障制度和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机制,形成了以创业就业为途径、社会保险为基础,宽领域、广覆盖的社会就业和保障体系新框架,基本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呈现出民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繁荣发展新局面。
2012年,全年发放医疗补助金1100万元。发放“低保”金558万元,“两金”发放率达到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开仓借粮76万公斤,发放各种救灾资金598万元,动员社会捐款17万元。全年申报科技项目20个,其中列入国家级项目2个;推广转化科技成果20项,申报专利23项。
科技
全年全县申请专利3627件,成果鉴定数85项,授权发明专利数29项。高技术企业19家,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92.8亿元,专业技术人员16044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366人。年末共有25种产品拥有“河南名牌产品”称号,“中国驰名商标”10个。
文化
截至2015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物管理所1个,建成乡镇文化站和文化活动中心18个。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12.6万户,其中数位电视9.9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
历史
历史故事
2500多年前的夏相关龙逄、卫相蘧伯玉等贤哲举世皆知。孔子高足——子路,治蒲三年,至今的文明渠中还流淌着有关他的颂歌。孔子周游列国时多次到过这里,留下夸讚子路功绩的“三善镇”、参天之木的“参木村”、演绎周礼于树林的“习礼王村”及讲学授艺的“学堂岗”等文化遗址。秦始皇统一中国,设郡县,因有防垣,长垣之名始见于世。
文物古蹟
长垣县仲子墓,据《仲子三墓誌》记载,一说长垣子路墓葬其骨骼,一说为衣冠墓。该墓在宋代子路被追封为河内公后,称河内公墓,入元明两朝也一直称为河内公墓,清之后,俗称“子路坟”。位于长垣城东北岳庄村东北100米处。1930年代黄河泛滥,子路祠墓均被冲垮,如今仅剩遗址,坟头都没了。但仅《仲子三墓》流传下来的讚颂长垣河内公墓的明朝诗歌就有一百余首。
学堂岗圣庙,位于长垣县城北5公里的蒲东区学堂岗村东,197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庙始建于汉,唐、宋渐盛,元遭兵火无存,明天顺三年( 1459 )重建,经明、清两代十数次增修,逐渐成为豫北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其主体建筑有: 欞星门、大成殿、古坛亭、“ 春风、化雨 ” 二亭、深造堂等。现存杏坛亭、杏坛亭、杏坛碑亭和明、清碑刻六通。
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位于河南省长垣县食博园,博物馆于2012年6月28日开工建设,2012年12月底建成,总投资5000万元,馆内共展出文物240余件,总面积5400平方米,占文博中心南半部的第一、二、三层楼。
荣誉
中国起重机械名城
中国卫生材料生产基地
中国防腐蚀之都
中国第一个厨师之乡和中华美食名城
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县城
国家园林县城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
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全国科普示範县以及省级生态县
省级双拥模範县
省级文化先进县。
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唯一县级城市入选全国“城市双修”试点
第二批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
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範县
名人
古代
李化龙,明朝中期名将、太师、兵部尚书
崔景荣,明朝礼部尚书
王家桢,明朝兵部左侍郎
现代
王全书:河南省政协原主席、党组原书记,现任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黄先耀:广东省委原常委、省纪委原书记
史济春: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焦兰生:广东省阳江市委书记
赵磊:北京市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
杨丽萍:河南省文化厅厅长、党组书记
王建勛:河南省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刘英魁:山西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
支现伟:北京市顺义区委常委,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
李跃勇,河南省新乡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
梁洁:致公党南京市委副主委、南京市贸促会会长
景劲松:河南省南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杜新军:河南省商丘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王永前:甘肃省金昌市委常委,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军:河南省林州市委书记
石恆真,郑州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孔曙光,福建省厦门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邓志东:贵州省仁怀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督察长
李修国,河南省新乡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韩宪保:卫华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王国胜:驼人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秦自力:河南宏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