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金解州天宁寺大藏经

金解州天宁寺大藏经

《金解州天宁寺大藏经》,金代雕印的汉文大藏经。因1933年发现于山西赵城,故又称《赵城藏》或《赵城金藏》。全藏採用千字文次第编目,自“天”字起至“几”字止,计六百八十二帙,每帙十卷,或略有增减,约近七千卷左右。发现时已有缺佚,存四千九百五十七卷,此后又几经散佚,现仅存四千八百十三卷。经卷为捲轴式装帧,每轴由若干版粘合成卷。每版刻字多为二十三行,行十四字。此藏是以《开宝藏》为依据的覆刻本,部分经卷尚留有开宝、鹹平、天圣、绍圣等北宋年代雕造、刷印和其他题记。据现存印本中的某些题跋,可知此藏雕版地点为山西省解州静林山天宁寺。雕版时间最早为金熙宗完颜亶皇统九年(1149),最迟为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十三年(1173),历时二十四年。全部刻造时间大体可推定为二十四年至三十年。现据考证,此藏发起募刻者为崔法珍。初时经板收贮于弘法寺。雕造完毕后,曾印刷四十三部,但流传下来的只有赵城广胜寺本四千八百一十三卷,大宝积寺本约五百四十卷,兴国院本及天宁寺本各十余卷,共五千三百八十余卷,尚不足一藏之数。入元之后,此藏板片曾进行过两次补雕。第一次在元太宗窝阔台执政时期(1229-1242),由中书省耶律楚材倡导。第二次补雕于元至元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1287-1289)。此藏以往未见着录。民国时期,“上海影印宋版藏经会”为寻访《碛砂藏》缺本,无意中在赵城广胜寺发现此藏。然因其版式与《碛砂藏》不同,故未被纳入《影印碛砂藏》。后“北平三时学会”精选其中特有的孤本佛典四十六部二百四十九卷,影印成《宋藏遗珍》(上、中、下三集),作方册本一百二十册发行。1942年,八路军某部将此藏安全转移至绵上县一座废弃的煤窑里。抗战胜利后,经卷运至太行山区涉县温村天主堂内。建国后,运至北京,交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后经专家十来年揭裱修复,到1964年全部竣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金解州天宁寺大藏经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