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玉堂春(1964年香港电影《玉堂春》)

玉堂春(1964年香港电影《玉堂春》)

玉堂春(1964年香港电影《玉堂春》)

《玉堂春》为李翰祥策划的黄梅调电影,是胡金铨第一次自编自导的作品,改编自冯梦龙《警世通言》之《玉堂春落难逢夫》,也是有名京剧剧目。乐蒂、赵雷、高宝树、杨志卿、顾文宗主演。

影片讲述纨绔子弟王公子爱上名妓苏三,可是床头金尽,流落破寺,后苏三帮助王公子,发愤图强,考取功名,成为都堂大人,而此时苏三身陷囹圄,王公子终还其清白。电影依随嫖院、定情、起解、会审、探监、团圆的套路结构。

基本介绍

  • 导演:胡金铨
  • 编剧:胡金铨
  • 主演:赵雷,乐蒂,田丰,杨志卿
  • 製片人:邵逸夫
  • 出品公司:香港卲氏兄弟公司
  • 中文名:玉堂春
  • 外文名:Confessions of a Concubine (USA) (bootleg title)
  • 其它译名:Yuk Tong Chun (Hong Kong: Cantonese title)
  • 出品时间:1964年09月30日
  • 製片地区:中国香港
  • 类型:爱情
  • 片长:107分钟
  • 上映时间:1964年9月30日
  • 分级:第Ⅰ级
  • 对白语言:国语,粤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056711

剧情简介

京师名妓苏三童年被鬻勾栏为雏妓,邂逅尚书公子王金龙,一见钟情,王金龙夜夜勾栏院,浪掷缠头,奈何龟奴需索无厌,公子囊中有限,卒至床头金尽,流落京师,苏三不忍,悄赠黄金作归乡盘缠。
不料龟奴无良,暗中将苏三卖与山西富豪为妾,但富豪家中早有一大妇,又嫉妒苏三得宠,于是逼她操贱役,儘量折磨。 后来大妇不安于室,背着富豪偷汉,却被苏三窥破好事,乃与姦夫艳婢串谋将苏三杀害,却错杀富豪,事后嫁祸苏三,贿赂知县,将苏三屈打成招,移解太原府定谳。
幸而王金龙自回乡后,发奋读书,秋围连捷,官拜巡按,正巡抵太原,阅卷得知此事,微服入狱访苏三,始知冤情,即设法平反冤狱,苏三终于沉冤得雪。
玉堂春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备注
苏三乐蒂----
王金龙赵雷----
王定顾文宗----
老鸨红薇----
苏老八朱牧----
沈燕林杨志卿----
柳子美李英----
王琼井淼----
大小姐欧阳莎菲 ----
二小姐陈云华----
王知县尤光照----
皮氏高宝树----
赵昂王沖----
春锦于倩于倩即阎芷苓
金哥李昆----
刘秉义田丰----
崇公道蒋光超----
潘必正张沖----
——张丽珠----
——傀芳凝傀芳凝即方盈
妓女黄曼----
妓女莫愁----
妓女王兰----
——汪萍----
——李国瑛李国瑛即李菁
李影、赵明、樊梅生、李红珠、江青、冯毅

职员表

监製原着导演副导演(助理)编剧摄影配乐剪辑道具服装设计录音布景师
邵逸夫冯梦龙胡金铨田丰 宋存寿 邹汉斌胡金铨贺兰山 董绍咏 梅志昂 戴嘉泰王纯 王居仁姜兴隆範金定 马斐刘贤辉王永华 陆福兴 郑益松陈其锐 曹年龙
  • 化装:方圆

幕后花絮

金铨首导

影片起初採取双导演制,由李翰祥、胡金铨联合执导演筒。
玉堂春(1964年香港电影《玉堂春》)
六十年代初期,香港邵氏电影公司预备以彩色阔银幕摄製系统,同时开拍多部当时最流行的黄梅调歌唱电影,由古装片大导演李翰祥掌舵,继他《武则天》、《倩女幽魂》等古典文艺正剧之后,再拍戏曲小品以收商业卖座之成效,李翰祥分身乏术,趁机提携自家子弟兵,协助扶植李氏班底中的多位副导演、编剧等成为正式的电影导演。计画已定,便于1962年前后连开四部古装歌唱鉅片:《江山美人》名编剧王月汀负责《红娘》,李氏之副手高立负责《凤还巢》,着名谐星兼编剧兼副导演的胡金铨则负责《玉堂春》,另外还有邵氏公司的年轻导演何梦华负责《杨乃武与小白菜》。
这些电影的摄製计画,多半源自京剧或其他戏曲的「经典戏宝」,《红娘》因故停拍,《杨乃武与小白菜》成绩差强人意,《凤还巢》卖座鼎盛,而《玉堂春》则在首映之后便销声匿迹,多年来始终是部谜一般的作品;导演胡金铨曾多次表示自己不喜拖拖拉拉、哭哭啼啼的黄梅调歌唱,只是「看在好兄弟李翰祥的面子上」才勉为其难地接拍。
胡金铨说:“我把剧本着重在妓院中的生态,才子佳人的故事轻轻带过。但是王金龙在妓院遇到苏三,分别若干年后,王金龙做的是法官,审的是杀人犯苏三,造成很戏剧性的场面,从此引起我对传统戏曲结构有着极大的兴趣。”
胡金铨在处理影片前三分之一的妓院场面,加入许多明代商业社会的文化、生活细节,野心甚大;中段三分之一拍摄苏三在洪桐落难,戏味浓郁,皮氏、赵昂和侍女春锦的三人姦情在当时一片才子佳人的慢做细唱古装爱情片中,亦属大胆真实;倒是结尾三分之一,也就是起解、会审、团圆的高潮戏,胡乱收束,草草拍成,效果极差。胡金铨在八十、九十年代以「中国超级名导演」之姿接受日本学者专访,完全不愿提《玉堂春》的拍摄种种,甚至拒绝承认《玉堂春》是他第一部正式执导的影片,而託辞只是为李翰祥「捉刀」,并说他真正的导演处女作是后来的抗日电影《大地儿女》。

新人亮相

《玉堂春》影片开始后不久,有一段大场面的宴会戏,宴席间由赵雷及老将李英、李影,搭配新人赵明、樊梅生饰演的文人商贾等,照例要写花笺召妓陪酒,于是,南国训练班里派出了几位新秀饰演这些「小牌妓女」,其中又有三位表现最为亮眼:倪芳凝、江青、李国瑛。
玉堂春(1964年香港电影《玉堂春》)
第一位亮相的是身着翠绿衣衫的倪芳凝,身材修长,容貌秀丽,可能因为年纪太轻(大概才不到16岁)的关係,举手投足之间还略显生涩,但她可爱、讨喜的扮相极具观众缘,可以看出日后应该是个饰演俏皮少女的绝佳人材。
第二位亮相的是身着银白衣衫的江青,原名「江独青」,在北京舞蹈学校求学期间,因为家人认为「独」字比较敏感,于是改为「江青」,六十年代初期赴港投亲,因缘际会进入南国训练班,因为具有舞蹈基础而颇受重视。江青在《玉堂春》里连一个特写镜头都没有,但是一个长镜头让她走近走远、唱做表演,我们可以看出她的身段做工非常细腻、表演火侯也恰到好处,是所有几位新人中最具大将之风的一位。
最后亮相的则是身着花衣的李国瑛,扭来摆去,演起花蝴蝶一般的小牌妓女恰如其分,手中的酒杯因为歌舞的动作过大,好几次还倾斜翻飞,演出十分卖力。
这三位新人,经由胡金铨推荐给李翰祥亲自甄试,李认为倪芳凝最具「开卖拉费司」,江青气质最佳、戏也最好,李国瑛介乎其中,表现亦不弱,三位都是大将之材。

拍摄波折

《玉堂春》与《红娘》两部新片停拍,引起外界种种猜测,有人说邵氏当局对这两部片子不满意,所以”抛锚“了。
工作照工作照
《玉堂春》自开拍以来,一直断断续续,受环境的限制,无法一气呵成。开拍之初(1962年9月),正是女主角乐蒂生孩子以后,又因为全力赶拍《梁山伯与祝英台》而暂停。1963年续拍时,又因男主角赵雷的问题而受到影响。
赵雷因在邵氏颇不得意,投向“电懋”,留下未完成的《玉堂春》。赵雷已是电懋的人,加之他在电懋方面有很多戏,分身乏术,对邵氏给他的通告常常相应不理。
一日戏中乐宫楼头,王金龙宴客,在酒席宴前,邵氏的剧务与赵雷为了排期,当场发生争吵,有了这次明显化的不愉快,赵雷对于《玉堂春》乾脆就说“没工夫”拍了。
影片拍摄十分之七,邵氏剧务组与电懋剧务组经过再三磋商说服了赵雷,请他在百忙中抽出空来继续拍摄《玉堂春》,23日上午,已续拍“探监”一场,赵雷穿着戏装,独坐在摄影棚外三乘风凉,仍然有些不大开心。
在摄影棚中,已搭好了一堂“女监”布景,胡金铨表示:一定儘快拍完《玉堂春》,用事实答覆外间的留言,他擦擦汗、摇摇头,苦笑着说:“我都不知道,这些讯息是打哪儿来的?我是个新导演,可吃不消这些话啊!”
胡金铨当时正挥汗赶写一部全部用男演员的古装剧本,打算继《玉堂春》之后,作为他导演的第二部作品。

音乐原声

作曲:王纯,作词:李隽青,指挥:林声翕,主唱:静婷、江宏
玉堂春(1964年香港电影《玉堂春》)

影片评论

玉堂春(1964年香港电影《玉堂春》)
玉堂春是个身世可怜的妓女,从小就被父母卖进妓院受尽折磨,长大后做人的摇钱树受人摧残,毫无自由。时代儘管进步,这种社会的罪恶依旧存在,把《玉堂春》拍成电影如果能把握这一主题意识,发掘出隐藏的许多社会问题,自然还有其可拍的价值。可是,它仅是一部支离破碎的旧故事,既丧失原来的精华,更谈不到有什幺新的表现。
原来的舞台剧不只在描写苏三的可怜身世,而是透过这一人物的遭遇,反映出当时社会由金钱产生出的种种罪恶,亲生父母为了钱而卖女为娼;老子搜刮民脂民膏让儿子挥霍,弄得儿子流落他乡;鸨母眼里只认得钱,无钱就翻脸不认人;有钱商人饱暖思淫慾而丧了命……所以最后王金龙会看破名利,携苏三弃官而去。
玉堂春(1964年香港电影《玉堂春》)
通俗电影不敢面对现实,虽然可以避重就轻,但对素材的取捨,仍应把握中心。——余心善
胡金铨将重心放在妓院黑幕的描写,强调妓女的辛酸,虽因省略起解、削弱会审难使戏迷满意,站在电影改编的原则,仍有其可取之处。
前半部妓院场面的描写,从布景的堂皇、场面的杂陈、气氛的製造,可看出胡金铨初执导演筒的功力不弱。尤其穿插黄曼被迫接客、收买小养女以及送行宴会的酒令场面等,也是电影变得较为充实。
可惜胡金铨犯了贪多的毛病,正由于前半部戏写得太多,又不能放弃原来情节的发展方式,以致到后半部便有无法收场之苦,沈燕林赎了苏三回家、苏三要自杀等场面,固成儿戏,由起解到会审也草草了事。其中并因删减的不当,部分镜头有难以衔接的破绽。
同时,胡金铨也没有把握原来强调“金钱是製造万恶”的主题,王金龙糊里糊涂地花钱、沈燕林的娶妻送命、苏三父母出卖女儿为娼的因素等等……都没有深入的刻画出问题的癥结所在。
幸而乐蒂演这个角色戏路适合,加以古典美人的手姿,很能与人好感,井淼的戏虽少,也还有父子之情,此外如江青、方盈、李菁三位新星在这里初露头角,已可看出她们的光芒。——黄仁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玉堂春(1964年香港电影《玉堂春》)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