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札
方言札是废除方言、强制推行标準语的一种手段,即在方言使用者的脖子上挂上牌子以示羞辱。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方言札
- 释义:废除方言、强制推行标準语
- 时间:16至18世纪期
- 地点:法国
16至18世纪期间,法语被法国波旁王朝统治者定为标準语。而奥克语、法兰克-普罗旺斯语、布列塔尼语等其他语言则被视为“方言”,其使用遭到压制。法国的学校在使用这些“方言”的学生脖子上挂上牌子以示羞辱。这可以说是方言札的始作俑者。(参见条目Vergonha)而在19世纪英国的威尔斯,学校使用类似的方法在说威尔斯语的学生脖子上挂上名叫“Welsh Not”木牌,上书“WN”两个字母。这项方言札的制度在大正年间被引入了日本。日本政府将方言宣传为“难听的语言”(悪い言叶)、“可耻的语言”(耻ずかしい言叶),并在全国境内推行共通语(标準日本语),在东北地方、九州地方以及琉球群岛的各个学校使用方言札来强制推行共通语。这种政策虽然引起了各地的反抗,但由于日本政府的宣传,大都市出身的人蔑视说方言者,导致了方言使用者人数的急剧下降。学生的父母被迫要求学生们使用标準语。这一政策在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继续施行。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日本人的思想才开始转变,开始保护方言。目前沖绳县竹富岛的喜宝院收藏有竹富国小校使用的方言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