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棠村(重庆市忠县拔山镇甘棠村)
甘棠村位于拔山镇西南部,与东汪山村、双星村相邻,南与汪家洞村、丰都县董家镇龙头寨村接壤,西与新立镇白马村相连,北与杨柳村、龙山村唇齿相依。拔董公路贯穿全境。全村幅员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0亩,水田面积1400亩,林地面积1340亩,有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81户,总人口2470人,全村系汉族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甘棠村
- 别名:甘棠
- 行政区类别:自然村
- 所属地区:重庆市忠县拔山镇
- 地理位置:位于拔山镇西南部
- 人口:2470人
- 耕地面积:2800亩
人力资源
全村现有总人口2470人,农业人口有24 63人,全村现有总劳动力人口1492人,其中男劳动力人口有810人,女劳动力人口682人;20岁――30岁有313人,30岁――40岁有389人,40岁――50岁有438人,50岁――60岁有352人;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国小文化853人,国中文化117人,高中文化50人,中专文化13人,大专文化3人;按从事行业分,从事建筑业的480人,从事缝纫製鞋业有13人,从事电子装配业的有15人,从事机械製造业的有18人,从事交通运输业的有5人,从事商业的有19人,从事餐饮服务业的有52人,从事种养业的有637人,从事管理类人才有15人,另外从事其他行业的有350人;全村外出务工有969人,外出务工实现经济收入有1200多万元。
农村经济
全村主要收入来源有种养殖业和外出劳务收入。全村水稻播种面积1200亩,年产出水稻740吨,小麦播种面积为700亩,全年产出小麦140吨,玉米播种面积为1000亩,全年产出玉米400吨;蔬菜播种面积为440亩,全年产出600吨。全村养殖业有生猪、鸡、鸭等,年出栏生猪3000头,禽15000只。全村有种养殖大户28户,其中生猪养殖大户有2户,鸡养殖大户1户,养鱼大户有3户。外出务工人员850人,外出劳务收入100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有2800元。
民营经济
全村有民营企业4个,个体工商户有18户。蔬菜种植户多,点据拔山镇常年卖菜户的30%。
基础设施
全村道路交通条件较差,现有县级路2公里,村级公路4.6公里。有小型水库3个,山坪塘有28口,两条渠道3公里。已安装自来水有140户,用电率达100%,天然气安装有17户,沼气59户,固定电话安装率达80%,电视普及率达95%,安装加密电视4户,有村小2所,其中一所闲置未用。。
组织建设
全村现共有党员70人,国小含国小以下文化程度有52人,国中文化程度有15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3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后备干部2人。党群干群关係融洽,三会一课基本坚持。
历史名人
相传秦朝末年,李甘棠之子李飞跟随西楚霸王项羽反秦,李飞专门负责管理项羽的乌锥宝马,项羽兵败,宝马跃江自杀,李飞逃回临江(今忠县)甘棠山隐居。
旅游资源
甘棠村一组月亮寨,寨门、古城墙保存完好,寨东西南北岩高峰险,气势雄伟,易守难攻,有古语云“远看月寨平又平,近看月寨半天云,想夺月寨万不能,月寨石头打死人”。相传元朝末年白莲教攻打月亮寨,“围攻三月而不得,始绕道”,寨内建筑依稀可见当年盛况。寨内有古树2棵,直径都在2米以上,树冠达1100平方米。寨内有一石洞,面积850平方,且分上下两层,常年气温12——18度,冬温夏凉。洞内有一清泉,常年不断,且越乾旱流量越大,称为千古之迷。距月亮寨300米有一水库,建有休闲钓鱼台,植有松柏无数。在下行100米便是有名的刘家沟,沟内生态保护完好,野生动物常出没于此,是全镇人民休闲好去处。
地理位置
重庆市忠县拔山镇甘棠村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甘棠村(重庆市忠县拔山镇甘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