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丘师範学院
商丘师範学院(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坐落于河南省商丘市,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
学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归德府中学堂”,前身为北宋全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1981年7月经批准设立商丘师範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商丘师範学院;200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平原路、文化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建筑面积近120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近200万册,电子资源资料库20个,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2亿多元;设有21个学院,下设64个本科专业;拥有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400多人,在校生2.7万余人。
基本介绍
- 主管部门:河南省
- 学校官网:http://www.sqnc.edu.cn
- 中文名:商丘师範学院
- 外文名: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 简称:商丘师院
- 创办时间:1905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师範
- 属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2016年)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介晓磊
校长:司林胜 - 高职专业:10个
- 本科专业:64个
- 院系设定:化学化工学院、测绘与规划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21个学院
- 校训:应天归德 智圆行方
- 校歌:《商丘师範学院校歌》
- 地址:平原路校区:河南省商丘市平原中路55号
文化路校区:河南省商丘市文化中路298号 - 院校代码:10483
- 知名校友:朱铭、窦晴身、魏召峰、卢健等
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归德府中学堂”,前身为北宋全国之一的应天书院。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废科举,兴学校,诏令各省的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国小堂。
1905年8月(光绪三十一年),范文正公讲院改为“归德府中学堂”(简称归德中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归德府中学堂曾多次更名。
1949年,称河南省立商丘中学。
1953年,迁往今商丘师範学院文化路校区。
1958年,新建商丘大学(专科)。
1975年,在商丘大学基础上创办商丘师範学院。
1977年,恢复高考后,在商丘师範学校附设“商丘师範大专班”。
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商丘师範专科学校。
1992年4月,学校更名为商丘师範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3月,商丘师範高等专科学校与商丘教育学院合併成立了新的商丘师範学院,成为商丘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2004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6年8月,学校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11月,学校对学校原来的19个学院、3个教学部整合调整为21个学院。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400多人,博士近300人,硕士700余人,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者150多人;学校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
获奖者 | 授奖单位 | 获奖名称 | 获奖时间 |
---|---|---|---|
介晓磊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 国务院特殊津贴 | 2006.09 |
张晓根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 国务院特殊津贴 | 2012.09 |
陈向炜 | 教育部、人事部 | 全国模範教师 | 2007.09 |
李可亭 | 教育部、人事部 | 全国模範教师 | 2001.09 |
赵传江 | 教育部、人事部 | 全国优秀教师 | 2001.09 |
孟现志 | 教育部、人事部 | 全国模範教师 | 2009.09 |
孙艳玲 | 教育部、人事部 | 全国模範教师 | 2004.09 |
资料来源: |
所在院系 | 名称 | 等级 | 年度 |
---|---|---|---|
物理与信息工程系 | 理论物理教学团队 | 省级 | 2008 |
历史学与社会学系 | 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 | 省级 | 2009 |
文学院 |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 | 省级 | 2011 |
化学化工学院 | 基础化学教学团队 | 省级 | 2012 |
物理与电气信息学院 | 电工电子教学团队 | 省级 | 2013 |
环境与规划学院 | 地理科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省级 | 2014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函式论教学团队 | 省级 | 2016 |
资料来源: |
姓名 | 所属学院 | 级别 | 年度 |
---|---|---|---|
徐茂田 | 化学化工学院 | 省级 | 2009 |
郭文佳 | 历史与社会学院 | 省级 | 2013 |
薛明志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省级 | 2015 |
李淑萍 | 生命科学学院 | 省级 | 2016 |
资料来源: |
姓名 | 授奖单位 | 名称 | 年度 |
---|---|---|---|
余方镇 | 河南省人事厅、教育厅 | 省优秀教师 | 2001 |
李贯良 | 河南省人事厅、教育厅 | 省优秀教师 | 2004 |
王在畅 | 河南省人事厅、教育厅 | 省优秀教师 | 2004 |
周辉 | 河南省人事厅、教育厅 | 省优秀教师 | 2004 |
郭文佳 | 河南省人事厅、教育厅 | 省优秀教师 | 2007 |
王庆东 | 河南省人事厅、教育厅 | 省优秀教师 | 2007 |
陈文强 | 河南省人事厅、教育厅 | 省优秀教师 | 2009 |
王增文 | 河南省人事厅、教育厅 | 省优秀教师 | 2009 |
周运增 | 河南省人事厅、教育厅 | 省优秀教师 | 2011 |
姚润田 | 河南省人事厅、教育厅 | 省优秀教师 | 2011 |
资料来源: |
院系专业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21个学院,下设64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涵盖10大学科门类。
类别 | 院部 | 专业名称 |
---|---|---|
本科 | 人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秘书学 | ||
历史学 | ||
文化产业管理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套用数学 | |
统计学 | ||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 物理学 | |
汽车服务工程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电子信息工程 | ||
通信工程 | ||
自动化 |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外语学院 | 英语 | |
日语 | ||
翻译 | ||
商务英语 | ||
法学院 | 法学 | |
社会工作 | ||
思想政治教育 |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
生物与食品学院 | 生物科学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生物工程 | ||
动物科学 | ||
生物与食品学院 | 园林 | |
音乐学院 | 音乐表演 | |
音乐学 | ||
舞蹈编导 | ||
信息技术学院 | 软体工程 | |
物联网工程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电子商务 | ||
美术学院 | 美术学 | |
绘画 | ||
雕塑 | ||
教师教育学院 | 教育学 | |
学前教育 | ||
国小教育 | ||
测绘与规划学院 | 地理科学 | |
地理信息科学 | ||
测绘工程 | ||
城乡规划 | ||
传媒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
广告学 | ||
广播电视编导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投资学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市场行销 | ||
财务管理 | ||
物流管理 | ||
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
建筑电气与智慧型化 | ||
建筑学 | ||
艺术设计学院 | 动画 | |
摄影 | ||
视觉传达设计 | ||
环境设计 | ||
国际教育学院 | 经济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 |
教育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 ||
新闻传播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 ||
电气类(中外合作办学) | ||
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 |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 | ||
电子商务类(中外合作办学) | ||
戏剧与影视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 ||
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 ||
专科 | 人文学院 | 语文教育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教育 |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
信息技术学院 | 计算机信息管理 | |
软体技术 | ||
数字媒体套用技术 | ||
国际教育学院 | 财务会计类(中外合作办学) | |
电子商务类(中外合作办学) | ||
艺术设计类(中外合作办学) | ||
教育类(中外合作办学) | ||
资料来源: |
学科建设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
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物理、分析化学、人文地理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0个,省高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
所在院系 | 名称 | 等级 | 年度 |
---|---|---|---|
特色专业 | |||
数学系 | 数学与套用数学 | 国家级 | 2009 |
物理与信息工程系 | 物理学 | 国家级 | 2010 |
特色专业 | |||
物理与电气信息学院 | 物理学 | 省级 | 2007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省级 | 2008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数学与套用数学 | 省级 | 2009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 | 省级 | 2010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省级 | 2011 |
环境与规划学院 | 地理科学 | 省级 | 2012 |
教育科学学院 | 教育学 | 省级 | 2013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省级 | 2012 |
物理与电气信息学院 | 物理学 | 省级 | 2012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省级 | 2012 |
环境与规划学院 | 地理科学 | 省级 | 2013 |
法学院 | 法学 | 省级 | 2014 |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省级 | 2014 |
教育科学学院 | 教育学 | 省级 | 2014 |
传媒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 | 省级 | 2016 |
化学化工学院 | 套用化学 | 省级 | 2016 |
卓越工程师计画项目 | |||
化学化工学院 | 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 省级 | 2012 |
资料来源: |
中心名称 | 所属院系 | 等级 | 年度 |
---|---|---|---|
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 物理与信息工程系 | 省级 | 2009 |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 化学系 | 省级 | 2010 |
环境与规划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 环境与规划学院 | 省级 | 2011 |
基础生物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 生命科学学院 | 省级 | 2012 |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 物理与电气信息学院 | 省级 | 2013 |
计算机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 信息技术学院 | 省级 | 2016 |
电子设计与创新时间教学示範中心 | 电子电气学院 | 省级 | 2017 |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 |||
商丘师範学院-河南航天金穗电子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 国家级 | 2013 |
资料来源: |
院系 | 课程名称 | 等级 | 年度 |
---|---|---|---|
精品课程 | |||
物理与电气信息学院 | 电磁学 | 省级 | 2003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数学分析 | 省级 | 2005 |
物理与电气信息学院 | 电子技术 | 省级 | 2005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高等代数 | 省级 | 2006 |
文学院 | 外国文学史 | 省级 | 2006 |
物理与电气信息学院 | 力学 | 省级 | 2007 |
文学院 | 古代文学史 | 省级 | 2008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解析几何 | 省级 | 2009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化学 | 省级 | 2010 |
化学化工学院 | 现代分析技术 | 省级 | 2011 |
历史与社会学院 | 中国古代史 | 省级 | 2011 |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
文学院 | 外国文学史 | 省级 | 2012 |
物理与电气信息学院 | 电子技术 | 省级 | 2013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解析几何 | 省级 | 2013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化学 | 省级 | 2014 |
化学化工学院 | 现代分析技术 | 省级 | 2015 |
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 | |||
生命科学学院 | 中学生物学科教学设计 | 省级 | 2013 |
教育科学学院 | 教育哲学 | 省级 | 2013 |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 现代教育技术套用 | 省级 | 2013 |
教育科学学院 | 儿童发展 | 省级 | 2013 |
资料来源: |
- 教学成果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完成河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108项,获河南省教学成果奖14项。
项目主持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立项年份 |
---|---|---|---|
张庆政 | 数学专业分类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重点项目 | 2012年 |
李淑萍 | 地方教学型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一般项目 | 2012年 |
孟现志 | 新形势下河南地方高师院校特色创建的研究与实践 | 一般项目 | 2012年 |
王立 | “问题化教学”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一般项目 | 2012年 |
龚丽娅 | 高师音乐学专业在当前就业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 一般项目 | 2012年 |
司红玉 | 高校健身气功“内省”发教学改革研究 | 一般项目 | 2012年 |
徐树山 | 土木工程专业与建筑学专业分类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 一般项目 | 2012年 |
孙海芳 | 河南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套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重点项目 | 2014年 |
徐心诚 | 农业区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类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一般项目 | 2014年 |
王晓征 |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研究 | 一般项目 | 2014年 |
孙喆 | 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 一般项目 | 2014年 |
李铁 | 校企合作与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 | 一般项目 | 2014年 |
资料来源: |
主编 | 教材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
孙海芳 | 新编国语基础与测试教程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2年 |
程印学 | 教师人文素养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4年 |
曹奎 | 教师科学素养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4年 |
赵国栋 | 组织行为学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2015年 |
资料来源: |
完成人 | 成果名称 | 获奖等级 | 获奖年份 |
---|---|---|---|
程印学 | 大学生主体性教育模式系统构建研究 |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011年 |
李淑萍 | 地方教学型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013年 |
田宏伟 | 法科学生法律信仰培养教育模式研究 |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11年 |
马玉洁 | 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11年 |
郭文佳 | 历史教育与全校公选课开设研究 |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11年 |
王立 | “问题化教学”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刘福林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实践 | 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014年 |
梁建华 | 高等师範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 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014年 |
张连云 | 中国小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研究 | 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014年 |
肖爱芝 | “国培计画”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模式创新与实践 | 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014年 |
安秀玲 | 高师历史教学论课程改革与师範生教师能力培养研究 | 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14年 |
陈树平 | 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14年 |
曹红艳 | 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师範类院校外语教学与实践 | 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14年 |
林富丽 | 信息技术促进师範类院校教师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14年 |
资料来源: |
学校荣誉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标兵、河南省高校“五好”党委等5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建在建各级各类科研平台40余个,其中已建成省厅级科研平台10多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分子识别与感测重点实验室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植物与微生物互作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汉梁文化研究中心
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化学生物感测与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国际联合实验室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特色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套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环境与健康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遥感大数据预警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药物绿色合成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生物质降解与气化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功能材料合成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17年,学校共有河南省科技计画项目12项立项,其中,科技攻关9项,软科学3项。
截至2016年底,学校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余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多项。
2015年,学校共获批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经费总金额为505万元;国家社科基金委正式公布了2015年度第三批社科后期资助计画项目,获批两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项目名称 | 承担单位 | 主管部门 |
---|---|---|
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创新网路中企业嵌入与创新关係研究 | 商丘师範学院 | 省教育厅 |
政务微信在突发事件中的功能及对策研究 | 商丘师範学院 | 省教育厅 |
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体育的困境与消解 | 商丘师範学院 | 省教育厅 |
资料来源: |
项目名称 | 承担单位 |
---|---|
过渡金属催化的C-H活化:面手性二茂铁衍生物的构建新策略及其套用 | 商丘师範学院 |
紫外光照下实施多层纳米管阵列材料的可见光可调性研究 | 商丘师範学院 |
加强中日合作促进农业六次产业化发展 | 商丘师範学院 |
资料来源: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拥有馆藏纸质文献163万册,中外文期刊4000余种;电子图书150多万种;购买与共享的中外文权威资料库25种;馆藏文献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12大门类;收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初编、续编》、《四部备要》等古籍线装书和大型综合类工具书以及具有馆藏特色的地方文献3万余册(件)。
- 学术期刊
《商丘师範学院学报》在社会科学方面主要发表哲学、文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学、教育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文章;自然科学方面主要发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地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文章;开设有地方特色研究栏目“庄子.道家.道教研究”;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收录期刊(2007-2009)。
合作交流
- 院所合作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先后与郑州大学等十多所省内外高校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定,与英国伍斯特大学、美国卡普兰大学等国外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与商丘市政府及多家大型企业签署了校地合作协定,从俄罗斯、韩国、奈及利亚等国招收留学生,逐步形成了“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模式。
- 产学研合作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北斗学院,与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华为网路信息技术学院,与天津中科遥感集团共建中科遥感学院,与中科曙光共建大数据学院;与达内科技、凤凰教育、哈森药业、航天金穗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定。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 校徽
商丘师範学院校徽的中心是一个师範的"师"字,象徵学校要以师为重、师要以德为重。

精神文化
- 校歌
《商丘师範学院校歌》
(丁益潮 作词)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诸子荟萃,宏开学堂;
赫赫杏坛,驰誉流芳。
代代贤良精诚至,济济英才兴家邦;
励精更始图破壁,一心凝聚逐梦想!
应天归德,智圆行方;
笃学修远,求索无疆;
韬略并济,国之栋樑。
琢玉成器匠心在,博洽沉潜书墨香;
固本强基千秋业,教泽八方谱华章!
(副歌)
应天归德,智圆行方,吾校风範九州扬;
应天归德,智圆行方,教泽八方谱华章。
注释: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原句。玄鸟:黑色的燕。商:指商的始祖契(音xiè)。这是有关商部落始祖诞生和商丘起源的传说。
商丘师範学院:兴办于应天府(商丘古称)的应天书院居宋代“四大书院”之首,是中国当时着名的高等学府。
更始:意为除旧布新,重新开始。
图破壁:“面壁十年图破壁”,周恩来诗。引用了达摩祖师面壁十年的故事,表明了决心之坚,立志之远。
励精更始图破壁,一心凝聚逐梦想:格言联壁:清.金兰生“万里澄澈,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里愈通而愈流。”
格言联壁:清.金兰生“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也。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 校训
应天归德 智圆行方
校训释义:
应天归德:“应天”、 “归德”均有双重含义:“应天”首先是商丘古地名,即宋代的“应天府”和宋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学院”; 其次,“应天”指主动顺应天道自然,顺应时势,而循规律顺时事者必事半而功倍。对学校而言,“应天”是指学校办学要顺应时代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归德”首先是指商丘古地名,即元明清时代的“归德府”。 其次,“归德”也指“旨归在德”,即教育之最终目标在于提升人的素质、完善自我与他人之人格。
智圆行方:成语。语出《文子.微明》:“ 老子曰: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形容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有雄才大志又品正方行实现德与才的结合。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介晓磊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司林胜 |
党委副书记 | 陈中亚 |
副校长 | 蒋志民、陈向炜、辛作义、徐茂田、薛明志 |
纪委书记 | 李永春 |
工会主席 | 朱伟 |
资料来源: |
历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任期 |
---|---|---|
党委书记 | 王政文 | 2000.3——2005.8 |
赵豫林 | 2005.8——2010.10 | |
刘纯献 | 2010.10——2015.9 | |
曹奎 | 2015.5——2015.9 | |
校长 | 王新民 | 2003.3——2005.8 |
孙天华 | 2005.8——2010.10 | |
曹奎 | 2010.10——2015.5 | |
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