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藤金合欢(中药)
藤金合欢,中药名。为豆科金合欢属植物藤金合欢Acacia sinuata (Lour.) Merr.的叶。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腹痛,牙痛,口腔溃疡,外伤肿痛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藤金合欢
- 别称:小叶南蛇簕、南蛇公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蔷薇目
- 科:豆科
- 属:金合欢属
- 种:藤金合欢
- 分布区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 採收时间:全年
入药部位
叶。
性味
味甘、淡,性凉。
归经
归脾经。
功效
解毒消肿。
主治
用于腹痛,牙痛,口腔溃疡,外伤肿痛等。
相关配伍
1、急剧腹痛:鲜藤金合欢嫩叶捣烂取汁,沖酒服。
2、牙痛:鲜藤金合欢嫩叶捣烂,雄黄、酒、水各一半,放于鸡蛋壳内在炉上加热外擦。
3、跌打肿痛:藤金合欢适量,研末,沸水浸半小时后洗敷患处。(1-3方出自《常用中草药彙编 原植物彩色图鉴上》)
用法用量
鲜品30-60g;或捣烂取汁,沖酒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搽,或取汁口含。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多鲜用。
形态特性
攀援藤本;小枝、叶轴被灰色短茸毛,有散生、多而小的倒刺。托叶卵状心形,早落。二回羽状複叶,长10-20厘米;羽片6-10对,长8-12厘米;总叶柄近基部及最顶1-2对羽片之间有1个腺体;小叶15-25对,线状长圆形,长8-12毫米,宽2-3毫米,上面淡绿,下麵粉白,两面被粗毛或变无毛,具缘毛;中脉偏于上缘。头状花序球形,直径9-12毫米,再排成圆锥花序,花序分枝被茸毛;花白色或淡黄,芳香;花萼漏斗状,长2毫米;花冠稍突出。荚果带形,长8-15厘米,宽2-3厘米,边缘直或微波状,乾时褐色,有种子6-10颗。花期4-6月;果期7-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疏林或灌丛中及河边。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