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泛舟大明湖

泛舟大明湖

泛舟大明湖

这首诗歌咏大明湖,从大明湖的源流开始,把大明湖讚许为人间绘不出的仙境,又化用或暗用前代诗人的诗意,增加了诗的韵味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泛舟大明湖
  • 创作年代:金代
  • 作品出处:《元诗别裁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作者:元好问

作品原文

泛舟大明湖
元好问《泛舟大明湖》元好问《泛舟大明湖》
长白山前绣江水②,展放荷花三十里。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③。
山从阳丘西来青一弯,天公掷下半玉环④。
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绣江眉睫间⑤。
晚凉一棹东城渡,水暗荷深若无路。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籍秋风与秋露⑥。
兰襟郁郁散芳泽,罗袜盈盈见微步⑦。
晚晴一赋画不成,枉着风标夸白鹭⑧。
我时骖鸾追散仙,但见金支翠蕤相后先⑨。
眼花耳热不称意,高唱吴歌叩两舷⑩。
唤取樊川摇醉笔,风流聊与付他年?。

注释译文

①该诗原有副标题“待杜子不至”,杜子,指诗人杜仁杰。大明湖,在山东省济南市,周围十余里,为当地名胜。作者于1235年与友人同游大明湖,成诗。
②长白山:此处指山东省邹平县南的山,是泰山的副岳,因山中云气长白而名,最高处为会仙锋,绣江发源于此,大明湖水由绣江流入。
③“看山”二句:水底山,指水中山之倒影。苍烟簇山,其水影别有风采,但收不起来。
④“山从”句:山从阳丘(地名)绵延西来,如一湾青翠。半玉环,山呈半圆弧形。
⑤“大明”二句:言从绣江到大明湖的行程,眉睫间,形容所用时间很短。
⑥“江妃”二句:江妃,江水的女神,见《列仙传》。水芝:荷花。狼藉:想像江水女神把秋风秋露杂乱地撒在和花上。
⑦“兰襟”二句:形容江水女神的美丽风姿与从容神态。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子生尘。”
⑧“晚晴”二句:眼前“晚晴”景色之美,连写《晚晴赋》的着名诗人杜牧描画不好,只得靠夸讚白鹭的风采来塞责。其《晚晴赋》:“白鹭潜来兮,邈风标之公子。”风标:风度、风采。
⑨“我时”二句:骖鸾:仙人的坐骑。骖,这里指仙马。鸾,传说中的仙鸟。蕤:花草长得茂盛而下垂的样子。
⑩“高唱”句:化用韩愈诗“脚敲两舷唱吴歌”诗意。
?樊川:杜牧的字,此处指杜仁杰,诗人称讚杜仁杰就是时代的杜牧。

作品鉴赏

这首诗歌咏大明湖,从大明湖的源流开始:湖水发源泰山的副岳,经绣江而流来,水清澈见底,仙人布下三十里湖面荷花。赞湖水清澈,用“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赞荷花满湖,用“水暗荷深若无路”;赞湖的美景缤纷多彩,写成是神女、众仙所共同布置。诗人利用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想像,把大明湖讚许为人间绘不出的仙境,又化用或暗用前代诗人的诗意,增加了诗的韵味。

作者简介

元好问(1190~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人,1224年(金哀宗正大元年),元好问中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后历任镇平、内乡、南阳县令;1232年(天兴元年),擢尚书省掾;后升任左司都事,转任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后不仕。元好问才雄学赡,是金元之际着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金末元初文坛上的一代宗师,在诗、词、文、曲、小说和文学批评方面均有造诣,着有《遗山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像元好问像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泛舟大明湖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