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白鹭村

白鹭村

白鹭村

白鹭村属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白鹭乡下辖的一个村。位于赣县的最北端,毗邻兴国和万安,又有一脚踏三县之称。白鹭是江南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古村落,保留着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筑,以及浓厚的赣南客家文化。到目前为止,白鹭村虽历经86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保存有大小不等一定规模的堂屋、祠宇共69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白鹭村
  • 外文名称:Bailucun Village
  • 行政区类别:行政村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 电话区号:0797
  • 地理位置:赣县的最北端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恢烈公祠、王太夫人祠
  • 车牌代码:赣B

历史沿革

赣南是客家南迁的第一站,是公认的客家摇篮。
白鹭名由,很有些诗意。1986年6月版的《江西省赣县地名志》载:宋绍兴六年,钟兴由兴国竹坝迁此建村。据谱载,钟兴夜梦白鹭,飞此栖息,遂以白鹭为名。
能以如此美妙的故事来说明祖地的名由,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族谱中第一个提出这种说法的人很有文化、很有想像力,二是表明白鹭村人对自己的家乡是何等的挚爱。白鹭人对家乡的挚爱在这几年白鹭的旅游业开发中得到再次升华,许多老故事、新传说纷纷出炉。
其中关于钟兴选择这块地做祖地的说法有了新内容。钟兴每年从兴国竹坝赶着他的100只鸭婆来到这里放鸭,结果每天可以收到200个鸭蛋。
更奇的是,有一年,他赶鸭回兴国前,随手将手中的赶鸭用的竹竿插入地里,次年他再来时,那支竹竿竟然活了过来,迎风招展的竹枝绿叶把他乐开了怀,钟兴认定这是一个风水宝地,遂决定在此开基。那个时节,正是白鹭翩飞的日子,于是,白鹭一名叫了开来。

地理环境

白鹭村白鹭村
在2006年9月18日于湖南闭幕的中国郴州生态(民俗民居)旅游节上,特色独具的中国十大古村隆重亮相,赣县白鹭村成为中国十大古村之一
悠久的历史让白鹭拥有了为数不少的“第一”和“唯一”:中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女士命名的女士祠,中国第一所希望国小,江南第一个村级民俗博物馆,故宫唯一一块遗留在外的金砖……
白鹭古名居是沿着鹭溪呈月牙形分布,而且村里的四条主要街道,极似一大大的“丰”字。
白鹭人很早就品评了村里含数字的主要景点,并归纳为“白鹭十景”:天一池、二义仓、三元官、四逸堂、五福第、六角亭、七姑庙、八角井、九成堂、十字街。但在白鹭老人的心里,保留着这些美好的记忆片段。

区位特色

村子主要以钟姓为主,属于客家人的聚居地,仍保留了许多客家人的风俗习惯。
作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白鹭自有其特别之处。
白鹭的祠堂清一色连片的黑瓦青砖,风火山墙,飞檐翘角,气势非凡。堂内雕樑画栋,玉柱花窗,天井错落有致,正厅和偏厅相得益彰,住房和杂屋秩序井然。官宦人家的祠堂门口排列着“龙抱石”和“旗桿石”、“功名柱”,上面镶刻着文字、图案,表述主人的功名与官衔。
祠堂之间,于“风水”有碍的巷道路口的墙头或屋顶上,往往高悬起一块兽头装饰的“泰山石敢当”的石碑或一尊张牙舞爪的小石狮,藉以“镇妖驱邪”。
白鹭村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白鹭古十景”,有一种清嘉庆年间钟崇俨从江苏嘉兴当知府任上带回来的崑曲班子演绎出的新剧种——东河戏,有一条绕开了十八滩通入万安良口赣江的内河——鹭溪河,有一座赣南客家民居中唯一以女人为名的“王太夫人祠”,还有完好如初的“绣花楼”、“胭脂塘”、“爱庐”,以及“喝擂茶”、“打黄元米馃”、“剁鱼丝”、“烧芋头丸”,给病人“喊夜唱惊”、“迎彩灯”、“抢打轿”、“烧瓦塔”等民俗。

古建筑群

白鹭村的明、清客家民居群,素有“研究明清古建筑活博物馆”之称,古建筑结合了东西文化和南北文化。
江西省赣县着手保护修缮位于该县白鹭乡白鹭村的古建筑群,村中2500多居民中大部分已搬到新区居住。
这一古建筑村落早在南宋时期就已形成。
占地约6万平方米的古村落,全村姓钟,明清两朝曾有秀才568人、文武举人17人、知州和知县6人。
保存完好的69栋祠堂庙宇的门楼风格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上百对刻满子孙功名官衔的旗桿石和琳琅满目的名人题赠的金匾木联随处可见。
王太夫人祠与钟愈昌所建的“恢烈公祠”相通。恢烈公祠精緻雅美,是白鹭村中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客家民居,被誉为“山沟里的大观园”。

历史文化

“喝擂茶”、“剁鱼丝”、“烧芋头丸”,给病人“喊夜唱惊”、“迎彩灯”、“抢打轿”、“烧瓦塔”等之类赣南民俗风情,白鹭村应有尽有。
“王太夫人祠”、“绣花楼”、“爱庐”等民居却是此间的独有,它们千百年来记录了白鹭村的兴衰嬗变。
白鹭村还有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流传至今。每年正月初七,白鹭村家家户户点燃彩纸扎的各式“彩灯笼”、“彩纸船”、“彩纸轿”等等从祖祠“世昌堂”整队出发,敲响鼓乐,组成浩浩蕩蕩的队伍,锣鼓喧天,鞭炮间鸣,只见一群群赤膊短裤的客家后生仔们,簇拥着一个“井”字形的粗大木架——“打轿”,窜到“世昌堂”祖堂上,点烛焚香,礼炮齐鸣,鼓乐喧天,高擎“打轿”,三起三落,击地三下,恕吼三声“发!发!发!”(意在敲山震虎)惊醒祖祠背后五虎下山的龙脉,呼唤合族新年大吉,人潮便决堤似地涌出祖祠。
数百名勇士使出吃奶的力气,把“打轿”抢往各自的目标——事先拜他们帮忙的準备领“打轿”的那户人家。“打轿”象徵“打(大)发”,参与的村民们抢“打轿”通宵达旦,终见分晓。尤其是那班祈求添丁生子的家庭,愿望更加迫切,大家都以能领到它为荣。
每年中秋佳节的“火烧瓦塔”,也是白鹭村的一大奇观。瓦塔直径2米,高3米,用整块的青砖黄瓦砌成。四孔塔门,高可容身。
四个大汉叉着推积如山的松枝杉条,洒上食盐硫磺,把大瓦搭烧得遍体通红,烈焰腾空。周围观众如堵,爆竹、鼓乐、吶喊助威声震天动地,直闹至天亮才罢。这种习俗是村民们对当年祖先为反抗元朝暴政,利用中秋节白天走亲戚送月饼秘密附上起义通知,晚上点火烧塔发布起义统一行动信号的永恆纪念。
如今的白鹭乡这颗古代文化及客家文化孕育出的璀璨明珠更是大放光彩。它因秀丽的风景、独有的古建筑群、醇厚的民风已成为展示赣州市客家文化旅游、寻根问祖的探源地和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风景名胜

十大古村之一

由中国旅游报社和2006年中国郴州生态(民俗民居)旅游节组委会联合发起的“中国十大古村结盟”活动9月16月至17日在湖南桂阳阳山古村举行。特色独具的中国十大古村义结金兰,并共同就中国古村开发保护工作发表(阳山)宣言。
白鹭村白鹭村
其中,赣县白鹭村以其古村特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建设新农村和保护开发白鹭古村同步进行的做法,成为结盟仪式上的亮点,受到世人的瞩目。据悉,这次结盟的十大古村是:江西赣县白鹭村、安徽黟县西递和宏村、广西灵山大芦村、山西丁山村、江西婺源村、浙江兰谿市诸葛八卦村、陕西韩城党家村、贵州屯堡文化村、广东雷州邦塘村、湖南郴州阳山古村。
白鹭村的此次加盟,将有助于该村进一步加强对古村建筑文化、民风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等的保护,并在坚持原真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对重要的历史建筑坚持“修旧如旧”,深入挖掘古村文化内涵,形成古村文化特色,打造古村文化品牌,更好地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古村的目的;同时为提升白鹭古村知名度,实现古村旅游由观光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元化选择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动古村旅游事业的长足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主要景点

恢烈公祠:又被人们称为“山沟里的大观园”,前后三栋,为白鹭最大的的联体建筑,屋内仅大小天井就16个,与“九井十八厅”相当。
大堂内还有两个至今保存完整的,雕刻精美的石墩,高龄达80多的房东告诉我们,有人想以重金购之,被主人婉言谢绝。
在赣县白鹭村偏西的北面山麓,有一座规模庞大,精緻雅美的建筑,被人们誉为“山沟里的大观园”,此建筑即“恢烈公祠”。
恢烈公祠系乾隆年间清太学生、布政司理问钟愈昌(公元1736一1795)所建,是前后三栋的连体建筑。南北纵深百米,正面宽约40米。三栋建筑一栋比一栋精美,后栋占地面积最大,除厅堂楼阁外,还建有花园假山,只可惜在清鹹丰年间为石达开残部炸毁,只剩西侧一排边屋。在现存的前栋“葆中堂”(又称太守敬公祠)和中栋“友益堂”内,厅堂楼阁错落有致,楼廊过道纵横交错,曲折相通,入内如人迷宫一般。仅大小天井就达16个,“九井十八厅”与其相比也要逊色得多。
钟愈昌有三子,长子钟崇倌、次子钟崇撰和三子钟崇俨都有不凡的才华和功名,钟崇俨之子钟秀、钟谷也是声名显赫的才子乡绅。因此说钟愈昌名下是方园百里的顶尖旺族。三子钟崇俨曾出任浙江嘉兴府知府,功名最大,位居前栋,二子崇撰和长子崇倌分别居中栋和后栋。
该建筑群东南西三面有宽阔的石子路贯通,北面是树木葱笼的后龙山。前栋大门朝南,中、后栋大门斗开在东侧墙,东面逶迤的封火墙青砖均有“日升记”字样印记,表明建筑用砖均系特别定製,显示屋主地位的显赫。正面(南面)有二段麻条石阶,往下通往山下村落。在第一段石阶之上的平台原建有牌楼,上书“接官亭”(文革时毁),西侧是马廄和停轿的院落。第二段石阶之上的平台,即为整栋建筑的门坪,也是前栋葆中堂的大门门坪,大门两侧的砷石饰有三狮戏球浮雕。门前坪地立有六组刻有功名的旗桿石,字样由西向东分别是:
诰授奉政大夫候选郎中钟仁 立
授文林郎候选兵马司副指挥钟禄 立
诰授中宪大夫赏戴花翎刑部郎中
钦加运同衔署理直隶冀州直隶州知州
开州知州广平府同知宁晋县知县
安徽候补知府安徽补用道钟秀 立
诰授通奉大夫花翎刑部郎中京察一等
记名府道用浙江嘉兴府知府钟崇俨 立
诰授中议大夫赏戴花翎湖北尽口
补用知州署理蒲圻县知县汉川县知县
两任黄梅县知县归州知州钟谷
钦加四品衔江苏候补通判钟楠
葆中堂前后二进,门厅两侧各有厢房,系守门家丁住房。此前是横长的天井,天井两侧的通墙,上有“寿”字及套格花纹的灰塑,起装饰和隔热作用。二进为七开间,明次间合为正厅,据说当年钟崇俨、钟谷父子常在此指导东河戏班演练。两侧的厢房分别是主人和重要客人的卧室。明间后金柱之间连以屏板,屏后侧门可进人后天井,并通往后墙边门进人中栋。正厅和前天井以西是“观音厅”、仓库、厨房、厕所、马廄等附属建筑,均由小天井分隔,错落有致,这些建筑是前栋中轴线对称以外而又不可分割的功能建筑。观音厅为三开间,是主人的子女和其它眷属居住和供奉观音神象的地方,楼上可住人和置放稻穀等。
中栋“友益堂”平面布局与前栋有所不同,大门设在东面侧墙。与前栋的隔墙兼具照壁功能,隔墙与正厅间为一大型天井,天井东端为门厅,西端有一花厅相对。正厅两侧各有厢房和偏房。正厅后并排三座天井,其间以廊道。中栋中轴线右边也建有与观音厅等相似建筑。
友益堂与葆中堂正厅高耸重檐皆可住人,明间大承重梁粗大,二楼建有栏桿可凭栏远眺,瓦檐均置“云头瓦罩”。友益堂装修尤为精细,正厅几近美轮美奂。地面以方形青砖斜线错缝铺砌,立柱均裹以麻布,上涂乌漆。柱础为钵形青石,上雕花草。斜撑为木雕麒麟,雀替、门? 等均系镂空木雕,十分精美,格扇有束腰式、冰裂式等,格心嵌云母薄片,清丽典雅,涤环板多雕饰花草鸟兽,熠熠如生。过去,正厅里字画木联琳琅满目,各式古董比比皆是,至今尚保留的有皇室成亲王书赠木联,用特别原料製作的‘“金砖”,饰有铺首浮雕的石鼓及太师椅等物。
在友益堂正厅前方的大天井内,当年的假山盆景依稀可见,二株雌雄古罗汉松造型奇独,二只紫砂条形大花盆和二个养放金鱼及睡莲的巨大陶瓷水缸完好依旧,方丈大小的天井内展示的园林艺术,与厅堂精美建筑艺术相得益彰,令人流连忘返。
资料来源:
除了石墩,大堂内还有前面说到的金砖,这块金砖为正方形,又黑又厚,一侧刻有印记,据说是故宫里流落到人间的唯一一块金砖。
还有雌雄两株彼此厮守了近三百年的罗汉松,雄树只开花不结果,雌树只结果不开花,仔细看看就能发现,雌树婀娜多姿,雄树则粗壮挺拔。王太夫人祠:这是说到白鹭不得不提的一个祠堂。在封建社会,由于受男尊女卑的观念影响,也许除了贞洁牌坊,极少有以女性的名字命名建筑物,尤其是祠堂。
洪宇堂:洪宇堂的构造异常独特,门前的是少有的出五跳如意斗拱结构屋檐,俗称木方垒砌的“雀巢”,这还不算,其突出部分还雕有各种精美的花鸟。
当地人告诉我们,主人是一救死扶伤、德高望重的名医,受了皇上嘉奖,方建此堂,即使是一品官员,到了此地,也要下马。

着名人物

钟崇俨(1778年—1858年),字若思,号敬亭,白鹭乡白鹭村人。钟崇俨于清嘉庆年间任浙江嘉兴知府。道光元年,其七旬老母病重思乡,携自建的崑腔班回到江西南昌。鹹丰八年,携崑腔班回到故乡白鹭。与儿子钟谷同为为东河戏奠基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白鹭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