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起义
刘公岛,位于山东省威海以东约5公里的海上,与旅顺口遥遥相对,成为扼守渤海的咽喉。 1944年11月5日,南京伪政府所属海军练兵营一部,在渤海海峡口的刘公岛举行了抗日起义。
基本介绍
- 名称:刘公岛起义
- 地点:刘公岛
- 时间:1944年11月5日
- 参战方:南京伪政府所属海军练兵营
- 结果:海军练兵营获胜
- 参战方兵力: 海军练兵营 100余人
- 主要指挥官:毕崑山、刘国璋、连城、崔大伟、郑道济、柯柏毕等
1940年3月,南京伪政府成立海军部,刘公岛成为其华北、华中、华南3个海军要港司令部中实力最强的华北要港司令部驻地。海军练兵营是南京伪政府训练海军新兵的机构,驻刘公岛。由于日伪军官的剥削和压迫,练兵营的学兵们吃不饱、穿不暖,遭受歧视和侮辱,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激起了学兵们和下级军官们的强烈不满;加上1944年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和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的大好形势,激起了他们弃暗投明、举义反正的决心。富有正义感的少尉队长郑道济、班长连城、毕崑山等,决心发动官兵举行武装起义,打出刘公岛,参加抗日斗争。他们以练兵营第9期士兵为主,联络和团结大批爱国官兵,秘密制定起义计画,决定利用11月5日星期天放假之机举行起义。
是日晨,日伪军官纷纷带着家属乘班船到威海游玩。下午1时,岛上的士兵开始放假。1时30分起义开始,参加起义的100多名士兵在总指挥郑道济的指挥下分3路投入战斗。第1路由毕崑山、刘国璋率领占领日军辅导站,砍断海底电缆,破坏电话总机和电报局,使岛内外联繫中断。第2路由连城、崔大伟率领,迅速占领伪威海卫基地队司令部,司令部许多守兵也参加了起义。第3路由郑道济、柯柏毕率领,轻取西炮台。随后,又缴获了“同春”舰。不到两个小时将刘公岛上的所有日伪机关及5个派遣队全部解决。下午5时,乘船回岛的日伪军十几名军官刚走上栈桥,便被击毙。当晚12时,参加起义官兵600余人,分乘“同春”号运输舰和“日生利”、“东海”等4艘舰船驶离刘公岛,于6日晨在双岛港西岸登入后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前进,受到八路军东海军分区的热烈欢迎。22日,经山东军区批准,起义部队命名为山东胶东军区海防支队,郑道济为支队长。从此,刘公岛起义的官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转战南北,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海军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是日晨,日伪军官纷纷带着家属乘班船到威海游玩。下午1时,岛上的士兵开始放假。1时30分起义开始,参加起义的100多名士兵在总指挥郑道济的指挥下分3路投入战斗。第1路由毕崑山、刘国璋率领占领日军辅导站,砍断海底电缆,破坏电话总机和电报局,使岛内外联繫中断。第2路由连城、崔大伟率领,迅速占领伪威海卫基地队司令部,司令部许多守兵也参加了起义。第3路由郑道济、柯柏毕率领,轻取西炮台。随后,又缴获了“同春”舰。不到两个小时将刘公岛上的所有日伪机关及5个派遣队全部解决。下午5时,乘船回岛的日伪军十几名军官刚走上栈桥,便被击毙。当晚12时,参加起义官兵600余人,分乘“同春”号运输舰和“日生利”、“东海”等4艘舰船驶离刘公岛,于6日晨在双岛港西岸登入后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前进,受到八路军东海军分区的热烈欢迎。22日,经山东军区批准,起义部队命名为山东胶东军区海防支队,郑道济为支队长。从此,刘公岛起义的官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转战南北,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海军的建设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