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桃城区

桃城区

桃城区

桃城区,隶属于河北省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1996年7月,设立桃城区。桃城区面积为591平方公里。桃城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乾旱型。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42.8小时,年蒸发量在1295.7-2621.4毫米,年平均降水量为496.4毫米。

2012年,区域GDP预计实现168亿元,比2006年增长59.2%。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3.6%,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97.5%,分别比2006年增长4.1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79亿元,均比2006年增长一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桃城区
  • 外文名称:Taocheng Area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河北省衡水市
  • 下辖地区:4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3个乡
  • 政府驻地:中华大街街道
  • 电话区号:0318
  • 邮政区码:053000
  • 地理位置:衡水市西部
  • 面积:591平方公里(2013年)
  • 人口:46.8876万(2007年)
  • 方言:冀鲁官话
  •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衡水湖、中华公园、菩提苑、怡水园、荷花公园
  • 机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
  • 火车站:衡水站
  • 车牌代码:冀T
  • 行政代码:131102
  • 区委书记:郝卫东
  • 区长人选:张士民 

历史沿革

衡水市桃城区前身为县级衡水市,由衡水县演变而来。
西汉时为桃县地,东汉时曾设桃城驿。
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衡水县,以后历代归属虽屡有变更,而境域大体没变。
新中国成立后,衡水县属衡水专区。专员公署驻衡水县城。
1952年11月,衡水专署撤销,衡水县划归石家庄专区。
1958 年12月,撤销武邑、枣强、冀县,併入衡水县。
1960年5月,撤销石家庄专区,衡水县划归石家庄市。
1961年5月,衡水县属同年复置的石家庄专区。1961年7月,析衡水县并复置冀县(包括原枣强县地)。
1962 年3月,又析衡水县复置武邑县,仍属石家庄专区。1962年6月,复置衡水专区,衡水县属之。
1982年1月,衡水镇从衡水县划出,建立县级衡水市,隶属衡水地区。
1983年3月,衡水县撤销,辖区併入衡水市。
1996年7月,衡水地区撤销,设立地级衡水市。原县级衡水市改为桃城区。

行政区划

2016年底,桃城区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3个乡,全区66个社区居委会、342个村民委员会、349个自然村:河西办事处、河东办事处、路北办事处、中华大街办事处、赵家圈镇、郑家河沿镇、邓庄镇、何家庄乡、彭杜村乡、大麻森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桃城区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北纬界于东经115°25′17″~115°51′12″、北纬37°36′10″~37°49′55″之间。北部、西部与深州市交界,南部与冀州区毗邻,东南部与枣强县相连,东部与武邑县接壤。面积为591平方公里(2013年)。

气候

桃城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乾旱型。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冷暖乾湿差异较大。夏季受太平洋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影响,潮温闷热,降水集中,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气候乾冷,雨雪稀少,春季乾旱少雨多风增温快,秋季多秋高气爽天气,有时有连阴雨天气发生。
桃城区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42.8小时。年蒸发量在1295.7~2621.4毫米。年平均降水量为496.4毫米。全年偏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3.0米/秒。年平均气温为12.7℃。年平均地温为15.1℃,年际变动一般在13.7℃~16.7℃之间。年平均降雪日数为8.1天。

水文

桃城区为河北沖积平原的一部分,是古黄河、古漳河、古滹沱河、滏阳河沖积洪积区,北、西部属滏阳河流域,东南部属黑龙洪流域。

地貌

桃城区境内地势较平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高程在22.4到26.4米左右,高差4米上下,地面坡降一般在八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地形因受历史上古河道经常改道及洪水泛滥,沖刷淤积的影响。
桃城区境内颁布着浅平封闭洼地。这些浅平洼地最深点低于一般地面3米左右(千顷洼),有的仅低于地面1米左右(呼家洼、胡堂洼)。有诸多高地,其高度低者高于地面1米左右,高者高于地面达3至4米。面积由几亩、十几亩到几十亩不等。道沟、自然排水沟遍布全境。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13年,桃城区地下水资源量0.92亿立方米,加上2克/升-3克/升和3克/升-5克/升微鹹水量,全区地下水总量为1.07亿立方米。位于城区南郊的衡水湖,面积 7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到1.88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2006年,桃城区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油气、地热、矿泉水和砖瓦用粘土资源等4个矿种。其中油气分布面积约9平方公里,查明的石油储量约300多万吨,原油日产量约35吨。油气藏类型属古潜山油气藏和第三系油气藏。

经济

综述

1998年,桃城区国民生产总值42亿元,比1949年增长117倍。桃城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648元,比49年增长155倍。第二产业增加值2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亿元。1978年至1998年,全区区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9亿元,其中1998年为9.2亿元。
2006年,桃城区GDP突破60亿元大关,完成65亿元,比2002年增长72.7%。全部财政收入达到3.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6亿元。
2008年,桃城区属GDP完成67亿元,同比2007年增长8.7%。全部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同比2007年增长11.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9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26元,分别增长10.2%和5.9%。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上年的203.6%提高到了222.8%,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91.1%提高到了93.95%,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了6.02%,一般预算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了66.8%。
2010年,桃城区GDP完成18.3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3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8.2∶51.9∶39.9,分别同比2009年增长5.8%、10.8%、9.3%。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0105万元,同比2009年增长2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765万元,同比2009年增长4.7%。
2011年,区域GDP实现168亿元,比2006年增长59.2%。经济结构进一步最佳化,三次产业比达到9.2:57.5:33.3。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2.8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多。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3.6%,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97.5%,分别比2006年增长4.1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亿元。

第一产业

2005年,桃城区第一产业增加值3.5亿元,已发展100亩以上的育苗基地7个,300亩以上的2个,500亩以上的2个。
2006年,桃城区蔬菜业占种植业、畜牧业占大农业比重分别达到48%和44%。大力实施项目农业,共建设实施各类农业项目60个,完成投资6亿元,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经营组织达27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7%。
2008年,桃城区蔬菜总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设施菜6.5万亩,达到65%,无公害蔬菜标準化生产示範区晋升为国家级农业标準化示範区。新增养殖小区15个、规模养殖场20个,畜牧业占大农业的比重达到了48%,比2007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共建设实施各类农业项目19个,农业产业化龙头经营组织达到29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0.4%,比上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节水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发展试点69个。建成了农业节水综合示範园1.2万亩。
2014年,桃城区已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12000平米的高智慧型温室一栋,高标準日光温室48栋,大拱棚15栋,打地热井一口。新引进草莓品种3个、葡萄品种10余个。园区面积由原来的500亩发展到1000亩。

第二产业

2006年,桃城区城乡工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80亿元大关,拉动经济成长5.2个百分点,入统企业增加到103家。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了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利税分别达到26.7亿元和7.8亿元。
2008年,桃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9.3亿元,利税8.8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10.9%和12.7%,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了21家。“二十强”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利税分别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78.6%和80%。民营经济单位发展到了23624家,比2007年增加了632家,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了77.1%。
2010年,桃城区工业实现增加值12.9亿元,同比增长9.8%,工业实现利税3.3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5.8%。三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11.4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7.8%,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88.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了222.5%,同比2009年提高了19.38个百分点。
2011年,桃城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实现79亿元,均比2006年增长一倍2011年,桃城区城乡工业完成产值380亿元,比2006年增长近1.5倍。工程橡胶、化工、黑色金属压延三大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5亿元,上缴税金5.6亿元,三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0%。

第三产业

1998年,桃城区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亿元,比建国初期增长109倍,比1978年增长10.6掊。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61.9%。工商企业税收占到了全部财政收入的94.8%。
200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7亿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到了40%。
2010年,桃城区利用省外资金3.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0万美元,分别同比2009年增长39.8%和8.9%。对外贸易实现双增长,完成对外出口7160万美元,同比2009年增长28.6%,进口完成3284万美元,同比2009年增长17.5%。共谋划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94个,2010年和2011年两年就有67个5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达到44.8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3.3%。

人口

据公安统计年报,2009年末全区总户数137280户,总人口46887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7102人。全区全年出生人口5623人,出生率为11.99‰,比上年下降1.51个千分点。2009年净增人口4375人,自然增长率9.33‰。

交通通讯

铁路交通:京九铁路石德铁路在桃城区交汇。衡水站为京九铁路京南第一大站。是石德线联接京广、京沪、京九三条铁路大动脉的中心枢纽。
公路交通:北京至广州的106国道纵贯市区,石黄、石青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桃城区1998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437.7公里。公、铁全年客运量1112万人次,货运量348万吨,旅客周转量74119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23213万吨公里。
通讯:2009年,桃城区程控电话总装机容量达到4.7万门,住宅电话3.7万门,行动电话达到1.6万户。 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直拨全国各地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3年,桃城区有大中专院校10所,中学19所。全区有聋哑学校、人民路国小、南门口国小、九中、十一中、利民路国小、实验国小8所中国小校。2013年,桃城区投资6100万元、占地15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新六中已经交付使用,其他工程除利民路、实验两所国小外,也已基本完工。以上所有项目完成后,市区将增加学校占地158亩,新增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

医疗卫生

2013年,桃城区共有大型综合医院五所,中医院一所。其中市第一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市第二医院分别为三级甲等医院和三级乙等医院。

基础设施

2008年,桃城区实施了总投资575万元的12座农桥重修工程。引进资金1641.5万元,完成了27.2公里“村村通”工程等5项道桥改建工程。投资1500万元实施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投入2008万元进行了路桥、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筹集资金1.5亿元用于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先后投资9465万元,实施了六中、人民路国小等8所中国小校的改扩建工程。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国小12所。投资459.2万元,实施了中国小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2010年,桃城区栽种法桐等观赏树200余棵,修建45平米花坛,安装照明路灯15盏。新修建了村民服务中心和120平米的文体活动广场,安装了8件体育健身器材和配置锣鼓音箱等设备。规範了“农家书屋”,配置图书1500册、报刊20种,音像和电子製品100多张。赵圈镇4所项目学校同时开工,齐头并进,并全部完成主体工程。麻森乡3所学校已全部开工建设。河沿镇除1所正在準备开工外,其余2所已经交付使用。王渡口村升级改造500米低压线路,并配套安置一台20千伏的变压器。
2014年,桃城区预计投资4000多万元,涉及15个基建项目,将农村国小由82所调整为29所完全国小,并且全部按寄宿制学校进行规划建设。全区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国小12所,其余3所全部完成。投资建设社区综合文化站,共建立多功能活动室8个,加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设立社区阅览室13个,曲艺活动室3个。

社会保障

2008年,桃城区新增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总计6000多人,基金累计结余达到了4305万元。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160人,新增劳务输出4056人次。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总计389.4万元,为1140名家庭贫困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为465名家庭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总计15万元。全年共发放救灾款204万元,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1460万元,保障了7.1万户次、17万人次的基本生活。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91万元。累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57万元。发放城市住房低保金25.6万元,缓解了155户贫困居民的住房困难。
2014年,桃城区为207名贫困低视力患者免费验配助视器。实施“复听工程”,为有就学、就业能力的贫困聋人装配助听器17台,并进行康复训练。实施“精神残疾救助工程”,为7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住院治疗,1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供应配发各类残疾人辅助器具21件。完成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54名。开展“七彩梦行动计画”,对聋儿、肢体矫治、脑瘫、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目前完成脑瘫儿童康复训练5名,完成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5名。

风景名胜

安济桥
安济桥坐落于衡水市区内滏阳河上,是一座七孔石拱桥,长116米,宽7.5米,桥面两侧各有石狮望柱60根,柱间镶石栏板,桥墩砌有分水石台,桥孔顶部刻有石龙首。两端对刻石狮,两侧砌石岸。
衡水安济侨衡水安济侨
安济桥始建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初为木桥,后改建为石桥。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建,命名为“安济桥”。民国26年(1937年)10月5日,侵华日军将该桥中孔炸毁。1956年将中孔修复为木结构。1982年全面维修,中孔改为水泥结构。
宝云塔
衡水宝云塔(原名擎天塔)坐落在衡水市桃城区河沿镇旧城村东,宋代早期建筑,坐北朝南,为八面稜锥体楼阁式砖塔。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宝云塔保护修缮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2013年8月1日,一期本体工程正式动工。
宝云塔宝云塔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桃城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