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店镇(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辛店镇)
辛店镇位于禹城市北部20公里处,东临临邑、北依陵县、西接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是平原、禹城、临邑、陵县四县市间重要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全镇面积93.48平方公里,辖32个社区(村),人口34955人(2017),耕地6.5万亩。辛店镇原为辛店镇和张集乡2个乡镇。2000年5月8日,禹城市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张集乡,将其行政区域併入辛店镇,镇驻地为原辛店镇政府驻地---辛店街。全镇辖89个自然村。2009年4月,合併为27个社区和5个自然村。
辛店镇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範基地,省级文明镇、省级绿化示範镇、山东省畜牧旅游示範区、德州市镇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连续8年被评为德州市信访工作先进乡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辛店镇
- 行政区类别:乡镇
- 所属地区: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
- 下辖地区:张集村、陈忠村等
- 政府驻地:辛店镇辛店街
- 电话区号:0534
- 邮政区码:251200
- 地理位置:县城北部
- 面积:93.48平方公里
- 人口:34955人(2017)
- 方言:冀鲁官话
-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禹北公园
- 机场:德衡机场
- 火车站:禹城东站(高铁站)、禹城站、德州站
- 车牌代码:鲁N
建制沿革
辛店镇因历史沿袭而得名。据民间流传,明朝后期,燕王扫北以后,此地渺无人烟。后来,从山东诸城迁来一农户,开始在此居住。为方便逃亡路人,农户开了一家客店,取名“新店”。从此,该地日渐繁华,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此定居,繁衍后代。后人为纪念当时前人开店的辛苦,便将“新店”改为“辛店”,延用至今。辛店镇原为辛店镇和张集乡2个乡镇。2000年5月8日,禹城市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张集乡,将其行政区域併入辛店镇,镇驻地为原辛店镇政府驻地---辛店街。全镇辖89个自然村。2009年4月,合併为27个社区和5个自然村。
德州市禹城市辛店镇
行政区划
全镇辖89个自然村。2009年4月,合併为27个社区和5个自然村。
人口民族
主要有汉族、回族等。
经济概况
第一产业
形成“三区两线”(北部畜牧养殖区、南部水产养殖区、西部现代农业种植区和黄河故道2万亩花生、西瓜种植带、禹王路沿线民营经济加工带)发展格局,按照大面积种植,以千亩为门槛;大规模养殖,以万头、万只为门槛;大投入加工,以固定资产投入千万以上为门槛;大市场销售,以公司为门槛的“大农业”思路,规模流转1.1万亩土地,兴建东君万头奶牛牧场、广益生物秸秆养殖示範基地、倍优源家庭农场等8个农业园区,培育了“沙河辛”西瓜、“辛店洼”草鱼2项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
辛店镇

第二产业
大力培植了“3+1”主导产业体系。“3”,即:大力发展三大实体经济:一是功能糖产业,培植了绿健公司,2012年绿健公司纳税过千万,预计2014年可在深圳中小板上市;二是精细化工产业,培植了云翔化工、三益化工等4家企业,成为辛店镇的又一骨干财源;三是食品饮料产业,培植了福建航远8万吨速冻食品、朗朗食品王老吉生产基地等支柱企业。目前,辛店镇工业企业4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纳税过百万元10家。10月12日,辛店镇引进的东莞金安针织年产4000万件羊绒服装项目、济南诚信威明年产800套门窗机械项目、东君乳业万头奶牛牧场项目、格瑞能源天然气综合利用共4个项目在全市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开工建设。“1”,即:大力发展金融电信服务业。引进了德州银行、大禹小额贷款公司和2家典当行;移动、联通、太平洋保险下划为辛店财源骨干企业。
社会事业
开展“支出性”救助,设立“圆梦基金”,救助突发变故的困难家庭、贫困大学生等130多人,让民众贫有所依;筹资500多万元建设中心幼稚园,投资40余万元完善5处中国小和幼稚园配套,让民众学有所教;落实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规範中心卫生院和15处一体化卫生室管理,让民众病有所医;落实新农保、优抚、低保等政策,全镇5568名老人按月领取养老金,让民众老有所养;争取高校支持,设立大秦、田刘2处免费创业培训基地,引进佳艺发製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让民众业有所就;新建大秦等3处文化大院,规範18个“农家书屋”日常管理,广泛开展文体活动,让民众乐有所託,广大民众安居乐业,社会形势持续向好。
在镇机关干部管理中,倡导公平公正的政治导向、勤政廉政的工作导向、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三种导向”;弘扬包容宽容、换位思考的团结意识,乾好工作、当好参谋的职责意识,讲程式、守规矩的纪律意识“三种意识”;落实重点工作督办单、重大事项责任倒追、年度岗位目标考核,机关效能明显提升。在农村支部书记中,开展经济发展星、社会事业星、维护稳定星、管理创新星、综合工作星“五星书记”评选,年终三星级以上支部书记分别给与不同奖励,并将星级管理向农村干部、计生主任作了延伸,解决了农村干部“乾与不乾一个样、乾好乾坏一个样”的问题。以镇村两级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基层组织的能力建设为尺子,以探寻农村的发展出路为方向,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认真开展“格线化”联繫服务民众走访,创新党员服务中心、“四点半”课堂、“夕阳红”志愿服务、“半边天”创业行动和“广场舞”进社区等服务载体,照顾留守儿童100多名,结对帮扶空巢老人、残疾人325名;创建创业示範基地3处、示範点17处,使800多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50多个村兴起了“广场舞”,拉近了党群乾群距离。
历史文化
民间文学:民谣义和团、牤牛小子披蓑衣;
传统技艺:条编、柳编、草编、张集豆腐;
传统舞蹈:牟庄二人摔跤、修庄牛斗虎;
传统技艺:条编、柳编、草编、张集豆腐;
传统舞蹈:牟庄二人摔跤、修庄牛斗虎;
风景名胜
沙河辛乡村记忆馆位于禹城市辛店镇沙河辛村,展馆是辛店镇“乡村记忆”工程和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载体,分为家风家训展厅,五、六十年代情境展厅和80年代、90年代、21世纪展厅三部分,集历史传承、档案文化、旅游资源于一体,通过带有历史记忆物件和富含激励意义的图片文字,集中反映文明乡风、先进人物和经济社会发展历程。
展厅箴言家训承前启后、历代相传,是“乡村文明行动”的初衷,也是“孝道文化建设”的目的。展馆内陈列着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火炕、老式锄头、镰刀等生活用品及农业手工业器具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符号,使人回想到早年的沙河辛‘抬头沙迷眼,走路陷脚腕;风吹嘴含沙,浑身飞沙粘’的艰苦岁月。80年代,沙河辛人民艰苦奋斗,改硷治土,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村民家中也添置了脚踏车、缝纫机、黑白电视机和电话机。李鹏总理视察沙河辛的时候,目睹“沙漠变良田”的奇蹟后,挥笔题词“沙漠变绿洲,科学夺丰收”,现馆内仍保存总理题词石刻亭。展馆直观展示禹城农村旧貌换新颜的巨大变化,成为继承传统文化、承载历史记忆、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
展厅箴言家训承前启后、历代相传,是“乡村文明行动”的初衷,也是“孝道文化建设”的目的。展馆内陈列着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火炕、老式锄头、镰刀等生活用品及农业手工业器具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符号,使人回想到早年的沙河辛‘抬头沙迷眼,走路陷脚腕;风吹嘴含沙,浑身飞沙粘’的艰苦岁月。80年代,沙河辛人民艰苦奋斗,改硷治土,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村民家中也添置了脚踏车、缝纫机、黑白电视机和电话机。李鹏总理视察沙河辛的时候,目睹“沙漠变良田”的奇蹟后,挥笔题词“沙漠变绿洲,科学夺丰收”,现馆内仍保存总理题词石刻亭。展馆直观展示禹城农村旧貌换新颜的巨大变化,成为继承传统文化、承载历史记忆、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辛店镇(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辛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