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ScandinavianMountains(瑞典语:Skanderna、Fjällen或者Kölen,挪威语:Kjølen) 也叫“舍伦山脉”,旧译“基阿连山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 英文名称:Scandinavian Mountains
  • 地理位置: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 走向:南北向
  • 长度:1700千米
  • 宽度:200~600千米
  • 起点:斯卡格拉克海峡
  • 终点:巴伦支海
  • 主峰:加尔赫峰

概述

欧洲北部山脉,纵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起巴伦支海,西傍挪威海,南临斯卡格拉克海峡,东濒波罗的海海岸平原。长约1700千米,宽约200~600千米。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西坡陡峻,直逼海岸,东坡平缓。中等高度的古老台状山地。西坡陡,东坡缓。一般海拔约1000米,最高峰加尔赫峰海拔2468米。个别地区有冰川覆盖。
从山麓向上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地。矿藏有铁、铜、钛、黄铁矿等。
山脉西坡的挪威沿海,由于冰川槽谷受海水侵入而形成一系列典型海湾。宽仅一至数千米的海湾,由于海岸线曲折,长度往往超过100千米。
狭长、幽静的海湾,高峻、奇丽的山崖,景色诱人,是船舰良好的停泊地点。这是一方未被众人所知、有着天堂似的的花的天地,香气沁人心扉,原始的气息让人忘我,让人嚮往。

地形地貌

中等高度的古老台状山地。西坡陡,东坡缓。海拔在1000米左右。最高峰挪威的加尔赫峰,海拔2468米。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曾受古代冰川侵蚀,地势比较平缓,沿海形成许多深入内陆两岸陡峭的峡湾。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风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风光
个别地区有冰川覆盖。从山麓向上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地。
矿藏有铁、铜、钛、黄铁矿等。山脉东坡为诺尔兰高原,阶梯式地向波的尼亚湾递降。冰蚀地貌十分发育,除大量的冰斗和冰川槽谷外,并多冰川湖泊。仅瑞典一国就有大小湖泊9.2万个,总面积达3.8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8%以上。

形成原因

从地质学上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与苏格兰、爱尔兰以及北美洲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同源,早在盘古大陆之时便已形成,是史上最雄伟的加里东山系的残余部分。由于长期受冰川侵蚀,发育有大量陡峭山峰。

气候

西部沿海迎风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背风坡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大部分是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东北部北冰洋沿岸是寒带苔原气候。

物产

挪威沿海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渔场之一,捕鱼量一向居世界前列。金属矿藏丰富。瑞典的铁矿着名,是世界上地下开採最大的铁矿。

人文历史

斯堪的纳维亚有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国王跟他的士兵们围坐在火旁,在一个暗黑狭长的屋子里。时间正在夜晚,那是冬天。忽然,一只小鸟从一个开着的门里飞进来,又从另一个门里飞了出去。国王说道,这鸟啊,也就跟人生在世一样,从黑暗里飞来,又向黑暗飞去;温暖与光明,对它都是短暂的啊……
这时一个最老的士兵回答道,陛下,就是在黑暗里,小鸟也不会迷失方向,它会找到它的归宿。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而且渺小,但是世间伟大的一切却是由人所造成的。人生在世,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崇高责任,那就是他的无尚的光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