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邳州市第一中学
邳州市第一中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办于1957年的炮车中学,作为一所拥有厚重文化的苏北名校,五十多年来,学校“三风”醇厚,环境优美,师资雄厚,设施完善,管理规範,成果显着,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设施设备一流。学校新老校区占地近500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拥有省标準化实验室24口、计算机专用教室12口,配备近800台计算机,多媒体教室80口,千兆光纤保证了校园网路全覆盖。学校图书馆按省中学一级馆的要求装备,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总计30余万册,学校拥有可供4000人住宿的五栋学生公寓,新校区单体建筑18栋,教育教学用房功能齐全。暑期、二期工程竣工后办学条件将达到省四星级高中标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邳州市第一中学
- 简称:邳州一中
- 校训:诚、朴、勤、毅
- 创办时间:1957年(丁酉年)
- 类别:国家公办
- 现任校长:刘传超
- 知名校友:王天琦、王淑芳
- 所属地区:江苏邳州
- 主要奖项: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办学历史
邳州市第一中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办于1957年的炮车中学,作为一所拥有厚重文化的苏北名校,五十多年来,学校“三风”醇厚,环境优美,师资雄厚,设施完善,管理规範,成果显着,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校园俯瞰

现拥有91个班的全日制完全中学,其中高中班级57个。办学半个世纪以来,该校确立了“成长、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建成苏北乃至全省具有综合影响力学校的办学目标,积极营造“书声朗朗、歌声朗朗、笑声朗朗”的校园文化氛围,秉承“诚、朴、勤、毅”的校训,形成了“自觉、自尊、自强、自新”的校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风和“博学、审问、明辨、笃行”的学风。
在2003年顺利通过验收成为江苏省二星级高中后,我们又启动了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创建工程。
2006年12月,高标準通过省三星级高中验收。现在积极準备江苏省四星级验收工作。
1956年7月:新沂县炮车初级中学
1958年9月:新沂县炮车中学
1990年4月:新沂市炮车中学
1999年1月:邳州市炮车中学
2009年:邳州市第一中学
为创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现名“邳州市炮车中学”。
办学条件
硬体设施
新校区系高中部,地处风景秀丽的邳州市沙沟湖新城区,按省四星级高中标準规划、设计、建设,作为市重点工程,一期工程投资1亿8千万元,二期工程计画投资5千万元。老校区系国中部,位于炮车街道办事处,新老校区文化氛围浓厚,亭台楼阁,花草石桥,长廊幽径,相映生辉,教学区绿树掩映,幽静清新;活动区绿草如茵,开阔灵动;生活区公寓与餐厅比肩,错落有致。首先,办学条件已完全达标。学校总面积113208.6m2,生均37.02 m2;建筑面积44080 m2,生均14.42m2;宿舍面积9720 m2,生均5.34 m2;餐厅2940 m2,可容1800名学生同时就餐。学校建有400m配套设施完善的标準跑道和两座水沖厕所。学校绿化面积31759 m2,生均10.39 m2。
学校新老校区占地近500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拥有省标準化实验室24口、计算机专用教室12口,配备近800台计算机,多媒体教室80口,千兆光纤保证了校园网路全覆盖。学校图书馆按省中学一级馆的要求装备,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总计30余万册,学校拥有可供4000人住宿的五栋学生公寓,新校区单体建筑18栋,教育教学用房功能齐全。暑期、二期工程竣工后办学条件将达到省四星级高中标準。
学校总面积113208.6平方米;建筑面积44080 m2;宿舍面积9720 平方米;餐厅2940 平方米,可容1800名学生同时就餐。学校建有400米配套设施完善的标準跑道和两座水沖厕所。建有计算机管理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197668册(含电子图书);理化生实验室12口,生物标本室1口,器材、準备室6口,实验器材、药品齐全,能够确保按课程标準开设全部实验,并能保证学生2人一组的分组实验;学生微机教室6个,艺术专用教室6个,拥有齐备的音、体、美及摄影、摄像设备;还有设备完善、药品齐全的卫生室及心理谘询室。学校建成了全市一流的校园数位化网路系统,大大提高了教学条件的现代化水平,供学生使用的电脑336台,达到9人一台。学校绿化面积31759平方米。校园布局三区分明,环境优美,为师生提供了优雅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学班100 个(高中68个班,国中32个班),学生5000余人,教职工600人,专任教师480多人。其中高级教师148名,省市县名优教师38名,教师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总体水平居全市高中前列,近两年,我校有19位教师获市县优质课一、二等奖,发表及获奖论文500余篇,教改成绩突出,承担《徐州市有效教学实验研究》等10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其次,队伍建设成果显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学历层次高,管理和工作能力强,思路明晰、作风务实。206名高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190人,达标率92.23%;中级以上职称107人,占教师总数51.98%,65.53%的教师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的能力和经历,56.8%的教师兼教一门选修课,有255篇(部)论文论着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出版或获奖,有17位教师拥有省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称号。该校的教师队伍是一支素质较高、水平较高、成绩突出、完全能够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队伍
校现有高中专任教师206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190人,占92.23%,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107人,占52.28%,50岁以上教师2人,35—49岁教师36人,35岁以下168人,老、中、青之比为 1:18:84,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经历的老师135人,占65.53%。
总的来看,高中专任教师队伍学历达标率、技术职务合格率均超过省三星级高中要求,青年教师比例为81.55%,是一支充满朝气、富有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业务素质较高、成绩十分显着的队伍。
校图书馆工作人员7人,其中本科学历1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医务室工作人员3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实验室工作人员8人,其中本科学历3人,中级职称4人,以上各室教辅人员多为经验丰富、学历技术职称较高的同志,他们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强,服务意识和质量较高。
。
办学成果
学生成果
半个世纪以来,我校形成了“自觉、自尊、自强、自新”的校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风,“博学、审问、明辨、笃行”的学风。先后向北大、清华、南大等省内外高校输送优秀毕业生4000余名,输送飞行员35名,培养和输送等级及高水平运动员200多名,先后有55位校友获得博士学位。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绩效稳步攀升。三年中,我校的高一、高二年级在全市的质量评估中,始终处于全市前三名;高考成绩突出,本科上线率、一本占有率、总均分等均居邳州市同类学校第一;学科竞赛成绩斐然,先后有17名学生获国际大奖,64名学生获国家级奖励,95名学生获省市级奖励,该校也连续三年被评为邳州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荣誉
我校办学半个世纪以来,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周边地区形成了良好的辐射效应,赢得了一系列荣誉。多年来,先后获“全国军训试点学校”、“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实验学校”、“全国体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廉政文化示範点”、“江苏省田径赛第一名”、“江苏省招飞先进单位”、“徐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徐州市绿色学校”、“徐州市模範学校”等荣誉称号,2006年12月,高标準通过省三星级高中验收。区划调整以来,连年被评为邳州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邳州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管理有序、优质、高效。学校管理机构健全,建立健全了一整套非常完善的规章制度,各部门职责明确,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体现出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制度管理、民主管理和人事管理相统一的特色。从未发生过重大事故。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徐州市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徐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学校荣誉 | 奖励时间 | 授奖部门 |
---|---|---|
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 | 2002.12 | 江苏省教育厅 |
文明学校 | 2003.3 | 邳州市教育局 |
人民防空先进单位 | 2003.3 | 邳州市人民政府、邳州市人民武装部 |
十佳五四红旗团委 | 2003.5 | 共青团邳州市委 |
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 2003.6 | 徐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 | 2003.8 | 徐州市教育局 |
2002-2003学年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 2003.9 | 邳州市教育局 |
2002-2003学年度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 2003.9 | 邳州市教育局 |
2003-2004学年度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 2004.9 | 邳州市教育局 |
2003-2004学年度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 2004.9 | 邳州市教育局 |
中国青少年素质发展示範基地 | 2004.12 | 中国青少年素质发展论坛工作委员会 |
2004-2005学年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 2005.9 | 邳州市教育局 |
2005年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 2005.12 | 徐州市教育局、徐州市体育局 |
徐州市民族团结教育模範学校 | 2005.12 | 徐州统战部、徐州教育局、徐州民宗局 |
十佳五四红旗团委 | 2006.5 | 共青团邳州市委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教育活动先进集体 | 2006.6 | 中共邳州市委员会 |
2005-2006学年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 2006.9 | 邳州市教育局 |
文化传统
校训
诚、朴、勤、毅
校风
自觉自尊,自强自新
教风
身正育人,学高授业
学风
博学审问,明辨笃行
学校领导
历任校长
校长是一校之魂。校长的治校理念、品行修养,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发展速度及办学业绩。炮车中学发展的每一步无不深深铭刻着历任校长的个人印迹。从学校始建至今,炮中先后迎来了13位校长。他们无论任职长短,都为炮中事业的发展倾尽了自己的心血与智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校长 | 任职时间 | 副校长 | 任职时间 |
---|---|---|---|
赵友竹 | 1957—1960 | ||
孟静如 | 1960—1961 | ||
王宗白 | 1961—1971 | ||
丛安 | 1965—1966 | ||
徐其生 | 1966—1974 | ||
王维栋 | 1974—1976 | 王洪印 | 1974—1977 |
伏广田 | 1976—1981 | ||
薛以民 | 1981—1987 | 王延同 | 1984—1987 |
孙松江 | 1987—1989 | ||
刘茂华 | 1989—1992 | ||
季凤祥 | 1992—1999 | 薄品安 | 1993—1995 |
周普让 | 1993—1998 | ||
孙继连 | 1995—1999 | ||
陆金忠 | 1998—1999 | ||
魏健 | 1998—1999 | ||
魏健 | 1998—1999 | 孙继连 | 1999—2004 |
许贯中 | 2000—2004 | ||
陈雷 | 2004—2012 | 孙继连 | 2004—— |
许贯中 | 2004—— | ||
王大全 | 2007—— | ||
刘发吉 | 2006—— | ||
李波 | 2012—2014 | 王大全 | 2007—— |
王道峰 | 2012—— | ||
陈辉 | 2012—— | ||
郭攀 | 2012—— | ||
刘传超 | 20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