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罗伦斯共和国
佛罗伦斯共和国(义大利语:Repubblica Fiorentina),义大利中部城市国家,成立于1187年。共和国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在义大利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佛罗伦斯共和国
- 英文名称:Republic of Florence
- 简称:佛罗伦斯
- 所属洲:欧洲
- 首都:佛罗伦斯
- 官方语言:托斯卡纳语,义大利语,拉丁语
- 货币:佛罗林
- 政治体制:共和制
- 国家领袖:科西莫·迪·乔凡尼·德·美第奇
- 主要民族:义大利人
- 主要宗教:天主教
- 名人:但丁、彼特拉克
- 类型:中世纪义大利的一个城市国家
- 现属:义大利托斯卡纳大区
- 建国时间:1187年
- 灭亡时间:1569年
简介
佛罗伦斯共和国是中世纪义大利的一个城市国家。位于今义大利托斯卡纳大区。1115年成为独立的城市公社。1434年美第奇家族建立僭主政治。15世纪洛伦佐·德·美第奇当政时,佛罗伦斯为义大利文艺复兴的名城。1494年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入侵佛罗伦斯,当时的当政者皮耶罗二世·德·美第奇被流放,美第奇家族的统治被推翻。多明我会修士萨佛纳罗拉成为佛罗伦斯新的精神和世俗领袖。但是很快萨佛纳罗拉严厉苛刻的统治引起了不满。1498年,萨佛纳罗拉被推翻。1512年美第奇家族重新掌权。1532年教皇克勉七世任命亚历山德罗·德·美第奇为佛罗伦斯世袭公爵,共和国成为佛罗伦斯大公国。
国徽

历史沿革
佛罗伦斯原为罗马帝国殖民点。公元5世纪末臣服于东哥特王国。6世纪中叶为东罗马帝国所统治。6世纪下半叶为伦巴德王国征服。8世纪末併入法兰克王国。
15世纪的佛罗伦斯全貌图

962年起隶属神圣罗马帝国。
1115年成为独立的城市公社。
12世纪下半叶建立市政领导机构。1187年击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六世,其自治权得到承认,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14世纪开始对外扩张,先后征服皮斯托亚、沃尔泰拉和阿雷佐。
15世纪初又征服比萨,获得经阿诺河到地中海的出海口,成为托斯卡纳地区霸主。1434年,美第奇家族夺取政权,建立僭主政治。
围攻佛罗伦斯,共和国的覆灭

1494年法国侵入佛罗伦斯,美第奇家族被逐 。
1569年,美第奇家族依靠西班牙支持,建托斯卡纳大公国,以佛罗伦斯为首府,共和国历史结束。
1739年起为奥地利所统治。
1860年併入撒丁王国,
1861年成为义大利王国的一部分。
政治
佛罗伦斯的政权初期被城市贵族(格兰德)操纵,吉伯林党和归尔甫党彼此争斗不已。
1502年担任共和国正义旗手皮耶尔·索德里尼

1282年取缔原市政机构,建立执政团。执政团由8人组成,平民贵族皆可当选。
1293年G.della贝拉任执政,颁布《正义法规》,剥夺格兰德担任执政的权力。法规规定,由大行会代表7人和小行会代表2人组成的长老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其首领名为正义旗手,同时又是城市自卫军指挥官。此后,共和国向民主政体发展。但实际上执政团完全操纵在七大行会手中,僱佣工人完全被排斥在政权之外,在大行商的专横压迫和残酷剥削下,僱佣工人(又称褴褛汉)的经济政治状况十分悲惨。
1378年 7月21日爆发的梳毛工人起义打击了肥人政权,推动了民主进程。15世纪初,中下层肥人进入执政团的比例比起义前增多。为维护上层肥人的利益,佛罗伦斯开始走向肥人寡头政治,其典型代表是大富豪阿尔毕齐和美第奇家族的统治。
经济
佛罗伦斯的商业、手工业,尤其毛纺织业发达,铸钱业亦相当兴盛,自铸货币佛罗林流通欧洲,13世纪初出现由银钱商和纺织业主控制的行会组织,包括羊毛商、丝绸商、呢绒场主、毛皮商、银钱商、律师、医生等7个大行会(肥人)和铁匠、泥瓦匠、鞋匠等手工业者组成的14个小行会(瘦人)。
佛罗伦斯共和国货币—弗洛林

14世纪30年代,佛罗伦斯的纺织业由传统的行会生产转变为工场手工业,这是欧洲最早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1336~1338年,佛罗伦斯有200 多家呢绒纺织工场,大行会中的部分成员演变成早期资产阶级,而破产的师匠、帮工、学徒及失掉土地后涌入城市的农民则成为早期僱佣工人阶级。
14世纪后,佛罗伦斯成为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其银行家有代教廷收税的权利。由于佛罗伦斯工商业主要依靠国外市场,15世纪末新航路开闢及英国抵制呢绒进口的政策,使佛罗伦斯的纺织业走向衰落。16世纪末工商业资本大量转向土地投资,大批失业工人向农村倒流。农村中对分制租佃关係中的封建成分增多,农民生活状况恶化。
文化
佛罗伦斯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均有突出成就。产生过诗人但丁、彼特拉克,作家薄伽丘,画家达·文西,雕刻家米开朗琪罗,历史与政治思想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布鲁尼、瓦拉以及天文学家伽利略等历史巨人。他们歌颂世俗以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启,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其作品和理论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圣母百花大教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