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2006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

2006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

2006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

2006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中记录了全年大西洋盆地所有热带和亚热带气旋形成、增强、减弱、登入、转变成温带气旋以及消散的具体信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2006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
06年综述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系预报员表示,2006年大西洋飓风活动将非常活跃,从6月1日开始的飓风季节期间将爆发17场飓风,但不及2005年频繁。
综合外电4月4日报导,2006年大西洋飓风季节里飓风活动将非常活跃,但不会像2005年创纪录的飓风季节那幺频繁,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系(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预报员表示。
在4日发表的报告中,预报员表示,预计从6月1日开始的飓风季节期间将爆发17场飓风,大大高于50年平均水平的9.6场飓风,但低于2005年创纪录的27场飓风。
飓风季节期间至少有一场风力很大(3-5级)的飓风袭击美国某地的可能性大大高于平均水平,为81%,过去一个世纪的平均可能性为52%。
预报员Philip J. Klotzbach和William M. Gray表示,预测飓风季节期间将爆发5场剧烈的飓风,50年平均水平为爆发2.3场飓风,2005年则爆发7场。
2006年大西洋飓风季于2006年6月1日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大西洋形成的时间段[1],这一飓风季是继2001年大西洋飓风季以来第一个没有任何一场飓风在美国登入的大西洋飓风季,也是继1994年大西洋飓风季以来第一次在整个十月份都没有热带气旋形成[2]。美国国家飓风中心每年都会对前一年飓风季的所有天气系统进行重新分析,并根据结果更新其风暴资料库,因此以下时间轴中还包括实际操作中没有发布的信息[注 1]。包括最大持续风速、位置、距离在内的所有数字都是经四捨五入换算成整数[3]。
2006年大西洋飓风季的活动程度与前一年大西洋飓风季相比远远不及[2]。起初气象学家预计在极其活跃的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后,2006年的活动程度应该只会略低。然而,2006年迅速形成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大西洋热带海域上空的撒哈拉空气层,以及以百慕达为中心的亚速尔高压这一强大二级高气压的持续存在,都令2006年大西洋飓风季的活动程度大幅降低。从10月2日以后一直到飓风季结束都完全没有热带气旋形成[4]。2005年12月底形成的热带风暴泽塔一直持续到了2006年1月初,成为有纪录以来第二个跨日曆年的大西洋风暴。虽然其存在时间不在任何一年飓风季的正式时间段里,但仍然可以视为2005和2006年大西洋飓风季的一部分。
1月信息
更多资料: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查看有关热带风暴泽塔的详细信息。
  • 1月1日
  • 协调世界时凌晨0点:2005年12月30日形成的热带风暴泽塔进入2006年后仍处于活动状态,成为有纪录以来第二个跨日曆年的北大西洋热带气旋。
  • 1月6日
  • UTC早上6点:热带风暴泽塔退化成热带低气压。
  • UTC晚上21点:热带低气压泽塔消散,拉上了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的帷幕。
6月信息
即将达到最高强度的热带风暴阿尔贝托
  • 6月1日
  • 2006年大西洋飓风季正式开始。
6月10日
  • UTC早上6点:第一号热带低气压在古巴最西面以南约220公里海域形成。
6月11日
  • UTC凌晨0点:第一号热带低气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因此将其命名为“阿尔贝托”(Alberto)。
6月13日
  • UTC下午16点30分:热带风暴阿尔贝托以每小时75公里风速从佛罗里达州泰勒县附近登入,登入点约在塔拉哈西东南方向80公里处。
6月14日
  • UTC早上6点:热带风暴阿尔贝托减弱成热带低气压。
  • UTC中午12点:阿尔贝托的残留转变成温带气旋。
7月信息
  • 7月17日
  • UTC早上6点:一片温带低气压区在麻萨诸塞州南塔克特东南方向约390公里洋面转变成热带低气压,不过当时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并没有发现,因为也就没有针对这一天气系统发布公告或是为其分配号码
  • UTC中午12点:南塔克特附近的热带低气压增强成热带风暴,但由于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当时没有发现,因此未对其命名。
7月18日
  • UTC中午12点:第二号热带低气压在北卡罗莱纳州威尔明顿东南偏东方向约645公里海域发展形成。
  • UTC中午12点:之前未获命名的热带风暴退化成一片残留低气压。
  • UTC下午18点:第二号热带低气压增强成热带风暴并获命“贝里尔”(Beryl)。
7月21日
  • UTC早上6点45分:热带风暴贝里尔以风力时速80公里强度登入麻萨诸塞州南塔克特岛。
  • UTC下午18点:热带风暴贝里尔转变成温带气旋。
8月信息
热带风暴克里斯
  • 8月1日
  • UTC凌晨0点:第三号热带低气压在巴布达岛东南偏东方向约380公里海域形成。
  • UTC早上6点:第三号热带低气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标準并获名“克里斯”(Chris)。
8月3日
  • UTC下午18点:热带风暴克里斯降级成热带低气压。
8月4日
  • UTC早上6点:热带低气压克里斯退化成一片残留低气压。
8月21日
  • UTC下午18点:第四号热带低气压在维德角培亚东南偏南方向约415公里洋面发展形成。
8月24日
  • UTC下午18点:第五号热带低气压在格瑞那达西北偏西方向75公里海域的加勒比海形成。
8月25日
  • UTC中午12点:第五号热带低气压增强成热带风暴并获名“埃内斯托”(Ernesto)。
8月26日
  • UTC早上6点:热带风暴黛比减弱为热带低气压。
  • UTC中午12点:热带低气压黛比降级成低气压。
8月27日
  • UTC早上6点:热带风暴埃内斯托成为2006年大西洋飓风季的首场飓风
飓风埃内斯托
  • UTC中午12点:飓风埃内斯托减弱成热带风暴。
8月28日
  • UTC上午11点15分:热带风暴埃内斯托以每小时65公里风速登入古巴。
8月29日
  • UTC凌晨3点:热带风暴埃内斯托以风力时速70公里强度在佛罗里达礁岛群上群岛的农园礁岛进行了第二次登入。
8月30日
  • UTC早上5点:热带风暴埃内斯托以每小时70公里风速在迈阿密-戴德县西南方向进行了第三次登入。
9月信息
  • 9月1日
  • UTC凌晨0点:热带风暴埃内斯托以风力时速110公里强度在北卡罗莱纳州不伦瑞克县奥克岛(Oak Island)进行了第四次登入。
  • UTC中午12点:热带风暴埃内斯托减弱成热带低气压。
  • UTC下午18点:热带低气压埃内斯托转变成温带气旋。
9月3日
  • UTC下午18点:第六号热带低气压在维德角以西约1585公里海域发展形成。
9月5日
  • UTC早上6点:第六号热带低气压发展成热带风暴并获命名为“佛罗伦斯”(Florence)。
9月10日
  • UTC早上6点:热带风暴佛罗伦斯成为本季第二场飓风。
  • UTC下午18点:第七号热带低气压在背风群岛东北偏东方向约870公里洋面形成。
9月11日
  • UTC中午12点:第七号热带低气压增强成热带风暴并获名“戈登”(Gordon)。
9月12日
  • UTC中午12点:第八号热带低气压在维德角东南偏南方向约370公里海域发展形成。
9月13日
  • UTC凌晨0点:飓风佛罗伦斯转变成温带气旋。
  • UTC凌晨0点:热带风暴戈登达到飓风强度。
  • UTC下午18点:飓风戈登成为二级飓风。
9月14日
  • UTC凌晨0点:飓风戈登成为本季首场大型飓风。
  • UTC凌晨0点:第八号热带低气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并获名“海琳”(Helene)。
9月16日
  • UTC中午12点:热带风暴海琳达到飓风强度。
9月17日
  • UTC下午18点:飓风海琳成为二级飓风。
飓风海琳
  • 9月18日
  • UTC凌晨0点:飓风海琳成为本季第二场大型飓风。
9月21日
  • UTC凌晨0点:飓风戈登转变成温带气旋。
9月24日
  • UTC下午18点:飓风海琳转变成温带气旋。
9月27日
  • UTC下午18点:第九号热带低气压在百慕达东南偏东方向约1500公里海域形成。
9月28日
  • UTC早上6点:第九号热带低气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并获名“艾萨克”(Isaac)。
9月30日
  • UTC中午12点:热带风暴艾萨克达到飓风强度。
10月信息
  • 10月2日
  • UTC中午12点:飓风艾萨克减弱成热带风暴。
10月3日
  • UTC凌晨0点:热带风暴艾萨克转变成温带气旋。
11月信息
  • 11月30日
  • 2006年大西洋飓风季正式结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2006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