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王宪昭

王宪昭

王宪昭

王宪昭,男, 1966年生,山东聊城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研究资料中心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王宪昭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山东
  • 出生日期:1966年7月
  • 职业:研究员
  • 毕业院校: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
  • 学历:博士

个人简介

王宪昭,男, 1966年生,山东聊城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研究资料中心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特别是对中国神话母题研究成果较多。多年来通过文献阅读、民族地区田野调查等多种形式建构起全面系统的中国各民族神话资料库。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化母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共性问题的探讨》等国家与省部级课题5项;出版《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中国各民族神话传说典型母题统计数据》、《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中国各民族创世神话基本母题索引》、《中国人类起源说话母题实例与索引》等专着15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曾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奖项。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神话学、中国神话母题研究。

课题成果

(一)主持课题:
1.《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化母题研究》(05CMZ00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05-2008。
2.《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创世神话专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项目,2006-2011。
3.《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共性问题探讨》(YZDB2012-7),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
4. 《中国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研究》(10FZW013),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0-2011。
(二)参与课题
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10@ZH014),中国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项目中的书系出版
2.《马恩列斯论民族民间文学》(2012-2013),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
3.《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资料库建设及其研究》(15ZDB08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4.《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资料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準建设》(16ZDA16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获奖情况

1.《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定位》(论文),获中央民大首届“博学杯”学术论文比赛一等奖,2005.10。
2.《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专着),获全国党校系统第7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8.07。
3.《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专着),获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奖二等奖,2008.10。
4.《中国各民族人类起源神话母题概览》,获2011年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5.《中国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研究》,获2016年中国社科院优秀成果奖。

学术会议

1.《阿尔泰语系民族与中原神话动物图腾的比较》,阿尔泰学·神话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央民族大学阿尔泰学研究中心、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亚洲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朝文系联合举办,2004.07,北京。
2.《论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的趋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委员会等主办,2005.10,北京。
3.《我国古代种子神话中的稻作文化现象探析》,中国原生态稻作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等主办,2005.08,贵州。
4. 《论民族神话对民族习俗的影响》,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与河南省文联等单位主办,2006.08,河南。
5.《论我国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中的民族同源现象》,少数民族神话专题研讨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与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主办,2007.10,武汉。
6.《中国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分类问题探析》,中国创世神话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等主办,2008.10,北京。
7. “中国首届草原文学青年学者论坛”,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主办,2010.08,内蒙古。
8. “云南兄妹婚神话与信仰民俗研究国际研讨会”,中国社科院、云南大学主办,2010.09,云南昆明、开远。
9. “少数民族文学2010年度学术研讨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主办,1010.10,广西南宁、大明山。

着作和论文

主要着作
1.《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2.《中国各民族神话传说典型母题统计数据》,瀋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8月。
3.《中国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母题研究》,瀋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8月。
4.《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散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9月。
5.《中国各民族人类起源神话母题概览》,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
6.《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概论》(合着),民族出版社,2011年1月。
7.《中国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4月。
8.《马恩列斯论民族民间文学》(合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
9.《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共性问题探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
10.《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11.《文学的测量——比较视野下的文学母题研究》(合编),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15年4月。
12.《中国各民族创世神话基本母题索引》,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10月。
13.《梁庭望民族文学研究选集》(合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10月。
14.《中国人类起源神话母题实例索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0月。
15.《中国创世神话母题(W1)数据目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8月。
主要论文
1.《论少数民族文学在文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载《长白学刊》,2004年第1期。
2.《论中国早期小说叙事艺术的探索》,载《涪陵师範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论少数民族神话对建构中国神话体系的意义》,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4.《论“金瓶梅”创作特色》,载《金瓶梅文化研究》,2004年第7期。
5.《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价值》,载《理论学刊》,2004年第9期。
6.《中国北方民族神话人兽婚母题探微》,载《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7.《我国北方民族神话图腾的交融与演变》,载《涪陵师範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8.《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载《理论视野》,2005年第5期。
9.《中国早期稻作文化与种子神话传说》,载《理论学刊》,2005年第11期。
10、《北方民族神话中的动物图腾探析》,载《理论学刊》,2006年第11期。
11.《析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洪水神话的叙事艺术》,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2.《解读我国少数民族神话中的民族精神》,载《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3.《析我国20世纪初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载《广西玉林师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4.《论水浒的“忠”》,载《涪陵师範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5.《关注文化和谐、推进文化创新》,载《创新论从》,2007年第2期。
16.《中国少数民族人类再生型洪水神话》,在《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7.《民族神话研究的母题分析法》,载《重庆师範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8.《试论我国民族精神的培育》,载《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9.《试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载《青年工作论坛》,2007年第4期。
20.《论构建和谐的民族文化关係》,载《理论视野》,2007年第5期。
21.《我国少数民族神话中的同源共祖现象探微》,载《长江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
22.《论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母题的流传与演变》,载《理论学刊》,2007年第9期。
23.《论传统文化基因中的文化创新》,载《学习与研究》,2007年第12期。
24.《论我国民族神话在后世的影响》,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5.《我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方法与趋向刍议》《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6.《论神话母题对民族习俗的影响》,载《神话中原》,2008年第4期。
27.《中国少数民族感生神话探析》,载《理论学刊》,2008年第6期。
28.《论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的功能》,载《理论学刊》,2009年第2期。
29.《论母题方法在少数民族神话研究中的套用》,载《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30. 《论民间信仰中的“小人物”崇拜》,载《韶关学报》,2009年第11期。
31.《民族神话研究有力支撑民族文学学科建设》,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24日。
32.《侗族口头文化传承的活态博物馆》,《国际博物馆》,2010年第1期。
33.《中国各民族创世神话分类问题探讨》,载《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5期。
34.《滇西南佤寨田野调查札记》,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月21日。
35.《黔东南侗乡调查札记 》,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22日。
36.《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人才的培养》,载《文化遗产》,2010年第4期。
37.《神话的理性 》,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22日。
38.《中国兄妹婚神话概况与文化内涵》,见《兄妹婚神话与信仰民俗》(论文集),2011年12月。
39.《呼伦贝尔蒙古族草原文化考察札记》,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9日。
40.《评〈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比较研究〉》,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第4期
41.《论阿尔泰语系民族神话与汉族神话中关于动物图腾的几个问题》,见《阿尔泰神话研究回眸》(论文集),民族出版社,2011年1月。
42.《失去传承人意味着文化断裂》,载《中国文化报》,2011年2月22日。
43.《论布洛陀作为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见《壮族布洛陀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4月。
44.《关于少数民族民间口头文化传承人的思考》,载《文化遗产》2011年第3期。
45. Minority Creation Myths:An Approach to Classification ,China’s Creation and Origin Myths,Leiden Boston,2011.05.
46.《神话叙事中的民族关係》,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2日。
47.《建设中国各民族神话资料库》,载《中国文化报》,2011年8月23日。
48.《2010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见《中国文学年鉴2010》,2011年11月。
49.《论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的文化特徵》,载《广西民族师範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50.《我国非遗研究人才培养面临三大问题》,《中国文化报》,2012年5月7日。
51.《论我国多民族同源神话的分布与特徵》,载《内蒙古师範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52. 《中国少数民族造人神话叙事类型与结构》,载《广西民族师範学院》,2012年第5期。
53.《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14日。
54.《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及其保护》,载《楚雄师範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
55.《论少数民族文学资料信息化建设》,载《创新》2014年第1期。
56.《神话视域下的苗族史诗〈亚鲁王〉》,载《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57.《感悟神话:激活人类文化传统的基因密码》,载《百色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58.《试析人类起源神话中的“生人”母题》,载《长江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59.《论神话的民族性》,载《民族文学研究》2014年第6期。
60.《论中国神话母题编码体例的建构:〈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为例〉》,载《长江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61.《论神话的民俗学阐释功能》,载《广西民族师範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
62.《论母题编码在神话研究中的实现与套用》,载《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63.《满族神话婚姻母题探微》,载《满语研究》2015年第1期。
64.《论蚩尤神话的传承与价值取向》,载《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1期。
65.《论傅大士禅宗着述的特徵及文化价值》,载《文化遗产》2015年第5期。
66.《论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传承与演变》,载《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5期。
67.《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学术史探微——以〈民族文学研究〉创刊30年神话研究为例》,载《华中学术》2015年第11辑。
68.《论那木吉拉的少数民族神话研究》,载《长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69.《试析记史性神话的历史真实与文化真实——以蚩尤神话的真实性为例》,载《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1期。
70.《论蒙古族神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质》,载《内蒙古艺术》2016年第1期。
71.《论女子太阳节的民俗学价值》,载《文山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72.《论文化始祖神话传承中的“变”与“不变”》,载《广西民族师範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73.《论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的学术发展分期》,载《民族文学研究》2016年第3期。
74.《论布洛陀神话的文化价值》,载《百色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75.《论满-通古斯语民族族源神话中的婚姻母题》,载《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76.《论〈史记〉神话母题的类型、性质及意义》,载《渤海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77.《论女娲神话女性始祖文化身份的建构》,载《社会科学家》2016年第8期。
78.《母题编目在中国神话资料库建设中的运用》,载《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79.《中外叙事文学母题比较研究的理论建构》,载《中国比较文学》2017年第1期。
80.《试论太阳祭祀活动中的神话传统》,载《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1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王宪昭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