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简明读本
中华民族地域辽阔,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本书用十余万字的篇幅全景式展示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形成、延展与传承的演进过程,从生产贸易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岁时节令风俗、民间艺术、民间信仰与禁忌等多个侧面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民俗风情画卷。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民俗简明读本
-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 页数:188页
- 开本:16
- 品牌:新华出版社
- 作者:万建中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16606414
内容简介
《中国民俗简明读本》由万建中着,民俗既是文化的,也是生活的,是文化与生活的双重複合体,所以又可称之为民俗生活。人们为什幺要从事民俗生活,为什幺更关注和重视特殊时间段中的仪式活动,尤其是那些流传十分广泛的民俗活动?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无须回答的问题,却叉是一个充满哲学意味的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现代社会,违背民俗常规和蔑视民俗,一般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人们依循民俗一般并非迫于民俗的威慑,或由这种威慑产生的恐惧,而是民俗给人一种社会安定感和相互亲近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秩序和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传统的依恋
作者简介
万建中,北京师範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表学术论文170篇,出版着作有《中国历代葬礼》、《解读禁忌——中国民间散文叙事中的禁忌主题》、《禁忌与中国文化》、《中国民俗通志·生养志》、《民间文学引论》、《中国民俗史·民国卷》、《中国民间散文叙事文学的主题学研究》、《中国民间文化》、《中国饮食文化》、《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等。
先后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独立讲授的“民俗学”课程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民间文学引论》被评为“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1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发表学术论文170篇,出版着作有《中国历代葬礼》、《解读禁忌——中国民间散文叙事中的禁忌主题》、《禁忌与中国文化》、《中国民俗通志·生养志》、《民间文学引论》、《中国民俗史·民国卷》、《中国民间散文叙事文学的主题学研究》、《中国民间文化》、《中国饮食文化》、《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等。
先后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独立讲授的“民俗学”课程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民间文学引论》被评为“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1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图书目录
一、生产贸易民俗1
1鞭春牛与开秧门3
2抬龙王神像求雨6
3百工技艺8
4行业祖师爷10
5商业幌子12
6行商小贩的货声14
二、饮食民俗17
1感性的饮食观念19
2菜系的形成20
3吃“草”的民族23
4美味在于调和25
5民以食为天27
6各地风味小吃29
三、服饰民俗35
1衣冠之邦37
2中山装与旗袍40
3人生礼仪的换装43
4服饰穿戴的规矩44
5民族身份的标识47
四、居住民俗53
1穴居与巢居55
2风水宅基地56
3主要民居样式60
4木结构传统建筑63
5庭院深深66
6寻求“家”的平安与富贵67
五、交通民俗71
1陆路与水路73
2五花八门的代步工具75
3出门饯行78
4客栈与会馆79
5行旅宜忌81
六、人生礼仪85
1好生之德87
2入学开蒙89
3成年礼91
4千里姻缘一线牵93
5新房里的狂欢95
6做寿礼96
7入土为安98
七、岁时节令101
1何谓“节”103
2过年:非常时间的非常行为104
3初一大拜年106
4应节食品108
5元宵节:普天同庆112
6蕴意丰富的清明节114
7端午节的两大主题116
8中秋节:“圆”的美好境界119
9重阳节的文化个性123
八、民间游乐127
1三月三狂欢节129
2北方秧歌闹起来130
3欢天喜地逛庙会132
4瑞狮舞起来134
5放烟火爆竹136
6放风筝送晦气138
7枰声局影141
九、民间艺术145
1戏曲的活化石——傩戏147
2光和影的结合——皮影戏148
3撂地表演151
4绘出来的喜庆154
5剪出最美的图案158
6千丝织成锦160
十、民间信仰与禁忌165
1万物有灵167
2俗信“三爷”169
3麒麟送子172
4五福临门174
5生肖:动物崇拜的产物176
6各行各业有规矩179
7商贸活动中的约束规範182
8待人接物需谨慎184
1鞭春牛与开秧门3
2抬龙王神像求雨6
3百工技艺8
4行业祖师爷10
5商业幌子12
6行商小贩的货声14
二、饮食民俗17
1感性的饮食观念19
2菜系的形成20
3吃“草”的民族23
4美味在于调和25
5民以食为天27
6各地风味小吃29
三、服饰民俗35
1衣冠之邦37
2中山装与旗袍40
3人生礼仪的换装43
4服饰穿戴的规矩44
5民族身份的标识47
四、居住民俗53
1穴居与巢居55
2风水宅基地56
3主要民居样式60
4木结构传统建筑63
5庭院深深66
6寻求“家”的平安与富贵67
五、交通民俗71
1陆路与水路73
2五花八门的代步工具75
3出门饯行78
4客栈与会馆79
5行旅宜忌81
六、人生礼仪85
1好生之德87
2入学开蒙89
3成年礼91
4千里姻缘一线牵93
5新房里的狂欢95
6做寿礼96
7入土为安98
七、岁时节令101
1何谓“节”103
2过年:非常时间的非常行为104
3初一大拜年106
4应节食品108
5元宵节:普天同庆112
6蕴意丰富的清明节114
7端午节的两大主题116
8中秋节:“圆”的美好境界119
9重阳节的文化个性123
八、民间游乐127
1三月三狂欢节129
2北方秧歌闹起来130
3欢天喜地逛庙会132
4瑞狮舞起来134
5放烟火爆竹136
6放风筝送晦气138
7枰声局影141
九、民间艺术145
1戏曲的活化石——傩戏147
2光和影的结合——皮影戏148
3撂地表演151
4绘出来的喜庆154
5剪出最美的图案158
6千丝织成锦160
十、民间信仰与禁忌165
1万物有灵167
2俗信“三爷”169
3麒麟送子172
4五福临门174
5生肖:动物崇拜的产物176
6各行各业有规矩179
7商贸活动中的约束规範182
8待人接物需谨慎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