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城生活(一种生活方式)
“双城生活”,就是工作在一座城市,生活居住却在另一座城市。上班族每天都在两座城市来回奔波。一边是为了事业,一边是为了家庭。
2018年11月15日清晨5:30分,天还漆黑,燕郊燕京航城北门外的818路快车公车始发站,已经站了两排等待进京的乘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双城生活
- 含义:工作在一座城市居住在另一座城市
- 人员:上班族
- 示例:北京和燕郊、上海和崑山
现状
在中国,“双城生活”已不是一个新鲜辞彙。北京和燕郊、上海和崑山,广州和佛山,上班族的“双城记”,每天都在上演。在两座城市来回奔波。一边是为了事业,一边是为了家庭,双城生活,可以说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无奈妥协。
2018年11月15日清晨5:10分,67岁的李秀兰已经带着一副小马扎来到燕郊燕京航城北门外的818路快车公车始发站,开往北京的首班车将于40分钟后在这里发车。气温已近零度。戴着帽子口罩,裹上了厚厚棉大衣的李秀兰是第3个到的,她打开小马扎,在队伍中间坐下。此时,她的儿子儿媳仍在梦乡。为了让儿子儿媳可以多睡会,上班路上有一个座位,这样的排队,李秀兰已经持续了五年。
困扰
2008年,当时已经北漂3年的李良思在燕郊买了房,5000元一平米。开发商告诉他,这里到北京只有30分钟车程。他自己说,这也算是在“北京”安了一个家。但现在他每天上班,要花2个小时。“每天5点半起床,6点出门坐公交,7点过就可以到国贸,再转捷运到西单,步行10分钟来到单位楼下,吃完早餐后,刚好可以赶上8:30上班。”“开发商所说的30分钟直达北京,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李良思算了一笔账,一天4个小时的通勤时间,一年就要花40多天在上下班的路上。
2018年6月15日,北京发布外埠车管理新政。从2019年11月开始,外埠车进入六环路(不含)以内道路和通州区全域範围道路(不含高速公路主路)行驶的,须办理进京通行证。每辆车每年最多办理进京证12次,每次有效期最长7天。挂着“冀R”牌照的外地车主想早上开车去上班,根本不可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双城生活(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