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清寺(江苏省如东县国清寺)
国清寺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城掘港的西南,至今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佛教最早宗派天台宗的一脉,座落于县城南郊的如东国清寺始建于唐朝。唐代,掘港是黄海和长江支泓横江交汇处的渔村,名沿海村,设煎盐亭。地理位置险要,为海防门户。唐初崇尚佛教,太宗曾下旨:“交兵之处,各建寺剎,招延僧侣,法鼓所振,变灾火于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于甘露。”唐元和年间(806-820),天台山(今浙江省境内)国清寺天台宗第十祖、着名法师行满奉命在掘港按天台山国清寺结构风格建筑佛寺。相传天台山国清寺募建者智凯大师曾梦见周身有光的佛,佛曰“寺若成,国即清”,遂改名国清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国清寺
- 地理位置:江苏南通
- 气候类型: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三十余亩
- 开放时间:07:55-16:33
- 着名景点: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
- 始建:唐朝
- 重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
寺庙历史
国清寺位于江苏南通如东县城掘港的西南,至今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今天就请随着记者的摄像机镜头来感受这座千年古剎的风姿。是庙就少不了烧香拜佛的,国清寺也不例外。每天,寺内总是有不少人或为先辈做佛法事,或祈求佛祖保佑。
江苏如东国清寺

国清寺的历史与如东掘港的成陆几乎相等。唐朝初年,一道捍海围堤把掘港与海滩分开,国清寺便带着人们对太平盛世的期盼应运而建。掘港国清寺是在唐朝宗宪年代建起来的,来建的和尚名叫行满,是天台山国清寺的第十年祖师,所以掘港的国清寺和天台山的国清寺是一个名字,原来的结构方式也是一个模式.行满法师在建筑佛寺时,曾有"寺若成,国即清"之说,然而,这座在历史长河中跌宕起伏千年的古剎,并没有象行满法师所期望的清净太平。
寺内供佛
国清大殿内供奉的是三世佛:释家牟尼居中,右尊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左尊为东方琉璃世界的琉璃光佛。药师佛救死扶伤,阿弥陀佛接引众生,与其它寺院中释家牟尼两侧侍者是阿难和迦叶有所不同。国清寺最珍贵的当属念佛堂供奉的白玉千手观音。这尊缅甸国赠送的玉观音由一块整体的缅甸玉石雕刻而成,玉质细腻,高三点八米,重四吨。这样造型的玉观音在全国也是罕见的。睡下来的释家牟尼佛、卧佛那种玉佛很多,象国清寺这种千手观音玉佛,是唯独少见的,可以说在全国国清寺是第一尊。
历史沿革
史料记载,如东的佛教源于东汉。掘港国清寺与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的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同宗同法系,均属于天台宗。浙江的国清寺为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由佛教天台宗开山祖师智顗所建,智者法系的第十祖、天台山修禅寺座主行满大师在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来到如东历时十四年按照天台山国清寺的建筑风格创建了掘港国清寺。
掘港国清寺在五代、宋、元年间,屡遭兵燹之损,直至明万曆九年(公元1581年),可良等募化重建,并立碑为记。后经清、民国两代多次重修增建,古寺已具规模,庄严雄伟,结构精緻,别具一格。1960年7月,掘港国清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可好景不长,1968年底,大雄宝殿和天王殿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全部拆除(注:藏经楼已在解放战争中被拆除),就这样,千年古剎蕩然无存。
九十年代初,适逢盛世,掘港国清寺异地重建,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题寺名。经过十余载辛勤耕耘,如今的国清寺再现昔日光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国清寺(江苏省如东县国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