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崇川区

崇川区

崇川区

崇川区,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入海口北岸,是南通市市委、市政府驻地。总面积215平方千米。

截止2018年,崇川区辖10个街道,1个开发区。

截至2017年末,崇川区常住人口71.40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72.2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0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5.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87.0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0:24.0:76.0。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为108155元,按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计算,人均GDP达到16019美元。

崇川区拥有一山一水两个风景名胜区。一山即国家4A级风景区狼山,一水即国家5A级风景区濠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崇川区
  • 外文名称:Chongchuan District
  • 别名:崇州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江苏省南通市
  • 下辖地区:10个街道,1个开发区
  • 政府驻地:虹桥街道
  • 电话区号:0513
  • 邮政区码:226001
  • 地理位置:黄海南部,长江入海口北岸
  • 面积:215平方千米
  • 人口:71.40万(2017年常住人口)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濠河风景区、狼山
  • 机场:南通兴东机场
  • 火车站:南通火车北站
  • 车牌代码:苏F
  • 行政区划代码:320602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期,南通境内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繁衍生息。
五代设郡,称静海。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筑城定名通州。
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称崇州,又名崇川。
自此以后至清军入关(1644年),除一度属淮南东路外,崇川区基本属扬州(扬州路、扬州府)管辖。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海门废县为乡,併入通州。雍正二年(1724年),通州升为直隶州,隶属于江苏布政使司,领泰兴、如皋两县。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属江宁布政使司。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割通州19沙、崇明11沙及新涨的天南等41沙设海门直隶厅。
辛亥革命后,废州设县,称南通县,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南通全境解放后,划城区、狼山、天生港一带建南通市,先后为苏北行署、南通地区专署所辖。
1962年,改为省辖市。
崇川区崇川区
1983年,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併,实行市管县体制。
1983年,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併,实行市管县体制。
1991年,区划调整后将原来的城区更名为崇川区。
2000年,崇川区辖7个街道、2个镇、3个乡。
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将南通市通州区的观音山镇、小海镇、竹行镇、通州区良种场划归崇川区管辖;将通州区行政区域範围内的南通农场(隶属省农垦集团公司)、东方红农场(隶属省军区)划入南通市崇川区行政区域。其中:小海镇、竹行镇、良种场、种畜场整建制划进市区并委託富民港办事处管辖,南通农场(省属)和东方红农场(省属)划入富民港办事处行政区划範围内。

行政区划

截止2018年,崇川区辖10个街道,1个开发区。崇川区人民政府驻虹桥街道。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320602001000
城东街道
320602002000
和平桥街道
320602003000
任港街道
320602004000
新城桥街道
320602005000
虹桥街道
320602006000
学田街道
320602007000
钟秀街道
320602008000
文峰街道
320602009000
观音山街道
320602010000
狼山镇街道
320602400000
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崇川区是南通市辖区,位于长江北岸、江海平原,北接港闸区,南接海门市,东接通州区,西临长江。总面积2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崇川区地形属典型的大陆型地形,地势平坦。

气候特徵

崇川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海陆相过渡带,常见的气象灾害有洪涝、乾旱、梅雨、颱风、暴雨、寒潮、高温、大风、雷击、冰雹等,是典型的气象灾害频发区。按近30年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000—22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00—1100毫米,且雨热同季,夏季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40—50%。常年雨日平均120天左右,6月—7月常有一段梅雨。

人口

截至2017年末,崇川区常住人口71.40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增长0.42%。年末城镇化率100%。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区户籍人口53.4万人,比去年末增加1.50%。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11‰,人口死亡率为7.4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4‰。

政治

区长:钱锁梅
副区长:赵玉峰、陈剑锋、张祖春、张一峰、杨春红、谭真、李日葵、成媛媛、张涛
党组成员:陈雨林、瞿建
(截至2019年初)

经济

综述

2017年,崇川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72.23亿元,按可比价(下同),同比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08亿元,同比下降38.9%;第二产业增加值185.06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工业增加值126.92亿元,同比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587.09亿元,同比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的0.1:24.9:75.0调整为0.0:24.0:76.0。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为108155元,同比增长8.0%,按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计算,人均GDP达到16019美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崇川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25.44亿元,同比增长6.6%。完成民间固定资产投资额178.09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固定资产投入的比重为54.7%。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完成31.75亿元,同比下降46.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9.8%;服务业投资完成293.69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房地产业投资156.45亿元,同比增长48.8%。
财税收支
2017年,崇川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38.23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5.25亿元,同比增长7.0%;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77亿元,同比下降1.0%,其中税收收入58.36亿元,同比下降6.7%,税占比为8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9.3%,比上年下降1.3%。全年财政总支出62.98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17亿元,同比下降13.4%。
人民生活
2017年,崇川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69元,同比增长8.9%。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7,物价总水平比上年增长1.7%,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1.4%。

第一产业

2017年,崇川区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7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36.6%。其中,种植业产值1050万元,同比下降32.0%;渔业产值100万元,同比下降16.7%;畜牧业产值16万元,同比下降95.9%;渔业产值148万元,下降37.6%。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0.3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21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0.0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05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7吨,比上年减少270吨;蔬菜产量6854吨,比上年减少2267吨。

第二产业

工业
2017年,崇川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08亿元,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5.26亿元,同比增加10.7%,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8.98亿元,增长17.2%,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5.0%,比上年末提高3.1%。主要产品产量中,电视接收机顶盒265.02万台,增加45.8%;商品混凝土162.52万立方米,增加40.3%;发动机55.56万千瓦,同比增长27.8%;积体电路158.09亿块,增长12.9%;船舶修理623.02载重吨,增加8.9%;化学纤维27.44万吨,增长3.4%;民用钢质船舶147.30万载重吨,增加3.1%;布0.69亿米,增加1.2%;纱2.19万吨,下降2.7%;服装751.48万件,下降2.3%;精製食用植物油13.12万吨,下降8.1%;水泥64.42万吨,下降10.4%。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24.30亿元,同比增长7.7%;利税总额51.19亿元,增长40.4%,其中利润总额41.23亿元,增长58.0%。企业亏损面19.7%,比上年末收窄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七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同比增长0.8%,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9.4%,比上年下降0.9%。全区综合能源消费量63.87万吨标準煤,同比下降3.8%,比上年下降0.9%。
建筑业
2017年,崇川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8.14亿元,增长9.43%,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74.31亿,增长13.1%。全区建筑企业承建施工面积1712.61万平方米,增长105.9%。年末全区共有建筑企业95家,其中拥有壹级资质建筑企业13家,全区建筑队伍人数4.38万人。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7年,崇川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0亿元,比上年增长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388.23亿元,住宿餐饮业41.77亿元。限额以上单位零售总额201.52亿元,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79.91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1.41亿元。成交额超亿元的大型骨干市场有5家,成交额165亿元。
对外经济
2017年,崇川区完成进出口总额66.02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其中,出口40.07亿美元,同比增长17.5%;进口25.94亿美元,同比增长25.5%。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出口22.59亿美元,同比增长7.0%;加工贸易出口16.99亿美元,同比增长35.5%。全年对亚洲出口23.24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占全区出口额的58.0%。对欧洲出口9.41亿美元,同比增长73.0%,占全区出口总额的23.5%;对北美洲出口3.54亿美元,同比增长5.3%,占全区出口总额的8.1%。全年共新批外商投资项目52个。完成工商登记协定注册外资额3.75亿美元,同比增长126.6%;实现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04亿美元,同比下降10.4%。全区新签对外劳务契约额0.93亿美元,同比增长57.7%;全年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3.33亿美元,同比下降18.3%。服务27家。
房地产业
截至2017年末,崇川区共有房地产企业109家,比去年同期减少2家。全年房屋施工面积868.2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4%,其中新开工面积183.97亿元,同比增长16.9%。商品房销售面积266.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6%,商品房销售额231亿元,同比增长35.1%。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90.52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

交通运输

水运

崇川区与南通港主港区及南通货柜码头仅一路之隔。南通港是中国十大海港之一,是万吨巨轮驶入长江后的长江北岸的第一个可停靠的“江中海港”,是长江水上中转的重要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最大靠泊能力为5万吨。由长江溯流而上,可达上游七省(市);由长江顺流而下,出江入海,可达中国沿海各省市,并通航世界65个国家和地区的178个港口。

航空

南通兴东机场位于南通市东北方向,通州区兴东镇境内,距南通市区约9.8千米,占地面积约3000亩,于1992年底竣工,次年投入使用,距离上海约100千米,在机场西南端3.5千米处有宁启高速和沿海高速入口,贯通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

公路

204国道、328国道和宁通一级公路将崇川区和全国公路网相连。

铁路

南通火车站位于崇川区以北的港闸区站前二号路。宁启铁路位于江苏省中部,是国家“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之一的组成部分。南通铁路正在加紧建设中,它向北经徐州、向南经上海与全国铁路网相连。南通铁路港口专线穿过开发区,并将在开发区内设港前站。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17年,崇川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8.98亿元,同比增长17.2%,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55.0%,比去年同期提高3.1%。全年完成专利申请量7790件,授权量2495件,发明专利授权量532件,万人专利拥有量26.13件。全年申报科技计画项目328项,其中国家级44项、省级186项、市级98项;立项243项,其中国家级28项、省级153项、市级62项。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一院两站三中心类企业平台8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5家,大院大所7家,重点实验室5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3家。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崇川区拥有区属普通中学8所,在校学生6961人;国小25所,在校学生41706人;各类幼稚园68所,在园儿童21723人;特殊教育中心1所,在校学生167人。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国中入学率为100%,国小及国中的毕业率达100%。成人学校培训人员达134428人次。全年教育经费投入9.05亿元。

文化事业

2017年,崇川区共发放出版物许可证31份,娱乐经营许可证5份,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备案证明1份,核准营业性演出63份,备案涉外营业性演出30份。开展“文化惠民五送”活动,组织“文化大串门”文艺演出20场、送图书80000元、送影片进社区106场、“群文流动大讲坛”800课,免费公益文化培训407课。全年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出动检查900余人次,检查场所400多家次,收缴非法出版物1100余册(盘),立案查处案件11起。全年设立了20个鸟巢书屋,梳理各类文化遗存50余处。

体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崇川区共有单项体育协会19个,体育社团、俱乐部24个。截至2017年末,崇川区拥有室内外健身工程点420处,健身广场133个,室内棋牌室121个,室内桌球室66个,室内健身房103个,学校体育场馆9个,社会场馆26个,人均覆盖面积为2.32平方米。

卫生事业

2017年,崇川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推开,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62.76%;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2.8万份,59270名老年人享受免费体检;规範管理高血压21598人,糖尿病6232人。顺利完成17757名妇女“两癌”筛查;早孕建卡率98.61%,5次健康管理率98.52%,产后访视率98.54%,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8.38%。健康促进推广有效。推进“健康促进十百千”行动,举办名家健康大讲坛10场,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五进”活动103场,新增健康方式指导员1104名。

历史文化

元宵锣鼓

旧时民俗公约,日常敲锣视为报警,故儿童平时不得敲锣戏弄,但到春节期间则可尽兴玩耍,天黑亦无防,尤其正月灯节期间,更不受时间限制了。每到元宵节,城内东大街小关帝庙(在南通电影院附近,今已建为证券大楼),自发举行锣鼓比赛。届时不必邀请,自愿组队参加。比耐力,以坚持时间长短论输赢;比锣鼓点,是否整齐,有花头又不离谱。小关帝庙内的大殿原有一大鼓,每年照例由城东望江楼外严家锣鼓班使用。鼓为众音之帅,由此成为赛会中之主流,如某一队不按规则乱敲,常群起而攻之。被抢锣鼓再逐出场外之事亦有发生。占俗凡届元宵夜尽情狂欢,城开不夜。所以,闹元宵可持续到深夜,匹邻亦不可干涉。

放烧火

南通民间“放烧火”的风俗,起源于远古人们对火和火神的崇拜。清道光初南通诗人李琪的《崇川竹枝词》:“山村好是晚风初,烧火连天锦不如,但祝麻虫能照尽,归来沽酒脍池鱼。”诗后原注:“元夕放烧火,谓之照麻虫。”“放烧火”的时间有多种说法,俗谚有云:“三十夜子送百虫,一送永无蹤”,农人们回忆的日子有正月半、正月十八、二月二、二月十三、二月十九等等。形式大致相似。
史载,元宵节傍晚,农家把田头的稻根杂草堆积燃煨,称之“煨百虫”,另将路边、坟地、沟岸、荒地乱草烧掉,谓之“剿虫窝”。入夜“放烧火”,用芦苇或茅草,扎成碗口粗细的草把,沿田边挥舞,并疾走高呼“正月半,二月半,家家户户放烧火;别人家的菜长得铜钱大,我家的菜像盘篮大;别人家的菜烂掉了,我家的菜卖掉了;我家的萝蔔石磥“壮”,别人家的萝蔔才在长。”等等,以祈祷五穀丰登、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百姓能安安稳稳地过上好日子。人们以火把的大小,亮暗,奔跑的速度相比较,还以火之红白颜色来预测该年的水旱情况。其时,城里人登文峰塔和狼山观看者甚多,称为“看烧火”。

通剧

通剧是南通地方戏曲剧种。原为僮子戏,它源于上僮子。所谓“僮子”即民间职业巫师,发源于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觋与当地的方言、文化、风俗、民情交融,同化逐渐形成了有鲜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觋的另一个分支──南通僮子。僮子在乡间从事迷信活动上僮子的过程中,把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说唱神鬼词句及七字调、古儿书唱本加工后,化妆登台,串演戏文。它以南通方言加锣鼓伴奏的演唱、粗犷的唱腔和通俗易懂的唱词,为农民民众喜闻乐见。僮子的做“劝”(劝世文)演戏,儘管纯朴得过于简陋,粗糙得近乎原始,但它却千真万确是典型的民间戏剧,并拥有数十万计的观众,长演长盛,历久不衰,象南通这样地处沿海地区,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城市,南通僮子依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建国后,僮子摒弃其祭神驱鬼的迷信内容,利用其说唱形式,演现代剧,推陈出新,逐步改造成为通剧在编导、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有提高,。近年来,南通僮子不仅被列为专门课题重点研究,而且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重和兴趣。

侗子会

旧时南通郊乡每年秋熟登场之后,总要举行“侗子会”,又叫“圩塘会”,由圩塘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主持,选定在月中望日,邀请侗子演戏,藉助“天灯”,寻求欢愉。
“侗子会”开始,高竖黄龙旗,由主持者点香开坛,请来侗子围场做杂技表演:“攻火圈”、“钻火刀”、“划虎跳”……圩塘中若有此技艺者,也可献艺凑趣。下午由主持者率领,举行一种叫“收灾”的活动来庆祝丰收。夜晚以皓月当灯,还挂荷花宫灯助明,由侗子演戏。戏目大多取材民间口头说唱,或七字唱本,以制恶扬善的劝世剧居多。
据说,清嘉庆年间,通州一侗子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和一副响亮的嗓子,抓住患者心理说唱“包公赈粮”,“治癒”了县官老母的忧郁症。老母拉着儿子一起听唱本,儿子如梦初醒,减免了百姓赋税。从此,侗子身价随之而高。侗子会也随之出现,圩塘与苇塘之间还进行会演。建国后,“侗子会”风俗不复存在,侗子也转为通剧艺人。

风景名胜

崇川拥有一山一水两个风景名胜区。一山即国家4A级风景区狼山,以山水田园风光着称,是佛教八小名山之首,佛教文化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一水即国家5A级风景区濠河,环城三十里,清波蕩漾,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浑然天成,现代气息与传统格调相互交融。
崇川区
怡园怡园,又名似园,俗称北亭子。位于博山城东南,在后乐桥北,范公祠对面,是清初赵进美(字韫退,号清止,明崇祯进士,官至中方大夫)的别墅。据《谈龙录》载,赵执信(清初现实主义诗人)的祖父赵双美、叔祖父赵进美于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在后乐桥南北同时破土兴建因、怡两园。
崇川区

南通狼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位于南通城南六千米处的长江东岸,由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五座山组成,总面积11.27平方千米。
狼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文物古蹟众多,寺庙建筑林立,终年香火旺盛。园艺博览园依马鞍山、黄泥山而建,浓缩了南通山水兼备、通江达海的地域特色,为江苏省园林艺术的精品之作。
崇川区
濠东生态绿地绿地占地面积11公顷,以人民路为界分为南北两段,素有“城市绿肺”之称。整个绿苑依託濠河的自然优势,通过植物的布局、地形的处理、道路系统的安排、园林植物的配置、建筑和园林小品的点缀、近水堤岸和水系的搭配,以及亮化和照明设施等多种元素的巧妙运用,将割据各具生态情趣的景点串联起来,营造出“绿与美景完美相融,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美好意境。
崇川区
濠西书苑
濠河,原是南通的护城河,史载“城成即有河”,现周长10千米,水面1080亩,水面最宽处215米,最窄处仅10米,是国内保留最为完整且位居城市中心的古护城河。距今有千余年的历史,是国内仅存的四条古护城河之一。千百年来,她担负着防御、排涝、运输和饮用的重任,被称为“人身脉络”。而宽窄有序的水面,清澈的水流,迂迴蕩漾,鸥飞鱼翔的自然美景,又被誉为城市的“翡翠项鍊”。
崇川区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南通市城区东南古运盐河畔,城区东南濠河畔,市区文峰公园北侧,为南通三塔之冠。文峰塔始建于明万曆年四十年(1618年)。砖木结构,白墙红柱,仿楼阁式。五级六角,每级均有小室,每面一门两窗,内设扶梯,外有护栏。塔顶有剎,高10.33米,剎座作覆钵形状,上置承露盘。六角攒尖顶,塔剎细长,上有相轮七重,檐角反翘,古朴优美。
崇川区
天宁寺
南通天宁禅寺始建于唐朝,是南通年代久,规模较大而又保存较好的一座佛教寺院。它是南通江海地区现存的三座唐寺(狼山广教寺,如皋定慧寺,南通天宁寺)之一,明《万曆志》、清《康熙志》均载:“唐鹹通中僧藻焕堂建。旧名光孝天顺元年僧法恩奏改今名。”在鹹淳年间,有宋度宗兵部尚书、郡人(一说石港人)印应雷舍其宅入寺(一记管某舍宅入寺)。天宁寺原系奉圣寺,居州治之西政和间(1111年—1118年)迁天宁禅寺併入报恩光孝,后以天宁禅寺通称。
崇川区
南通珠算博物馆
珠算博物馆是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之一,位于南通北城区,靠濠河岸边。整个博物馆收藏甚多,分为上下两层。这里有关于珠算的历史介绍,还收藏着的各式大小的算盘,有如同指甲盖大小、有的却有一人高矮有的则长达2.3米,形状各异,金字塔形、竹节形等等。这里还可以看到由不同材料做成的算盘。馆区由珠算展览厅、学术报告厅、少儿珠算培训基地三部分组成,集展示、研究、教学、交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展馆实物丰富,史料详实,有馆藏珠算典籍史料4000多册,形态各异的精品算具2000多件。
崇川区
南通博物院
南通博物苑,位于风光秀美的江苏省南通城东南濠河之滨,由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晚清状元张謇于1905年创办,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建成之初占地35亩,藏品分天产、历史、美术、教育四部,主要陈列于南馆、北馆等展馆内,而大型文物标本则展示于室外。苑中广植花草树木、养殖珍禽鸟兽,与室内展品呼应,另有各种园林设施点缀其间,由此营造成一种高雅精緻而又轻鬆闲适的氛围。这种馆园结合的特色反映着创始者独到的博物馆理念。1988年南通博物苑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川区
张謇故居
张謇纪念馆位于江苏海门市常乐镇状元街东首,是一所灵秀的江南园林式建筑。占地面积为33亩,收藏的上千件珍贵图片和事物,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张謇先生艰苦创业、实业救国的一生,198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江苏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謇,字季直,号啬庵,1853年5月25日出生在江苏省海门市常乐镇,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拓者之一,他的"父实业、母教育"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崇川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