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汉语汉字)
冬读作:dōng,字从仌从夂。四时尽也。古文终字。古文冬从日。
字骨刻文演变: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冬 本义是“终”,即一年结束的意思。冬季是四季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冬
- 外文名:winter, 11th lunar month
- 拼音:dōng
- 部首:夂
- 部外笔画:2
- 总笔画:5
- 五笔:TUU
- 仓颉:HEY
- 郑码:RSTD
- 笔顺编号:35444
- Unicode:CJK
- 统一码:U+51AC
详细解释
dōng 形声。字从夂(音、义同“终”),从二“丶”,夂亦声。“夂”意为“终止”、“到头”、“到顶”。“丶”意为“入主”、“进驻”,再从鼓,冬声。本义:敲鼓声。“丶”和“丶”及“夂”各代表冬季的一个月。其中最下边的“丶”意为“(太阳)进驻冬季第一月”阳光所能照进室内,在地上画出的位置),中间的“丶”意为“(太阳)进驻冬季第二月”(阳光所能照进的更靠里边的位置),“夂”意为“冬季的终止月(第三月)”(也就是一年中阳光所能照进的最里位置)。因为在古代冬季农闲时节,阳光是最受关注的,与屋檐阴影一样是百姓计时度日的工具(冬字的篆体最能体现阳光照射地面面积的情形),对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也是极其重要的。本义:一年的第四季的三个月。引申义:终。说明:1.“夂”是一个独立汉字,列在《汉语大字典》袖珍本第399页。2.“丶”是一个独立的汉字,也是汉族姓氏之一,列在《汉语大字典》袖珍本第17页。
冬天会出现幻日(sun dogs)是大气的一种光学现象。

1、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2月,农曆十月到十二月 [winter];气象学上,要连续五天以上平均气温低于10摄氏度才算入冬。
冬,四时尽也。——东汉·许慎《说文》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无冬无夏。——《诗·陈风·宛丘》
冬者,五穀成熟,物备礼成。——《后汉书·张纯传》
2、又如:冬暖夏凉;冬酿(冬季酿酒);冬温(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冬计(寒冬的生计)
3、冬月,阴曆十一月的俗称 [the 12th month]
适冬(阴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清·林觉民《与妻书》
4、最后,终 [end]
诰诰作事,毋从我冬始。——《马王堆汉墓帛书》
5、冬,大写:鼕。象声词,同“咚”。敲鼓的声。冬冬。
6、冬姓
字源字形
冬,甲骨文下有释其意为终,无演化结果,终为后造字。冬起源于战国金文(多为方形,有的下无冰之画),下图篆文下两画为冰,上为阻寒(横画)之室,其字从宀从一从仌,宀说文交履深屋也,从宀从一从牛为牢,从宀从一为变可为亚(【一为外开的门】,祭祀专用,理应严肃,非祭不开,亚的四边为环垣,故此墓葬呈亚形其义已明)。可从汉典终的异体字籀文发现从宀。
“冬”字在现代汉语中多用来表示一年四季中的“冬季”。《说文解字》里也说:“冬,四时尽也。”意思是说“冬”是一年四季中最后的一个季节。但这已是它的借用义了。“冬”的本义应该是“终”,就是“终结”的意思。
从上面的甲骨文字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冬”字像一段丝或一段绳子的两头都打上了结(两头的两个圆圈),表示“结束”,也就是“终结”的意思。但表示“结束”的这个意义上的“冬”义很早就不用了,而是把它借来表示“冬天”的“冬”,而要表示它本义“终结”、“结束”的意思时,后人就在“冬”字的左侧加了一个“糸”旁,造出一个“终”字来表示。至此,“冬”、“终”二字就有了明确的分工,也就各自表示其不同的含义了。从上列金文字形来看,它的字型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像是用个东西把“日”(太阳)包了起来,表示不太温暖了,言外之意就是到了冬天了。到小篆时它的形体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但把金文形体中的“日”字去掉,而且还在其下半部加了个“仌(冰)”字,如此则更加加重了冬天寒冷的意思。到了这时,“冬”字原本表示“结束”、“终结”的形状就完全变成了一个寒意袭人的“冬天”的“冬”字了。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这种古今异字的现象,文字学上称之为古今字。“冬”与“终”就是这种关係。
这个“冬”字本来就是“终了”的“终”字。你看甲骨文①多幺形象,就像一段丝或者一根绳索,两头都打上结,表示两个顶端,也就是“终结”的意思。而冬季又是一年四季中最末的一个季节,所以就借用这个“冬”字来表示。那幺再要表示“末了”的意思又该怎幺办呢?就另外在“冬”字之旁加上表义的“丝”,造出了一个新形声字“终”字。到了金文②,形体有所变化,把一个“日”字包在绳索当中,表示太阳光不太温暖了,所以也就是冬天的意思。小篆③的形体改变较大,把金文当中的“日”去掉了,又在其下增加了一个“仌”(冰)字;这样改颇有意思,不见太阳而只见冰,当然就是滴水成冻的寒冬了。“仌”字应该是对上午阳光照进西半边,下午照射东半边,形成的接受光照地面画线。④是楷书的形体,为了书写方便,把小篆③下部的冰块改为两个“点儿”了。
“冬冬”连用,则与“冬天”之义毫无关係,那是后起的象声词,如陆游《二月二十四日作》诗:“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可是后来人们又造了一个上形(鼓)下声(冬)的新形声字“鼕”,表示敲鼓的声音,但是笔画实在太多,书写不便,因此在简化汉字时,把“鼕鼕”废除了,仍用“冬冬”作象声词。“冬冬”亦可做人名。
常用词组
[preserved dried cabbage or mustard greens]∶ 用白菜或芥菜叶做成的乾菜
冬虫夏草 dōng chóng xià cǎo
[aweto] 真菌的一种,冬季随所寄生的昆虫幼虫入土,夏季长出形状像草的繁殖器官。可入药
冬储 dōng chǔ
[preserve for winter] 冬天储存
他冬储了三千多斤葡萄
冬大麦 dōng dà mài
[winter barley] 一种在秋季播种,来年春季或夏季成熟的大麦
冬冬 dōng dōng
[fast,rythemic sound of beating drum] 一种快速而有节奏的击鼓声
冬冬声 dōng dōng shēng
[roll] 一种快速而有规则的延续击鼓声
冬防 dōng fáng
[security measures taken in winter]∶在冬天里採取的安全措施
冬耕 dōng gēng
[winter plough] 为保墒、除虫、培养地力,在冬季翻鬆土地
冬瓜 dōng guā
[wax gourd;white gourd] 草本植物,茎上有卷鬚、能爬蔓。果实大,球形或圆柱形,表面有毛和白粉,是普通蔬菜
冬灌 dōng guàn
[winter irrigation] 对土地的冬季灌溉,旨在使土壤含有大量水分,防止春旱
冬寒 dōng hán
[cold] 冬季寒冷的天气
竹梅耐冬寒
冬烘 dōng hōng
冬天

[shallow but pedantic] 糊涂懵懂;迂腐浅陋。含讽刺意
主司头脑冬烘,错认颜标作 鲁公。--《因话录》
冬季 dōng jì
[winter] 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中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曆十、十一、十二、三个月
冬季作物 dōng jì zuò wù
[winter crop] 一种冬季播种生长而春季成熟的作物(如燕麦)
冬节 dōng jié
[winter solstice] 指冬至日
冬令 dōng lìng
[winter]∶冬季
冬天

冬米 dōng mǐ
[puffed rice]
冬眠 dōng mián
[hibernation;brumal sleep;winter sleep] 在蛰伏的状态中过冬,体温下降到稍高于冰点而代谢活动降低到接近于零,尤指熊等哺乳动物。第二年春天再恢复正常活动
冬笋 dōng sǔn
[winter bamboo shoots] 冬季挖的竹笋,质嫩味美
冬天 dōng tiān
[winter] 同冬季
冬闲 dōng xián
[winter leisure;slack winter season] 冬季农闲的时节
农民在冬闲里抓紧时间学习文化知识
冬瘟 dōng wēn
[seasonal febrile diseases in winter] 中医指冬季里的流行性疾病
冬小麦 dōng xiǎo mài
[winter wheat] 秋季播种来年春季或夏季成熟的一种小麦
冬训 dōng xùn
[winter training] 在冬季进行的训练
冬汛 dōng xùn
[winter fishing season] 冬季的捕鱼季节
冬衣 dōng yī
[winter clothing] 人们在冬天穿的、用来防寒的服装
冬泳 dōng yǒng
[winter swimming] 指人们冬天时候在江河湖泊里游泳以锻鍊身体
冬泳对身体素质提高很有帮助
冬至 dōng zhì
[the Winter Solstice]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冬装 dōng zhuāng
[winter clothing;winter dress] 冬季穿的御寒的服装
汉字演变
汉字演变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