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组建于2004年10月,目前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範类)、软体工程、网路工程、计算机嵌入式等五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多个成人学历教育本、专科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科研,形成了资料库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网路与通信、计算机辅助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近四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专着教材10余部,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20多项,转让科技成果10多项,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被省市有关部门确定为江苏省中国小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基地、南通市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培训基地、南通市CAD/CAPP/PDM套用技术服务中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所属地区:中国 南通
- 类别:公立大学
学院概况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建于2004年10月,上承原南通工学院、南通师範学院的计算机专业,已有二十多年的专业办学历史。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网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範类)、计算机网路国际课程实验班(与英国贝德福特大学合作)、软体服务外包等六个本科专业和方向,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体工程、电子商务等多个成人学历教育本、专科专业,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00多人。学院同时担任全校学生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

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体工程系、网路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实验中心等教学单位。现有教职工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多人,正教授6人,副教授35人,博士硕士70多人。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形成了新型计算和软体方法、人工智慧与知识工程、网路与信息安全、资料库与信息系统、数字医学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50余篇,SCI、EI、ISTP三大检索50余篇,出版专着教材10多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南通市科技局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多项,横向开发、转让科技成果20余项,先后被省市有关部门确定为江苏省中国小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基地、南通市CAD/CAPP/PDM套用技术服务中心、南通市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培训基地。
近年来学院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坚持规範办学,加强教学基础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多门课程被评为省级、校级优秀(精品)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网路工程等三个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类;计算机套用技术学科为南通大学首批重点学科。学院不断加大教学仪器设备费的投入,建成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实验室,并建有多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计算机套用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是江苏省高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建设点。
学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形成了优良的学风,人才培养成果显着。2005年以来,我院学生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2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画大赛银奖1项、江苏省一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软体大赛一、二等奖、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仿真大赛二等奖、“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一、二等奖、江苏省高校大学生软体设计大赛二等奖、三等奖、江苏省电脑网路大赛网站设计银奖等50多项国家级、省级竞赛奖励,学生自主研发的软体获国家着作权局软体着作权4项,10余名学生在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许多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着名高校硕士研究生,多名学生在校期间创办了公司;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许多毕业生进入知名中、外资企业或政府部门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现任领导
院长:陈建平
党总支书记:杨益彬
副院长:王杰华 顾 翔
正处级调研员:陈琳
党总支书记:杨益彬
副院长:王杰华 顾 翔
正处级调研员:陈琳
组织机构
委员会
● 学术分委员会
● 教学工作委员会
● 学位评审分委员会
系、部、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软体工程系
●网路工程系
●计算机基础教学部
●实验中心
办公室
● 学院办公室
● 教务管理办公室
● 学生工作办公室
研究方向
现阶段学院教师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新型计算与软体方法:包括可逆计算的理论与套用,软体工程形式化、软体测试方法与技术,格线计算及其套用,複杂系统模型与算法等方面。
人工智慧与知识工程:包括智慧型体(Agent)理论及套用、Web信息抽取、数据挖掘、模式识别、专家系统、组合逻辑最佳化等方面。
网路与信息安全:包括密码学理论与方法、网路入侵检测、密钥交换协定、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信任管理模型等方面。
资料库与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建模、仿真与决策支持、资料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等方面。
数字医学工程:包括数字医疗信息系统、数位化生理参数监护技术、外科手术虚拟与仿真技术、电子病历挖掘等方面。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文化科学素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地实践套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从事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套用和开发工作的高级套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式设计(C++)、数据结构、软体工程、作业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彙编语言程式设计、接口技术、资料库原理及套用、计算机网路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软体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软体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培养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的工程专业知识,具有创新能力,有较强的软体开发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国际竞争力的较高层次、套用型、複合型软体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式设计(C++)、数据结构、作业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体工程、资料库原理及套用、计算机网路、管理信息系统、软体测试技术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软体工程(服务外包)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软体外包行业,培养拥有软体工程和服务外包工程领域理论基础和工程套用能力,掌握运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综合学科知识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科技和人文素质,熟练的外语运用能力,具备跨多个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富有国际化视野和市场服务意识,符合现代服务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软体工程技术套用型与服务型人才。
主要课程:面向对象的程式设计、数据结构、作业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体工程、资料库原理、计算机网路、软体质量保证和测试、软体项目管理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网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通信和网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工程素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在信息产业、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大中型计算机网路系统的规划、设计,网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以及小型网路套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和项目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式设计(C++)、数据结构、作业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路、资料库原理及套用、网路通信技术、信息与网路安全、网路工程技术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网路工程(国际课程实验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通信、网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良好的工程素养、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适应新技术发展,具备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计算机网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与信息技术产业相关的研发机构、企业生产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网路系统的规划、设计、集成、管理、维护等技术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高级语言程式设计(C++)、数据结构、作业系统、资料库原理及套用、现代通信原理、计算机网路、网路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概论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