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大学文学院
南通大学文学院,位于江苏省南通市,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範)、秘书学、广播电视学、新闻学、历史学(师範)、汉语国际教育7个本科专业和方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通大学文学院
- 英文名:COLLEGE of LIBERAL ARTS
- 简称:文学院、文院
- 创办时间:1958年3月
- 所属地区:南通市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文学
- 主要奖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8项 - 现任院长:丁富生
- 学院类型:文学为主,兼历史学、传播学
文学院简介
南通大学文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範)、秘书学、广播电视学、新闻学、历史学(师範)、汉语国际教育等本科专业和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2006年开始本一招生。本科在校生1500余人研究生120余人。

文学院现有教职员112人,其中机关双肩挑教师11人。专任教师86人。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教授(含正高)35名(含机关双肩挑教授5人,学院双肩挑教授4人),副教授39名(含机关双肩挑副教授5人),讲师27人(含机关双肩挑讲师1人),助教3人。高称比67.44%。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博士26名,硕士42名(其中有10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历比79.01%。
专业(专业方向):汉语言文学(本一)、汉语言文学(师範)、秘书学、广播电视学、新闻学、历史学(师範)、汉语国际教育。在校本科生1500余人。
教研室设定: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外国文学与中教法教研室,对外汉语教研室,文艺理论与写作教研室,广播电视与新闻学教研室,中国史教研室,世界史教研室,大学语文教研室。
硕士点及招生方向: 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套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9个硕士点。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050105),有五个研究方向:01先秦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04中国古典小说;05近代文学与张謇。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点(050103),有三个研究方向:01语用学;02文字学与训诂学;03方言与文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 (050106有三个研究方向:01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流派;02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与作品;03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在校研究生69人。
专业·学科·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为江苏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历史学(师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有省级一类精品课程1门,省级二类优秀课程4门。校级重点学科4个、精品建设课程4门。
研究机构:东南亚文化研究中心、楚辞研究中心、张謇研究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所、古文献研究所、语言文字研究所、生态文学研究所、中韩文化研究中心。
学院全力推进“五四三”工程,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近五年平均就业率98.5%。
学院领导
院长:丁富生
分工: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学院发展与规划;分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分管学位工作;分管学院财务工作;分管学院办公室工作。
1963年8月生,江苏海安人。教授,硕士生导师。1981年至1985年在扬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7年至1988年在南京大学先唐文学助教进修班学习;1995年至1997年在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从1985年起先后任教于南通师範专科学校中文系、南通师範学院中文系、南通大学文学院。其中,1991年至2001年,任南通师範学院教育实践科科长,2001年至2004年任南通师範学院中文系副主任,2004年至2012年,任南通大学文学院副院长,2013年至2014年11月,任南通大学文学院常务副院长,2014年12月起任文学院院长。先后被评为南通师範专科学校、南通师範学院“十佳教师”、南通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南通地方文史的教学和研究,尤其是苏曼殊研究和冒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高校古委会和教育厅等国家、部和省厅级科研项目,出版《中国近代诗歌流派》、《历代文人咏如皋》、《冒辟疆与董小宛》(合着)、《〈国语〉译注》(合着)、《诗经覈诂》(合着)等学术着作,参编《中国文学史大辞典·秦汉卷》、《中国文言小说家评传》、《江苏艺文志·南通卷》、《江苏戏曲志·南通卷》等辞书15部,在《杭州大学学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小说评论》、《文史知识》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6篇,其中苏曼殊系列论文22篇。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发展与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财务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学科建设工作。
1963年8月生,江苏海安人。教授,硕士生导师。1981年至1985年在扬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7年至1988年在南京大学先唐文学助教进修班学习;1995年至1997年在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从1985年起先后任教于南通师範专科学校中文系、南通师範学院中文系、南通大学文学院。其中,1991年至2001年,任南通师範学院教育实践科科长,2001年至2004年任南通师範学院中文系副主任,2004年至2012年,任南通大学文学院副院长,2013年至2014年11月,任南通大学文学院常务副院长,2014年12月起任文学院院长。先后被评为南通师範专科学校、南通师範学院“十佳教师”、南通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南通地方文史的教学和研究,尤其是苏曼殊研究和冒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高校古委会和教育厅等国家、部和省厅级科研项目,出版《中国近代诗歌流派》、《历代文人咏如皋》、《冒辟疆与董小宛》(合着)、《〈国语〉译注》(合着)、《诗经覈诂》(合着)等学术着作,参编《中国文学史大辞典·秦汉卷》、《中国文言小说家评传》、《江苏艺文志·南通卷》、《江苏戏曲志·南通卷》等辞书15部,在《杭州大学学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小说评论》、《文史知识》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6篇,其中苏曼殊系列论文22篇。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发展与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财务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学科建设工作。
书记:潘晴雯
分工:主持党务全面工作。分管组织与干部工作、教职工思政与党建工作、稳定工作、工会工作、宣传工作。
1971年4月生,江苏启东人。教授、博士、硕导、国家二级心理谘询师。1992年毕业于南通师範专科学校政教系;1997年毕业于扬州大学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南京师範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12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年晋升讲师;2006年晋升副教授;2013年晋升教授。1992年至1996年,担任南通师範专科学校政教系辅导员、团委书记;1996至1999年,担任南通师範专科学校学工处女生指导;1999年至2001年,担任南通师院学工处学生管理科科长;2001年至2004年,担任南通师範学院法政系副书记、副院长;2004年至2012年,担任南通大学文学院副书记、副院长;2012年7月起,担任南通大学文学院书记。
长期从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务研究。参编教材3部;主持在研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一项(12YJA71005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研究”;主持完成省教育厅课题两项:“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与创新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江苏高教》、《学术界》、《探索与争鸣》、《江西社会科学》、《理论导刊》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部分观点被《新华文摘》转载。牵头负责策划和设计的《名家引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拓展教育管理新思路——探析南通大学“名家引领”金牌活动》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奖”二等奖。曾获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奖、江苏省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南通市新长征突击手、南通市“三八”红棋手、校优秀教育工作者、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专业简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专业负责人为周建忠教授。 该专业创建于1958年,先后与扬州师範学院和南京师範大学联合办学,以其名义进行本科招生。1999年获得本科独立办学资格。至今已有20余年本科办学历程。本专业现有汉语言文学(本一)、汉语言文学(师範,包括定向师範)方向,中文大系还有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两个专业。2006年在本二招生的基础上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一招生。 本专业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结构合理,在全省同层次院校中名列前茅。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6人,教授17人,副教授26人,博士23人,硕士32人。教师中高职称比为72%,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80.9%。本专业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高。有4位教师先后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5位教师曾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普通高校新世纪学术带头人选、江苏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获得政府特殊津贴。 本专业现有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中国古代文学),校级重点学科3个(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有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省级一类精品课程1个(中国古代文学);省级一类优秀课程1个(中国古代文学),省级二类优秀课程3个(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语文学科教学论);校级重点资助精品课程2个(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一般资助精品课程2个(汉语言文字学、语文学科教学论)。历史学专业 历史学是我校九大学科门类之一,是文学院三大专业之一,为南通大学首批特色专业。 本专业现有教师12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4名。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教研室,其中世界史为学校重点学科。 历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史学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教师职业素养、能够适应历史教学和研究的专门人才;同时,注重培养其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博档案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套用型、複合型人才。 本专业现已形成明显的研究特色:张謇研究、地方史研究、文化史及文化交流史研究、美国史研究等。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240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複印资料及国内外学术刊物转载80多篇。获省厅项目23项,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22项。 多年来,本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他们分别活跃在教育、管理、行政等各个岗位上。
广播电视学、新闻学
广播电视学创建于2001年,已于2016年秋季停止招生。
新闻学专业从广播电视学专业分化而来,于2014年秋季开始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