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60%以上,具有正高职称者7人,副高职称者8人,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8名,省“333工程”培养人选5名,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现有在校学生1100 多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教职工:64人
- 实验室用房:近4000平方米
- 实验设备金额:约为1500万元
学院概况
学院设有两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个专业方向)、自动化(2个专业方向),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均为省品牌专业建设点和校品牌专业。
学院设有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省重点建设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学校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为校重点学科,学院拥有校级科技创新基地:南通大学电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两个校级研究机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和系统科学研究所。
学院设有生产过程控制、物流控制、运动控制、智慧型建筑、计算机控制、测控技术、控制电机、电工电子、PLC、EDA等14个实验室,实验设备总金额约为1500万元,实验室用房近4000平方米,其中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为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建设点;
生产过程控制实验室为浙江浙大中控科技有限公司与我院合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2003年该实验室被南通市列为“南通市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套用技术服务中心”。
科学研究
近年以来,学院在研或完成各类科研项目共50多项,其中包括主持的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各类基金、市厅级纵向科研基金,以及各类横向科研项目,学院教师多次获得省部级和南通市科技进步奖。
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被国际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100多篇次。与美国纽约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係,经常互派学者进行合作科研、讲学或学术交流。
学院领导
陆永平:党总支书记。主持学院党总支工作、主管党支部、纪检、统战工作。
顾菊平:院长,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主管学科科研、实验教学及管理。
吴建国:副院长,主管理论教学、专业建设、成人教育工作;协管研究生教育工作。
刘 芸:副书记、副院长,主管学生管理、学生党建与共青团工作、招生及就业;协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姜 平:副院长,主管研究生教育、社会服务。
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检测与仪表、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与套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和网路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与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与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具备创新理念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注重能力培养,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并拓宽专业口径,为国家培养“基础实、素质高、口径宽、能力强、勤奋好学、创新开拓”的複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检测与仪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套用和网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和创新能力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三、主要课程
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等。
四、办学历史
自动化专业是南通大学(原南通工学院)首批建立的专业(原工业电气自动化)之一,于1985年开始本科生本二招生。于2006年开始本科生本一、本二同时招生。
五、师资队伍
教 授 | 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 职务者) | 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 职务者) | 助教 | 具有博士学位人员 | 具有硕士学位人员 |
5 | 10 | 15 | 5 | 6 | 20 |
六、教学条件(经费、实验、实习、设备、图书等)
学院重视本科教学,仪器设备价值800多万元。拥有专业实验室9个,面积1257 M2;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合计52台(件)。拥有实习基地6个。本学科中外文藏书合计12.8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68种。另外,学院正在实施建设电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投入300万元~500万元。
七、主要成就(教学成果、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各类奖励、就业状况等)
自动化专业于2003年被遴选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于2005年通过江苏省教育厅的专家验收,被正式授予江苏省特色专业,2007年南通大学品牌专业。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被授予江苏省高等学校二类优秀课程,10多门课程为校级优秀课程,两个课程群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群。此外,“自动控制理论网路教学模式的研究”被列为江苏省教育科学院重点课题。两项教学研究成果分别被评为江苏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积极推进创新教育与工程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积极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二项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画大赛中获二项银奖,多人次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在省、市举办的大学生科技竞赛、电子竞赛、软体大赛、数学建模、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和英语竞赛等中获得各类奖项100多人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工程学院的一个主要专业。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宽广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使之成为能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智慧型建筑、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子技术套用等领域从事运行管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技术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设定在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1994年原南通工学院自动化系设立“电气技术”专业,并开始四年制本科招生。1996年,按照国家教委“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更名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000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经过10多年的努力,该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并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和优势,2005年确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2007年确定为南通大学品牌专业。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注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坚持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密切结合,逐步形成了“依託工程,融合工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地方,迎合需求,设立特色专业方向”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目前,本专业设立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慧型化、风能与动力工程等四个专业方向。
建筑电气与智慧型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宽广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具有建筑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通信网路系统、信息网路系统等方面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的能力,以及具有制定建筑智慧型化系统集成方案,初步套用研究与开发能力,能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及建筑智慧型化技术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建筑电气智慧型化技术、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环境与设备、通信与计算机网路技术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所获荣誉
学院注重学生知识的拓展、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近三年在国际、国内及省市级的各类课外科技活动竞赛中有100多人次获奖,其中国际竞赛有7人获奖,全国竞赛有25人次获奖,省级竞赛有60多人次获奖,包括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级特等奖和一等奖、“挑战杯”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画竞赛两个银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两个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等等。 另外两名学生分别获得2005和2006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荣誉称号、一名学生获得2007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提名奖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