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云蝴蝶鸢尾图
《唐云蝴蝶鸢尾图》是中国现代画家唐云创作的国画,作于1964年,作品描绘的是一幅清丽洒脱、生动有致的花鸟图,左侧题诗,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唐云蝴蝶鸢尾图
- 类别:中国名画、国画
- 年代:1964年
- 作者:唐云
- 馆藏:中国美术馆
作品介绍
作品善于抓住整体特点大胆落墨,不受枝节上的束缚,笔墨上能熔北派的厚重与南派的超逸于一炉。其绘画以花鸟为最出色,其次是山水、人物。其花鸟画取法八大、冬心、新罗诸家而自成风格,用笔柔中带刚、色彩明丽。这部作品图中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不仅生动真实,而且充满着浓郁的诗情画意。两块突兀的大石占据画面的左边空间,一株鸢尾花从大石后悄然长出,展出其独有的媚姿。绽开的蓝色花瓣间尽吐黄色花蕊,蓝黄相间,像是一只只蝴蝶迎风舞动,怪不得有蝴蝶花之称。也许正是这形、这色、这香引来一对翩翩飞舞的蝴蝶。两只小蝶一只直奔花儿而来,一只紧跟其后,那灵巧活泼的姿态在充满着泥土气息和浓郁的野趣中透着几分灵动。
作品赏析
画中所画虽是山中野物,但并不脱尘,看过之后给人一种心灵的慰藉,就像作者常说的所画的花草许多都是药材,希望自己的画如这些药草一样,也能给人一点疗效和滋养。身体疲乏了,看到画就起到一点振奋作用;情绪低落了,看到画情绪就开朗一些;情绪懈怠了,画能给人一种调节作用,总之,看了画能获得一点益处,哪怕是一点点作用,让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一些,积极一些,也是好的。看来作者笔下的花草虫蝶不仅是表达一种物态的真实,而且是慰藉心灵的药方,画意与话语道出了画家的绘画主旨所在,也体现了中国画的“兴教化,助人伦”的精神内涵。
这幅作品没有奇险峭拔的构图,没有雄健嚣张的笔墨,旷达无霸气,高洁无傲气,有的只是一颗平常的创作心态,却在似不经意中显苍劲奔放之况味,在平淡自然中见奇崛之意态。画家笔下的石、花、蝶似信手拈来,在笔墨纵横中尽见洒落。简洁的笔致,渗化的墨韵,在用笔的徐疾变化中,把蝴蝶的神采、花儿的姿态表现得惟妙惟肖,突出了素雅高洁、平稳静谧的旷达风姿,既有以情驱笔、舒展风云的气度,又具秀润华滋、蕴藉含蓄的品格,刚柔相济,正体现了南方神韵与北方风骨的结合。从画面款题“一九六四年五月十二日杭州唐云画”来看,他的书法,字形修瘦硬朗,点画如刀削斧劈,风格挺劲而飘逸,正与他的绘画相得益彰。
作者简介
唐云(1910--1993),现代着名国画家浙江杭州人。19岁时任杭州冯氏女子中学国画教师,历任新华艺专、上海美专国画教授,上海博物馆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代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等。其性格豪爽,志趣高远,艺术造诣高,擅长花鸟、山水、人物,可谓诗、书、画皆至妙境。其书法字形修瘦、硬朗,挺劲而飘逸,独具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