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读后感3500字
这本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译者自称是其“最喜爱的一本书”, 毛姆将其列入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但我再次重读,还是感觉平平,没有怦然心动的惊喜。
全书以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四对姻缘: 夏洛特和柯林斯为了婚姻而婚姻基于经济考量的嫁娶, 莉迪亚和威克姆纯粹情欲诱惑的私奔, 简和宾利因为美貌美德的一见钟情、情投意合,达西和伊丽莎白经历傲慢与偏见之后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情深意切。
作者习惯以对话刻画人物,有一种轻描淡写的漫画脸谱化的幽默和调侃,没有宏大的背景和深刻的叙事,人物显得一成不变:得过且过的贝内特先生、滑稽可笑的贝内特太太、装模作样的威廉·卢卡斯爵士、愚蠢呆板的柯林斯牧师、不可一世的凯瑟琳·德布尔夫人以及善良的简、机智的伊丽莎白、迂腐自负的玛丽、轻佻风流的莉迪亚、现实的夏洛特、刻薄的宾利姐妹、举足轻重的达西、单纯的宾利、无耻的威克姆等。
书中的母亲和女儿似乎都以婚姻为职业,嫁个有稳定收入的男人成为生活的目标。即使是简和伊丽莎白,又何尝不是得到男方的表白受宠若惊。
严格说来,这是一篇男婚女嫁的作品,爱情只是有限的点缀。正如开篇所言:“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 修订版前言
>>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就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作为一个翻译爱好者,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机会翻译这本小说名著。”
>> 我做文学翻译已整整二十年。
◆ 译者序
>> 简·奥斯丁生于1775年,卒于1817年。
>> 1811年至1818年,奥斯丁先后发表了《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劝导》六部小说。
>> 与作者的其他五部小说一样,《傲慢与偏见》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
◆ 1
>> 莉齐丝毫不比别的女儿强。我敢说,论长相,她没有简一半漂亮;论脾气,她没有莉迪亚一半好。
◆ 2
>> 贝内特先生是最先拜访宾利先生的人儿之一。
◆ 3
>> 达西先生只跟赫斯特夫人跳了一次,跟宾利小姐跳了一次,有人想向他引荐别的小姐,他却一概拒绝,整个晚上只在厅里逛来逛去,偶尔跟自己人交谈几句。
◆ 4
>> 而那位赫斯特夫人嫁了个家财不足、派头有余的男人,因而一旦得便,也很情愿把弟弟的家当做自己的家。
◆ 5
>> 骄傲多指我们对自己的看法,虚荣多指我们想要别人对我们抱有什么看法。
◆ 6
>> 婚姻幸福完全是个机遇问题。双方的脾气即使彼此非常熟悉,或者非常相似,也不会给双方增添丝毫的幸福。
◆ 7
>> 那位做兄弟的表现得不仅客客气气,而且非常热情友好。达西先生少言寡语,赫斯特先生索性一言不发。
◆ 8
>> 她一走出饭厅,宾利小姐就开始诽谤她,说她太没有规矩,真是既傲慢又无礼;说她寡言少语,仪态粗俗,情趣索然,模样难看。
>> 一个女人不能出类拔萃,就不能真正算是多才多艺。一个女人必须精通音乐、唱歌、绘画、舞蹈以及现代语言,才当得起这个称号。除此之外,她的仪表步态、嗓音语调、谈吐表情,都必须具备一种特质,否则她只能获得一半的资格。
>> 她还应该有点真才实学,多读些书,增长聪明才智。
>> 既有才干,又有情趣;既勤奋好学,又风仪优雅。
◆ 9
>> 这么轻易让人看透,未免有些可怜。
◆ 10
>> “假装谦虚是再虚伪不过了,”达西说。“那样做往往只是信口开河,有时只是转弯抹角的自夸。”
>> 盲目服从,是不尊重双方理智的表现。
◆ 11
>> 不错,虚荣的确是个弱点。但是傲慢——只要你当真聪明过人,你总会傲慢得比较适度。
◆ 12
>> 贝内特家姐妹俩商定之后,第二天早晨伊丽莎白便给母亲写信,请她当天就派车来接她们。
◆ 13
>> 他是个二十五岁的青年,身材高大,体态笨拙。他气派端庄,举止拘谨。
◆ 14
>> 虽然我有时也喜欢预先想好一些能适用一般场合的短小精练的恭维话,但我总要尽量装出一副不假思索的神气。
◆ 15
>> 他长得非常讨人喜欢,容貌举止样样都很出众:眉目清秀,体态优雅,谈吐又十分动人。
◆ 16
>> 即使最平凡、最无聊、最陈腐的话题,只要说话人卓有技巧,同样可以说得很动听。
◆ 17
>> 她无可奈何地只好把两人都往好里想,为双方的行为进行辩白,将一切无法解释的事情全部归结为意外与误会。
>> 久别不见恍若隔世
◆ 18
>> 从不改变主意的人要特别注意,一开始就要拿对主意。
>> 这三个人,男的在默默地蔑视,女的在轻慢地冷笑,究竟哪一个让人更难以忍受,她也说不准。
◆ 19
>> 我希望你生活美满,财运亨通,我拒绝你的求婚,就是竭力成全你。
◆ 20
>> 不过,事情总是如此。你不诉诉苦,就没有人可怜你。
◆ 21
>> 如果你经过深思熟虑,觉得得罪了他姐妹所招来的痛苦,比做他太太所得到的幸福还要大,那我就奉劝你干脆拒绝他。
◆ 22
>> 卢卡斯小姐所以答应他,只是纯粹为了能有个归宿,因而并不在乎是否来得太快了。
◆ 23
>> 我们不妨这样安慰自己:说不定我比你活得还长呢。
◆ 1
>> 我世面见得越多,就越对人世感觉不满。
◆ 2
>> 亲友们的人为影响敌不过简的百般魅力形成的天然影响
◆ 3
>> 一般说来,无论什么事,你越是等得心急,它就越是难以如愿
◆ 4
>> 人们都喜欢讲究体面,循规蹈矩,一个家境贫困的人就顾不了那么多。
>> 人比起高山巨石来,又算得了什么?
◆ 5
>> 第二天,路上每见到一样事物,伊丽莎白都感到新鲜有趣。
◆ 6
>> “我已有三个妹妹长大成人,”伊丽莎白笑笑说,“你老人家总不会还要我招出年龄吧。”
◆ 7
>> 带头的是菲茨威廉上校,他三十来岁,人长得不算漂亮,但从仪表和谈吐来看,倒是个地地道道的绅士。
◆ 8
>> “我确实不像有些人那样有本事,”达西说,“遇到素不相识的人也能言谈自若。我不像有些人那样,就会听话听音,假装对对方的事情很感兴趣。”
◆ 9
>> 伊丽莎白神色有些惊异。达西心里一沉,连忙把椅子往后拖了拖
◆ 10
>> 伊丽莎白在庄园里散步的时候,不止一次意外地碰见了达西先生。
◆ 11
>> 伊丽莎白惊讶得简直无法形容。她瞪着眼,红着脸,满腹狐疑,闷声不响。
>> 一个人能在不知不觉中博得别人如此热烈的爱慕,这也足以自慰了。
◆ 12
>> 达西带着傲慢而镇定的神气说道:“我在林子里转悠好久了,希望能碰见你。请你赏个脸,看看这封信好吗?”说罢微微鞠了个躬,重新走进林子里,立刻不见了。
◆ 13
>> 她越想越觉得羞愧难当。无论想到达西,还是想到威克姆,她总觉得自己太盲目,太偏颇,心怀偏见,不近情理。
◆ 14
>> 有心事应该等到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再去想。
◆ 15
>> “我们在罗辛斯吃了九次饭,另外还喝了两次茶!我回去有多少事要讲啊!”伊丽莎白心里说:“可我有多少事要隐瞒啊!”
◆ 16
>> 然而,她这番话,莉迪亚只字没有听见。无论谁说话,她连半分钟也听不下去,而对玛丽,她压根儿理也不理。
◆ 17
>> 你的慷慨导致了我的吝啬,如果你继续为他惋惜下去,我心里就会彻底轻松了。
◆ 18
>> 这么挑剔的年轻人,连个愚蠢的小姨子都容不得,不值得你去惋惜。
◆ 19
>> 假若伊丽莎白只根据自家的情形来看问题,她决不会认为婚姻有多么幸福,家庭有多么舒适。
◆ 1
>> 顿时,他们的目光触在了一起,两张面孔涨得绯红。
◆ 2
>> 宾利愿意跟她交好,乔治亚娜渴望跟她交好,达西决计跟她交好。
◆ 3
>> 伊丽莎白一见他走进屋,便理智地决定,一定要从容不迫,落落大方。
◆ 4
>> 达西眼巴巴的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含含糊糊地说些关切的话,然后又默默无言地望着她,心里不胜哀怜。
◆ 5
>> 女人一旦失去贞操,便永远无可挽回;真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美貌固然不会永驻,名誉又何尝容易保全;对于那些轻薄男子,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 6
>> 她先是简单地表示说,父亲这次一定吃了不少苦,真叫她感到难过,只听父亲回答说:“这话就别提啦。除了我之外,还有谁应该受罪呢?事情是我一手造成的,当然应该由我来承受。”
◆ 7
>> 虽然一想到今后,就觉得妹妹既难得到应有的幸福,又难享受到世俗的荣华富贵,但是回顾一下过去,就在两个钟头以前她还那么忧虑重重,相比之下,她觉得现在能得到这个结局,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了。
◆ 8
>> 这个结合对双方都有好处:女方大方活泼,可以把男方陶冶得心性柔和,举止优雅;男方精明通达,见多识广,定会使女方得到更大裨益。
◆ 9
>> 不过她还是坐下了,心想以后对不要脸的人,决不能低估了其不要脸的程度。
◆ 10
>> 他为人慷慨,也有条件慷慨。
◆ 11
>> 两人互相体恤,当然也各有隐衷。
>> 伊丽莎白感到失望,同时又气自己不该失望。
◆ 12
>> 他要是怕我,又何必来呢?他要是不喜欢我,又何必默不作声呢?
◆ 13
>> 因为简聪颖绝伦,脾气更是好得无与伦比,而且两人也情趣相投,这都是幸福的基础。
◆ 14
>> 伊丽莎白觉得这个女人异常傲慢,异常令人讨厌,因此打定主意,决不主动跟她搭腔。
◆ 15
>> 人生在世,除了让人家开开玩笑,回过头来又取笑一下别人,还有什么意思呢?
◆ 16
>> 你使我明白过来,我既然认定有位姑娘值得我去博得她的欢心,那就决不应该自命不凡地去取悦她。
◆ 17
>> 人怎么都可以,没有爱情可不能结婚。
◆ 18
>> 我是到了不能自拔的时候,才发现爱上了你。
◆ 19
>> 这夫妇俩跟加德纳夫妇一直保持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达西和伊丽莎白都真心喜爱他们。两人也十分感激他们,因为正是多亏他们把伊丽莎白带到德比郡,才促成两人结为伉俪。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_3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