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甘地自传》读后感_1300字

《甘地自传》读后感1300字

最近在看甘地自传,篇幅很长,但是还是很有兴趣的,虽然他是印度的国父,被称为圣雄,但是,他的很多观点我都不是很认同,其中对于禁欲的思想尤其不认同,他认为禁欲这个事情需要发誓才能办到,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发誓,反而相信自己可以办到是软弱的,泄露了内心的欲望
,他说如果不认为禁欲难为,那发誓有什么困难呢,这个话的意思让我想到一个例子,一个人跟别人承诺自己不会走出屋子,于是他给自己脚上带上了镣铐,其实本来一颗自觉的心应该能管理好的活他硬要借助脚铐,然后他要求别人说:“反正都承诺不出屋子,带上镣铐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别人认为自己可以不带镣铐也能做到,他反而认为对方不信任自己,不是真心诚意,这样的想法是很奇怪的。仔细想想脚铐的存在是不是也给自己的心反悔的机会,等到心想出去了,发现脚上还有脚铐,瞬间为自己没有食言放心了,这样做的诚意固然有,但反而是不信任自己表现,或者认为自己就是不一定能办到,所以强制给自己上一道锁,防止自己变卦,我觉得还是没有做好禁欲的觉悟,或者说还没有到适合禁欲的时机。
此外,他发誓要远离可能会咬伤自己的情欲的蛇,还说当身体选择不吃什么东西的时候,心里也要配合产生对那个东西的厌恶之情,认为禁欲的人看到的是神灵的荣光,听到的是神灵的赞誉,深夜不睡,禁欲的人就是潜心祈祷,不禁欲的人看到的是轻浮景象,听到的是粗俗下流的对话,晚上不睡就是沉迷于享乐。。。这是我抄的甘地自传的句子,没有自己添加,我不知道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产生这样的想法的,但是不管什么样的环境我都不会认同他的想法,人有欲望是很自然正常的事情,就跟婴儿天生就喜欢捧着妈妈的乳房吸奶一样,只要他不撑死自己,适当的满足欲望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做自己想做的,吃自己想吃的,玩自己想玩的,这没有什么不对,人是要有自控,但是也要适度。我们可以追求自己认为对的东西,但是那个不一定就是对的,更没有必要去否定不追求这些东西的人,因为我们没办法完全正确的定义事物的对错,就跟一名医生救了一个孩子,孩子长大成了一个杀人狂魔,单看前面一句话,一个医生救了一个孩子,这个事情我们都会认为是对的,但是孩子长大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杀了很多人,大人小孩,有罪无罪的,恩人敌人,那我们还不暇思索的认为医生做的事情是对的吗?
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价值观是值得认可的,但是否定别人是很难让人接受的,这是狭隘的做法,甘地在很多方面都表现的很大度,即使他的大度很难被人理解,即使他自己,恐怕也是在千方百计的说服自己应该这么做,应该那么做,但是有些方面还是露出了狭隘的破绽。包括他对于学校的理解,前面我已经单独摘下来说过。
虽然说了这些我对甘地自传的看法,看得出来我不是在崇拜,而是在批判,但是总的来说,已经看了三分之一了,我对他的自传还是比较有好感的,毕竟里面的很多事情写的很中肯,实际,并没有什么矫揉造作,这在我眼中算实实在在的东西,我喜欢的就是事情的真,好与坏都有其意义所在,虽然我也不知道真的含量有多少,但我还是比较认可的。这部自传还是挺有意思的,了解到印度国家的一些家庭啊社会啊等等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当时一些种族歧视等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甘地自传》读后感_13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