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不必读书目》读后感_800字

《不必读书目》读后感800字

偶然发现一书,刀尔登《不必读书目》,有趣!几乎将我国传统文化典籍列入不必读书目里,实际上他的“不必读”,是他已经读过,而今人不大读的书,再做书评议论的。这篇《不读游记》,谈旅游谈《徐霞客游记》,文章不长,却切中肯綮,幽默地呈现出来。

人为什么要旅游?

首先是玩,“从乡下到城里,城里到乡下”,这是一种大多数人选择的方式,只是一种“暂时的换防”。“换防”,哈哈,这词用的好极,太形象了。

其次是一种心理寄托,出于摆脱身心疲累或者满足好奇心,“不愿以一隅自限”,走出来活动下手脚,露个脸,拍个照,得嘞!

再次就是稍稍复杂些的,出于对山水景观怀有历史的知识的兴趣,像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般人写不出来,也发不出那些感慨。

最后的是一种升华,旅游不是游,而是行。这便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自我观照方式,像阿Sam、小鹏等一干众人,在行走中追寻意义或体悟价值。

其实“游”也体现生命里的离合,而且更短暂更悄然无声地进行着。我在一段行程里时常走神,看着纷纷攘攘的人群像水滴般溅射而去,又像尘土般扑面而来,时常觉得荒诞无稽,脑子里不合时宜地蹦出一些问题,比如来此作甚?旅行意义何在?目的何在?亦或无为而为?行了几处看了几处学了几处思了几处悟了几处写了几处?可曾自在?……[偷笑]

大体上,我倾向于第三第四层面的出行,我对事物本身抱有兴趣,只是学识不够,爬不进第三的门槛(所以强忍着泪往肚里吞[大哭])。

读过几本游记,有散淡的,有拘谨的,有二三成团的,有一人独行的,有穷游徒步骑车的,也有自驾高飞的,有文采斐然的,有记流水账的,有出行计划的,有随缘而至的……行程遇见什么,往往既可期又不可期,这到底也是一种生活的缩影。

“近游不广,浅游不奇,便游不畅,群游不久,自非置身物外,弃绝百事而孤行其意,虽游,弗游也。”千人千面,虽浅游,其意在心足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不必读书目》读后感_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